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抗生素混合物体系(每个二元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应用优化的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L-MTA)系统测试这些抗生素在16 h对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 sp.-Q67,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Q67在1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的抗生素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5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MX(p EC50=3.95)SCP(p EC50=3.65)SPY(pEC_(50)=3.41)SD(pEC_(50)=3.36)SM2(pEC_(50)=3.21);10个SAs的二元混合物体系中7个呈现出加和作用,3个呈现出拮抗作用;3个混合物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浓度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混合物体系SCP-SPY和SCP-SMX中的射线拮抗作用均随SCP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几乎不变,而SCP-SM2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SCP的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逐渐变得不明显,R5在较高浓度区甚至出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 AG)抗生素与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CHL)联用产生增毒作用而引起的死亡事件屡见不鲜。以4种AG抗生素:盐酸大观霉素(SPC)、硫酸小诺霉素(MCR)、硫酸丁胺卡那霉素(AMK)、妥布霉素(TOB)和氯霉素(CHL)为研究对象,选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作为指示生物,采用直线均分法设计二元混合物,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运用浓度加和(CA)模型对药物间的毒性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并同步分析抗生素联合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暴露时间为12 h时,以半数浓度效应(EC50)的负对数pEC50值为毒性指标,5种抗生素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OB > CHL > MCR > AMK >SPC;4种AG抗生素与CHL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特点因混合组分的不同而不同,Q67在二元混合物的EC50浓度水平、暴露12 h后,细胞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在单个抗生素的EC50浓度、暴露12 h后,细胞明显受损,但损伤程度不同;大部分受混合物作用的Q67的发光相关物质含量在EC50效应下均低于空白组,抗生素及其混合物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干扰发光菌体内蛋白质合成,进而导致细菌代谢紊乱,最终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随兽药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暴露时间为15min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纳。  相似文献   

4.
草甘膦分子(C3H8NO5P)中含有较多配位基团如羧基、氨基、磷酸基,对重金属阳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可能会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其毒性。为了解草甘膦(GPS)和铜(Cu)、镉(Cd)交互对发光菌毒性效应,以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为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u、Cd对发光菌有很强的毒性(EC50分别为1.28、0.89mg·L-1);没有控制p H的草甘膦能够降低溶液p H,对发光菌亦有较强的毒性(EC50为35.9 mg·L-1);但控制p H值为5.0的草甘膦对发光菌无明显毒性,并且能够显著降低Cu、Cd对发光菌的抑制,同时随着GPS/Cu、GPS/Cd摩尔比值的增大使毒性降低,直至无明显毒性。据此认为,在重金属和农药草甘膦共存的环境当中,草甘膦能够影响重金属的形态,进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5.
以费氏弧菌(Vibrio fisheri) 1H00021为毒性作用生物,以微孔板检测仪为发光强度检测设备,初步建立疏水性农药对费氏弧菌1H00021短期微板发光毒性测定方法。以甲醇为疏水性农药溶剂,每个微孔的毒性测定体系为200μL,包括30μL农药溶液、170μL费氏弧菌菌悬液,最佳检测时间为20 min。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多菌灵、毒死蜱和溴氰菊酯等3种疏水性农药对1H00021的发光抑制毒性效应,拟合得到疏水性农药对1H00021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dose-response curve,简称DRC),相关系数均大于0. 97。通过拟合的DRC参数,获得疏水性农药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3种疏水性农药对费氏弧菌1H00021的发光毒性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利用费氏弧菌微板发光法快速评价疏水性农药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6.
18种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细菌发光原理,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18种农药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在农药与发光细菌作用15min时,多菌灵、氟硅唑、恶霉灵、福美双、异稻瘟净和乙霉威等杀菌剂对明亮发光杆菌的EC50分别为12.92、19.24、37.9、0.17、33.99和13.32mg·L^-1;乙酰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哒螨灵和杀虫单等杀虫剂对明亮发光杆菌的EC50分别为40.33、38.42、31.11、11.10、23.56、14.63、12.74、8.04、18.32和2.72mg·L^-1;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和莎稗磷的EC50分别为11.88和21.19mg·L^-1。发光细菌法作为一种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污染物毒性评价和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合污染的三嗪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苯嗪草酮(Metamitron, Met)、草净津(Bladex, Bla)和特丁通(Terbumeton, Ter)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 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二元及三元混合物体系,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混合污染物对C. pyrenoidosa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 CA)为标准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应用二维和三维等效图表征混合物联合毒性作用规律,并同步分析C. pyrenoidosa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进一步评价农药及其混合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农药及其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可用Logit函数较好拟合,3种农药的毒性顺序为BlaTerMet;依据CA模型,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为加和作用向协同作用的转变,二维等效图显示3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在半数效应浓度均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农药三元混合物体系的5条射线均呈现加和作用,且不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三维等效图法与CA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绿素a含量减少率与其浓度-效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石颖  丁武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9):1420-1426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和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通过测定其在不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下的相对发光率,研究青海弧菌Q67和明亮发光杆菌T3对猪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青海弧菌Q67更适用于猪肉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恩诺沙星的检测,最小检出率分别为0.1和1mg/L。  相似文献   

