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兴安岭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方法]以小兴安岭3种不同沼泽湿地为对象,研究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和2003年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结果]3种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逐渐递减趋势,SOC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1.35、141.05、75.89 g/kg。在0~40 cm土层中,SOC含量在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最高,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及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全氮(TN)平均含量分别为22.88、23.69、9.22 g/kg,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的TN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分别是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2.48倍、2.57倍。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剖面MB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的含量(P0.05),20~4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3种不同类型的沼泽湿地微生物量熵在0.21%~0.58%,土壤微生物量熵的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碳动态及对排水的响应,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为研究沼泽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了对沼泽湿地分布可能存在影响的26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模拟了沼泽湿地基准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并预测了气候变化情景下2011-2040 年、2041-2070 年和2071-2100 年3个研究阶段东北沼泽湿地潜在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AUC(Aera Under Curve)为(0.826±0.005))。基准气候条件下东北沼泽潜在分布区主要为大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原有潜在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而新增潜在分布面积较少,总面积呈现急剧减少趋势。至2071-2100年,原有沼泽湿地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少99.80%,新增潜在分布面积仅2.48%,总潜在分布面积减少97.32%。空间分布上,东北沼泽湿地潜在分布呈现由东向西迁移,南北向中心收缩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湿地空间分布的生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受气候、水文、地貌和人类活动等条件的制约,其中相对湿度和年平均降雨量有利于沼泽湿地的形成,而人口密度、坡度和气温不利于沼泽湿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吉林省西部沼泽湿地变化趋势,以白城市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影像和景观指数,对1985—2015年白城市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5年,白城市沼泽湿地面积呈不断减少趋势,且21世纪后湿地面积丧失速率较快。白城市沼泽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强、形状逐渐不规则化、斑块结构趋于分散。造成白城市沼泽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GDP等因素。本文可为白城市沼泽湿地的保护、管理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向海沼泽湿地土壤特征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向海沼津湿地土壤形成条件和主要成土过程的研究,将其沼泽土壤划分为4个亚类型,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分布规律和剖面特征。在向海沼泽湿地土壤盐渍化、沙化、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现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库塘4型,5 431.71hm~2湿地和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水力资源开发过度和湿地功能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通过采取加大管理、宣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水电站退出、湿地生态功能修复等机制,健全和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等对策措施,更加科学地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湿地的消长与区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沼泽湿地的气候调节功能不仅能削减沼泽气温和湿度的波动幅度,而且也能减缓相邻区域气温和湿度的变幅.而沼泽的疏干会导致地方气候的温、湿变幅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研究沼泽动态与灾难性天气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采用遥感技术分析了阿尔泰山西北部分布的沼泽湿地24年来的动态变化,将它与该地区24年来的灾害性天气发生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对两者内在联系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阿尔泰山西北部的沼泽动态变化与灾害性天气现象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个结果一方面证明了沼泽湿地缓解气候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了沼泽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8.
以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非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得呼伦湖1984—2015年7期湿地类型数据,并对呼伦湖湿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4—2015年呼伦湖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均呈波动性减少态势,面积减少率分别为2.1%和50.6%;河流湿地面积增长了40.2%;坑塘湿地平均每年减少0.65 km~2。1984—2015年沼泽湿地主要转为草地和草甸,坑塘湿地主要转为沼泽湿地、草地和草甸,河流湿地主要转为草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湖泊湿地主要转为草地和盐碱地。各类型湿地主要转化为草地、草甸和盐碱地,也存在互相转化的现象。呼伦湖湿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多年来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主要人为因素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牲畜存栏量的急剧增长使得湿地生态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一、甘河湿地概况黑龙江甘河湿地位于加格达奇林业局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4′26.1″~124°44′48.6″,北纬50°04′59.4″~50°35′03.1″。黑龙江甘河湿地包括甘河加格达奇段及其支流塔列图河、额尔格齐河、库尔奇河、小东河等河流域的森林沼泽、湖泊、河流等共同组成,湿地总面积为27559公顷,42块湿地斑块,其中,河流湿地面积0.09万公顷,湖泊湿地0.002万公顷,草本沼泽湿地面积1.75万公顷,森林沼泽湿地面积0.03万公顷,沼泽化草甸面积0.89万公顷,人工湿地0.0025万公顷。草本沼泽湿地为主要湿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山西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遥感判读区划工作进行总结,对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类湿地的判读区划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判读区划过程中容易出错、难以界定的湿地类型在影像上的显示特征,为今后调查规划遥感解译及判读区划等相关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国内外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方面,从绩效评估基本理论出发,在介绍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国内研究方面,首先从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和农业水价定价机制上进行分析,然后就农业水价对农业生产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最后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农业用水定价政策绩效评估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议题。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公共政策:概念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资源公共政策是水资源研究的新领域。在对水资源公共政策含义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构成要素与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回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粗放而效率低下,形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在介绍陕西省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支持和充分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立勇  张鹏辉  丁玎  张铁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78-9079,9103
利用SWOT法,从居民需求、居住逐步集中;经济条件差异明显、管理水平不高、规模效益低;中央政策引导、政府财政支持、专业技术支持;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和农民出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住区水系统建设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为推动农村居住区水系统建设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根据当地财力,逐步开展并完善给水排水系统建设;加大对农村居住区水系统建设资金的多方投资力度,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种方针政策,并完善水系统建设的保障制度;加强居民用水健康,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教育和法规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农转非"是缓解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用水竞争压力的一种重要政策,为对水资源"农转非"做出系统性评价,对水资源"农转非"的概念内涵、发展脉络、政策影响及评估以及补偿机制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国外水资源"农转非"对我国实践的启示,并展望水资源"农转非"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水资源"农转非"的分类因转移的性质、期限、位置、费用、距离等有所差异,其产生和实施受非农用水需求、节水效能、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2)水资源"农转非"政策效果具有两面性,大多研究对其整体效果持肯定态度,政策影响由早期的经济影响向后期的社会和生态影响聚焦。3)未来应纳入以流域或干支流为代表的中观研究尺度,同时,提高政策影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的水权制度、水管理政策导向、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制度文化等进行比照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水资源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变化是核心动因,技术因素为制度变迁降低了交易成本,组织偏好为实现水资源制度的变迁提供了心理和意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冉珑  田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76-3777
流域水资源环境是流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关键性、突出性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阐述实现《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两法对接,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新机制的观点,并就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环境管理的经济政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为提高整个荸荠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量凋查走访和资料查阅,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荸荠组培苗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培育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科植、社会化服务、系列化加工的荸荠产业链,彤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但仍存在荸荠育种体系滞后、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建议】应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健全研究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生产和企业加工环节,加快荸荠产业机械化研究进程,以推动广西荸荠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衡水市桃城区“一提一补”水管理政策可持续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市桃城区地处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数年来一直依靠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来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以2 m/a左右的速度下降,成为冀枣衡地下深层淡水沉降漏斗区的中心。在此严峻形势下,该区探索"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奖超罚、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协会自治"的用水管理制度,成立了地下水灌溉用水者协会,发放《水权使用证》,建立了总量、定额双控制的竞争节水机制,提出了"一提一补"的节水政策,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成效。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提补水价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研究条件下,提补水价政策勉强可以持续。研究结果可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的有效贯彻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