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2.
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84-186
海洋资源枯竭,捕捞范围缩小,渔民收支难以平衡,造成"失海"现象。在此背景下,渔民纷纷进行转产转业。以烟台东泊子村为例,研究了东泊子村渔民转产转业后的就业现状,发现上岸渔民的就业存在收入低、就业没有保障、难以找到"好"工作的问题,同时也发现渔民上岸后就业环境变好,但对大海仍旧留恋。产生问题主观上是因为渔民自身学历低、技能单一、老龄化严重且没有主动意识,客观上国家政策落实有漏洞、就业市场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4.
俞昌明 《新农村》2003,(10):32-32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成校在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中,走出了一条成人培训的新路子。根据市、区政府要求,该镇需缩减渔船100艘,800名渔民需转产转业。近三年,通过成校培训,使800名渔民顺利地向远洋捕捞、海运、养殖业转产和转业。虾峙镇成校成了舟山市进行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久的滥渔酷捕、海域污染以及用海项目等因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几乎到了"无鱼"可捕的境地,使许多渔民离开了世代赖以为生的海洋上岸生活,成为"失海"渔民,其生存及再就业困难也因此凸显。基于此,对舟山市"失海"渔民的再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下,"失海"渔民主动就业的再就业方式。  相似文献   

6.
丁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32-236+239
面对渔业资源枯竭、渔业劳动力过密化的桎梏,我国政府采取减船转产政策对渔民群体进行规划性规制,以突破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困境。人数多、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情况使退捕渔民在转产转业过程中,面临失去基本经济来源、缺乏求职竞争力、自主求职碰壁等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渔民退捕后的转产转业问题集中在安置保障和可持续生计方面,针对渔民退捕后自身就业能力提升涉及较少。从人力资本视角对我国退捕渔民群体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激发退捕渔民再就业技能提升的意愿、加快教育培训与开发进程、建立“培训—就业—监测”一体化平台、完善技能提升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严防退捕渔民返捕致贫,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7.
陈禄青  周明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28-16630
在阐述北部湾划界的内容与划界对渔民生产生活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北部湾划界后广西北部湾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北部湾渔区渔民转产转业。  相似文献   

8.
关于浙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茹媛媛 《农学学报》2013,3(10):63-67
捕捞渔民在转产转业中主要有2种路径,分别是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结合当前浙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现状,比较了两者的优势和劣势,认为就地转移对浙江捕捞渔民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之后,从渔业资源和捕捞渔民自身2个角度分析了就地转移的必要性;接着从经济发展趋势、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2个方面论证了就地转移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产转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旅游业与海洋牧场互相融合,是现代渔业由第一产业转型至第三产业的扩展,集合休闲观光、海湾垂钓和美食餐饮等,大大增加了海洋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渔船种类繁多、鱼类捕捞强度较高,给近海渔业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降低渔民捕鱼强度、保护和利用渔业资源,必须加快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逐步打造旅游休闲渔业带.该文综述了现代休闲渔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渔民的就业形式主要是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但随着近几年自然资源的普遍衰退,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渔民纷纷转产转业,海洋及渔场污染的日益严重,给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成为关系渔业可持续发展、渔区社会进步和渔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和全局性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近海捕捞资源呈衰退甚至枯竭之势,1978-2016年近海渔业资源整体恶化了1.57倍,"近海无鱼"成为社会焦点。研究了新时代加强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的紧迫性、现有政策及存在的问题、养护政策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养护政策缺乏捕捞主体主动参与扩大增量、降低产量的激励相容机制;新时代从资源功能定位、实施重大工程、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等为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政策指明了方向;未来养护政策应改革近海捕捞渔业产权制度(赋予排他权利、激励捕捞主体维护资源和防止外来者破坏的积极性)、推进渔民退捕工程(退捕者生态补偿、转产转业,非退捕者征收税费)、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改革资源保护监管体制,理顺三大关系)。该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养护政策和保护与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初步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 渔业合作协定》的签定背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在北部湾业现状,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划界后,南海区将有大批渔船湾西部渔场退出,造成经济损失约99.3亿元,同时渔民转产难度较大,会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更大压力,增大机动渔船禁渔区和禁渔期等制度实施难度。此外,由于渔船的装备和渔民的水平等,难以确切把握北部湾的分界线,容易造成纠纷。本文据此对我国在北部渔业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扩大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渔业资源的理解;(2)降低捕捞强度,继续调整作业结构;(3)调查渔业资源,合理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方案;(4)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贯彻落实新规定。  相似文献   

14.
在初步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 渔业合作协定》的签定背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在北部湾业现状,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划界后,南海区将有大批渔船湾西部渔场退出,造成经济损失约99.3亿元,同时渔民转产难度较大,会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更大压力,增大机动渔船禁渔区和禁渔期等制度实施难度。此外,由于渔船的装备和渔民的水平等,难以确切把握北部湾的分界线,容易造成纠纷。本文据此对我国在北部渔业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扩大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渔业资源的理解;(2)降低捕捞强度,继续调整作业结构;(3)调查渔业资源,合理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方案;(4)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贯彻落实新规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陆渔业大多是生计渔业,太湖的刺网作业是典型的家庭经营模式的生计渔业。本研究对太湖地区主要专业渔村刺网渔船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太湖生计渔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80%以上的刺网渔船渔业渔民年龄大于45岁,老龄化现象明显;(2)刺网渔船渔业渔民受教育水平最高为初中,60%以上的渔民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渔民受教育程度较低;(3)所调查的渔船中,若不考虑人力成本,有98%盈利,但是小功率渔船(6.468 kW)和较大功率渔船(8.820 kW)平均利润差别较大。太湖刺网渔船渔业的渔民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经济状况较差,面对亏损又不能放弃捕捞渔业。因此,应从可持续生计渔业的角度来制定生计渔业的管理制度,维护太湖捕捞渔业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17.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