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社对接"是指由农户向社区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农产品营销模式,因其流通环节少、流通成本低、方便市民消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农社对接"在中国农产品物流中的定位,指出其在现阶段仅作为一种辅助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主要原因:农产品供应者经营能力有限、传统购买方式仍受青睐、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及物流配送技术支撑等,发展中缺少取代农贸市场的革命性创新机制。同时分析了推进运行模式多样化和实现物流配送标准化对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建立直销联合体、组建消费团体、完善配送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发展创意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建议、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农社对接”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价格,保证产品质量,也是方便居民购买,保证农户、合作社、消费者、社区实现多赢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针对“农社对接”模式的优化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以实现最终的产销一体化链条,达到让消费者与农民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质农产品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从我国刚刚起步的"农超对接"基础内涵出发,结合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政策和"农超对接"的3种发展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社对接"通过合作社开设社区直销店(点)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中间环节比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更少,农民和市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因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新型模式,对稳定和发展"菜园子"生产、"菜篮子"消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0,(10):37-37
沃尔玛公司在江西首次启动“农超对接”西瓜合作项目.通过与永修县赣北“黑美人”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从1万多亩西瓜地中精选1500亩作为基地,为江西及周边地区的沃尔玛商场提供新鲜西瓜。截至2009年底.沃尔玛已先后在中国14个省市建立了28个“农超对接”基地.面积达30万亩。带动28.3万农民参与此项目。据悉,到2011年,沃尔玛将吸引100万中国农民参与‘农超对接’项目。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社“农社对接”,是指合作社到城市社区设立门店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湖北省“农社对接”已成为拓宽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途径。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发展,现就我省“农社对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索广西“农社对接”试行运行机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开展“农社对接”情况进行总结研究;通过下乡调查、与相关利益者访谈等途径分析南宁市江南区试行“农社对接”情况.[结果]南宁市江南区“农社对接”是以政府牵头,挑选较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试点社区进行蔬菜直销,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措施保障.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社会认可度低、直销供应能力不足、合作社能力有限等问题.[建议]改进“农社对接”运行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以促进广西农业发展及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张爽  徐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2-12214
在介绍我国开展农超对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山东家家悦超市及国际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沃尔玛和乐购开展农超对接的现状,指出对接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农超对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将在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伴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大形势“农超对接”这种物流体系中的新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马凤棋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20-224
“农社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点或直销店,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是一种能够促进蔬菜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产品直销模式,包括车载蔬菜市场、社区蔬菜连锁店、蔬菜网络直销、社区支持农业等形式.针对“农社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农社对接”:政府要加大对“农社对接”的扶持与监督,合作社要加强横向联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社区营销,大力培养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