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代后期,当我们研究坛紫菜(Porphyra haitunensis)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应用于生产取得成功的时候,黄海水产研究所王素平从事的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养与采苗,虽然在丝状体的生长发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丝状体生长发育成熟度差,孢子放散不集中,因而未能进行直接采苗试验。近几年仍有不少研究人员想解决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采苗问题,利用固相化技术把自由丝状体后期形成的膨大细胞.附着于网帘上培养,以期达到秋季放散孢子养成紫菜的目的。然而至今未见报告,也无应用于生产上的信息.可见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直接采苗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以条斑紫菜优良品系深丰1号、深丰2号及野生品系WT为试验对象,在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自由丝状体移植量和光温条件,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丝状体生长和壳孢子放散量情况。结果表明,贝壳丝状体营养生长阶段,10~50μmol/(m~2·s)范围内提高光密度或15~25℃范围内提高温度都能加快贝壳丝状体的营养生长,初始藻落密度提高,丝状体能更快布满贝壳表面,获得更高的藻落密度;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适宜的移植量、光密度、培养温度分别为100 mg/m~2、10μmol/(m~2·s)、20℃。  相似文献   

3.
在PESI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2,4-D,进行条斑紫菜叶状体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组织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适当浓度6-BA可诱导单孢子经无性繁殖产生小紫菜叶状体,适当浓度2,4-D可促进叶状体组织块比对照更早地发育成丝状体。  相似文献   

4.
紫菜叶状体的红烂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平潭岛野生坛紫菜群体中发现有患细菌性红烂病的叶状体,从患病的叶状体上分离得到病原细菌一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细菌域海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Cobetia属的海科贝特菌(Cobetia marina)的相似度达100%。病原细菌经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将适量的菌液接种到不同种紫菜和坛紫菜不同品系的叶状体圆盘块上进行人工回复感染试验以确定其感染特性。结果发现该病原细菌能感染健康野生坛紫菜且出现的病症与海区患病坛紫菜相同,且该病原细菌对不同种紫菜(坛紫菜、条斑紫菜、未定名紫菜)的叶状体圆盘块和不同品系的坛紫菜(AN-2,YZ-6,JIU-7,ZS-1)叶状体圆盘块均能快速感染,所产生的病症与野生坛紫菜叶状体感染红烂病的症状相同:均出现了铁锈红色的死亡细胞,且同时含有少量被解离的单离细胞。上述结果说明分离到的病原细菌是坛紫菜红烂病的病原细菌,可以快速感染各种不同的紫菜叶状体。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省平潭岛野生坛紫菜群体中发现有患细菌性红烂病的叶状体,从患病的叶状体上分离得到病原细菌一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细菌域海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Cobetia属的海科贝特菌(Cobetia marina)的相似度达100%。病原细菌经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将适量的菌液接种到不同种紫菜和坛紫菜不同品系的叶状体圆盘块上进行人工回复感染试验以确定其感染特性。结果发现该病原细菌能感染健康野生坛紫菜且出现的病症与海区患病坛紫菜相同,且该病原细菌对不同种紫菜(坛紫菜、条斑紫菜、未定名紫菜)的叶状体圆盘块和不同品系的坛紫菜(AN-2,YZ-6,JIU-7,ZS-1)叶状体圆盘块均能快速感染,所产生的病症与野生坛紫菜叶状体感染红烂病的症状相同:均出现了铁锈红色的死亡细胞,且同时含有少量被解离的单离细胞。上述结果说明分离到的病原细菌是坛紫菜红烂病的病原细菌,可以快速感染各种不同的紫菜叶状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紫菜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紫菜育种手段趋于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选育方法外,诱变育种和种间杂交育种已成为紫菜育种的重要途径.以条斑紫菜绿色突变株(YM)、杂交重组品系Y-H1(F2代,显示条斑紫菜性状)、杂交重组品系Y-H2(F2代,显示条斑紫菜性状)、条斑紫菜栽培品系(YW)和坛紫菜栽培品系(HW)贝壳丝状体为材料,通过调制荧光技术对各丝状体叶绿素荧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紫菜贝壳丝状体最大量子效率(Fv/Fm)没有明显差别.HW和Y-H2贝壳丝状体实际量子效率(△F/Fm')略高于其他供试紫菜品系,YW与Y-H1品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F/Fm’相似,而YM明显低于其他株系;快速光曲线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上升,所有紫菜贝壳丝状体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先上升,后逐步降低.低光照处理各品系在光照强度低于200μmol/(m2·s)时rETR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光照强度的上升,Y-H2和HW的rETR高于其他品系;高光照处理下,Y-H2和HW藻体rETR高于其他品系,且YM藻体rETR值明显低于其他供试材料.通过最大量子效率、实际量子效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等参数的测定,能够反映不同紫菜株系叶绿素荧光特征,进而为量化描述不同紫菜选育株系或栽培品系光合特征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0年2-3月,江苏北部一海区养殖的紫菜出现褐斑病,主要症状为紫菜叶片表面出现大量褐色斑点.紫菜叶片经清洗匀浆后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从2216E培养基及褐藻酸钠固体培养基中分离出大量的优势生长细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分离菌能够使紫菜叶状体出现褐斑并分解藻体.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等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菌,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其中,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Blast检索,结果表明与嗜冷杆菌属细菌具有99%的同源性.综合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嗜冷杆菌.  相似文献   

8.
温度胁迫对紫菜丝状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调制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温度胁迫对条斑紫菜、坛紫菜和皱紫菜丝状体叶绿素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丝状体Yield、F<,v>/F<,m>和q<,p>均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对低温(5℃)的耐受性以条斑紫菜最强,坛紫菜次之,皱紫菜较弱;而对高温(35℃、40℃)的耐受性则与之相反.5℃下24 h,丝状体F<,v>/F<,m>呈下降趋势,转入常温后逐渐恢复.40℃处理1.5 h,坛紫菜和皱紫菜的F<,v>/F<,m>降幅不足10%,转入常温能基本恢复,而条斑紫菜降为起始值的82%,转入常温后持续降低;40℃处理3 h,3种丝状体的F<,v>/F<,m>均降为起始值的65%,恢复培养16 h后,活性未见恢复;40℃胁迫8 h,所有材料的F<,v>/F<,m>均降为0.  相似文献   

9.
用包埋-脱水法在常温和常低温下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探讨了温度、光(暗)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在常温或常低温下都可以保存6个月并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中,4℃(暗)保存的最高存活率达到71.5%;而且保存后的丝状体的生长力达到了保存前的水平.包埋-脱水法操作简单,无需贵重设备,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无性繁殖系快速培养及其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自由丝状体快速培养并用固相化方法采苗下海养殖的试验,结果表明自由丝状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生长发育成熟,用固相化方法采苗可以克服自由丝状体室内集中放散壳孢子困难的缺点,每网采200万枝壳孢子囊枝切段,其出苗情况,紫菜生长均达到生产要求,本试验为自由丝状体快速采苗应用于生产上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