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池州市1996—2004年的生态足迹及发展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1906hm2上升到2004年底的1.843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的0.6759hm2减少到2004年的0.6430hm2,生态赤字逐年提高;发展能力由1.3047增加到2.3793;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供需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表明尽管池州市9年间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水平在不断增强,但其发展模式一直处在不可持续的状态。而9年间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池州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结合池州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黎树式  林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65-14067
介绍了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分析了钦州湾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征,试图挖掘系统存在问题,提出钦州湾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雪春  沈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52-8753,8762
首先对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复杂性分析,然后结合系统控制与数学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多因素综合模型,并用系统科学分析问题,为人类摆脱资源、环境、社会困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从而使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彭子恒  王宇欣  蔡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32-20733,20757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从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井冈山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即:以科技为先导培育井冈山特色生态产业、诱导生态价值取向建立井冈山市生态文化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强井冈山市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陈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分析了三角洲的现状和制约三角洲发展生态经济的因素,提出了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发展等3个方面来发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生态技术模式,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原则,从实际出甓.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转换,将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食物链结构,使能流、物流较快循环利用,社套、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但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资源不断减少,环境逐渐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华坪县为例,对丽江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红  黄英  娄昭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19-7321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的生态足迹及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喀斯特山区安顺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安顺市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从供需平衡状况定量分析了安顺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和实现喀斯特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安顺市20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47 8 hm2/cap,而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309 0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较大,为1.861 2 hm2/cap,属于严重的生态赤字区。安顺市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大大超出了其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自然资源的供给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难于支撑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通过改变安顺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消费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实现喀斯特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论]该研究为喀斯特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关于生态脆弱带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特征,提出了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就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3~5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承诺,江苏省组织实施"脱贫攻坚",提高扶贫标准,界定扶贫对象,重点帮扶,多策并举,构建"大扶贫"格局。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贫困概念内涵的发展,改变扶贫的战略思考,准确定位扶贫参与各方,结合村情选择扶贫项目,提升贫困人口应对致贫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以福建省寿宁县凤阳镇为例,针对凤阳镇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凤阳镇的贫困原因、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以及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凤阳镇实际,提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升群众自我发展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对中国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时代性的扶贫 方式可有效对接2020 年完全脱贫后的扶贫机制。本文指出目前在贫困农村实施准扶贫过程中仍然 存在的一些不精准问题,并提出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帮助下,提高农村贫困群体的自我追 求及生存能力的办法,从而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壶关县精准扶贫的成效,从山西省壶关县脱贫攻坚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山西省精准扶贫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包括人口文化水平不够、缺乏长效机制产业、天生困境难以改变、个别情况需要保障。并探讨了主要解决措施,即教育解决代际脱贫、产业解决稳定脱贫、搬迁解决异地扶贫、保障解决兜底扶贫。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是扶贫开发的新手段和新途径,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2012年金寨县生态补偿和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分别为1.122亿元、1.432亿元,以上补偿为扶贫开发提供资金支持、解决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矛盾、促进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化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生态补偿存在补偿主体和类型有限、标准低、资源有偿制度有待完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扶贫协作、制度和效益评估方面,探讨金寨县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刘进军  郭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90-7293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分析了“短命”建筑、“低品位”建筑、非节能建筑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城市建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异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H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搬迁基数大、资金需求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搬迁户迁入移民社区后,面临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处置困难、社会融入艰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应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政策执行的程序性和灵活性问题、搬迁户的社会隔阂与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近些年,安徽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在制度整合、服务效能、保障范围、待遇提升和兜底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社保统筹层次不高和福利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应遵循"共享、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以壮大社会保障物质基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补齐社会福利救助短板等路径协同推进安徽省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