9.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承佳  陈振楼  王东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39-16742,16784
[目的]研究适用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诊断方法。[方法]基于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以微囊藻毒素-LR溶液进行青海弧菌单一污染物的抑制发光测试;同时测量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各采样点水质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值和对应的溶解态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LR的EC50为1.96 mg/L。水体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与Q67急性毒性效应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643(P〈0.01)。[结论]该水质急性毒性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及评定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微生物,采用急性毒性微孔板法,发光抑制率为测试指标,利用发光菌方法评价施用不同调理剂的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Cd污染土壤提取液对发光菌的发光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发光菌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其发光抑制率与Cd浓度呈正相关,Cd的EC50为10.97 mg/kg。与CK对比,施用白云石的处理显著降低了Cd的有效性及Cd的生物毒性。Cd有效性和青海弧菌的发光抑制率降低幅度分别为29.95%、15.35%;用发光菌方法测得Cd的生物毒性与化学方法测得Cd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结合化学分析与生物毒性检测可为污染土壤评价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水环境中典型污染物抗生素和重金属的联合毒性相互作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采用96孔微板作为实验载体,以5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AMI)、硫酸庆大霉素(GEN)、硫酸卡那霉素(KAN)、硫酸巴龙霉素(PAR)、妥布霉素(TOB)和4种重金属——镉(Cd)、铜(Cu)、锰(Mn)和锌(Zn)为目标混合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九元混合物体系,包括10条具有不同组分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采用已建立的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了组分及其多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毒性数据,应用浓度加和参考模型分析在不同暴露时间的多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9种污染物对C.pyrenoidosa的毒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但不同污染物的毒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毒性大小顺序也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毒性大小顺序在96 h为:KANTOBZnMnCdAMIGENCuPAR;九元混合物射线的毒性也具有时间依赖性,但浓度配比不同射线的毒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10条混合物射线对C.pyrenoidosa的毒性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其中R5~R7三条混合物射线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拮抗作用,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趋于明显,余下7条混合物射线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协同作用,但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对同一暴露生物,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不仅与混合物的组分浓度配比有关,也与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毒死蜱对草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对草鱼的毒性效应及相互关系。[方法]以健康活泼的草鱼为试验对象,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分别对其进行单一药物的急性毒性和2种药物组合和联合毒性试验。[结果]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混合对草鱼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阿维菌素0.54、0.49、0.17、0.10 mg/L;毒死蜱0.29、0.21、0.12、0.05 mg/L;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混合药1.22、1.08、0.99、0.86 mg/L;其对草鱼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10、0.005、0.086 mg/L。药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毒死蜱〉阿维菌素〉混合药。[结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混合药的不同浓度对草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低毒性强度的阿维菌素对毒死蜱具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相似文献   

14.
农药喷洒是进行病虫防治,提高农业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施药技术落后,农药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值得研究。由于水和含有荧光物质的农药亮度差异比较明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研究农药的在线混合均匀性。搭建农药在线混合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差值预处理并选择出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图像,使用了轴向和径向像素分析方法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方法对混合均匀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编写了数据分析软件,并对三种不同性质农药的混合均匀性进行分析,其中水溶性农药均方根误差百分比(β)为13. 389%,高于乳化性农药(9. 280%)和脂溶性农药(9.996%),说明相对于乳化性和脂溶性农药,水溶性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较好。且通过对浓度一定但流量不同的7组试验利用该方法对脂溶性农药流体图像进行了数据处理,发现当流量从1 390 m L/min减小到880m L/min时,均方根误差百分比(β)从11.029%减小到8.737%,均匀性逐渐变差。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处理方法研究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是可行的,可以方便、直观地分析混药器结构及性能参数对混合效果的影响,为农药在线混合的图像处理方法及混合效果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8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相容性及混配后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以杀虫剂的田间推荐浓度为初始浓度,采用血球计数法和十字交叉法分别测定其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产孢量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浸渍法测定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杀虫剂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藜芦碱混用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CTC最大值分别为393和251。因此,在烟粉虱的防治过程中,球孢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配使用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并为开发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结合共毒系数法研究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和丁醚脲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h的LC50分别为561.82mg/L和154.67mg/L;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的增效配比为1.55∶1~14.45∶1,共毒系数法评价该配比混剂的防效均呈增效作用,其中,5.42∶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处理朱砂叶螨24h的LC50和共毒系数分别为85.20mg/L和469.31,其毒力分别是单用除虫菊素和丁醚脲的6.59倍和1.82倍。丁醚脲和除虫菊素混剂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不同清洗液对小白菜中苯醚甲环唑和甲霜灵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自来水、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醋酸溶液和洗洁精溶液对这两种农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洗洁精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自来水>醋酸溶液。清洗过程中,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其溶液对两种农药的去除率显著提高。此外,上述5种清洗液对苯醚甲环唑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甲霜灵,但去除率的高低与这两种农药的水溶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