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珠江河口区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微藻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至1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对6口罗非鱼河口养殖池塘的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共检出微藻7门157种,其中绿藻67种,蓝藻34种,硅藻18种,甲藻5种,隐藻3种,裸藻28种,金藻2种.各池微藻优势种种类丰富,但不同门类优势种单胞体积差异较大,其中:数量优势种多为蓝藻类的威利颤藻、点形平裂藻、褐色念珠藻、圆胞束球藻、坚实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和绿藻类的蛋白核小球藻、镰形纤维藻、空星藻等;生物量优势种多为裸藻类的鱼形裸藻、秋鳞孔藻、琵鹭扁裸藻、扭曲扁裸藻、糙膜陀螺藻和甲藻类的加顿多甲藻、多纹膝沟藻以及隐藻类的啮蚀隐藻、具尾蓝隐藻等;卷曲螺旋藻既是数量优势种又是生物量优势种.微藻数量和生物量在养殖前中期增加较快,物种多样性丰富,后期多呈较低水平,物种多样性也逐渐下降.养殖前中期各池微藻数量范围为(0.59~72.85)×107 ind·L-1,生物量范围为1.12~114.14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98;养殖后期微藻数量范围为(16.29~67.37)×107ind·L-1,生物量范围为6.57~67.76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78.各池微藻数量或生物量多与COD、DIN等营养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罗非鱼也可通过滤食作用有效影响池塘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立体复合生态操纵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对长兴岛青草沙水源地实证基地样板池浮游植物进行11次调查采样,从种类数、细胞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对样板池立体复合生态操纵修复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修复前,蓝藻占绝对优势;平裂藻、微囊藻和单角盘星藻为水体中的优势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经过“食藻虫—沉水植物—鱼类”立体复合生态修复后,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增加,蓝藻得到有效的控制,微囊藻不再是水体中的优势种类,群落结构优化,水质明显改善,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27-1631
为分析鲢鱼对藻类的分门类选择消化吸收情况,以晋阳湖水喂养鲢鱼,测定其肠道各部位藻类的残留量,并对鲢鱼粪便进行收集和再培养,观察经鲢鱼消化后各藻类细胞破损程度和再恢复生长能力。结果表明,鲢鱼能够主动选择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对绿藻门和硅藻门的消化较蓝藻门容易;鲢鱼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r)、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小型月牙藻(Selenastrum minutum(Nag).Coll),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等虽然不能完全消化,但能够不同程度地破坏其细胞结构。表明鲢鱼可以通过滤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而改变水体藻类组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藻类水华问题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域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成为当务之急.研究选取优势蓝藻-铜绿微囊藻(Mcirocystis aeruginosa)和优势绿藻-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磷比对藻类竞争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研究及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室内模拟方法,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设置了5组氮磷比(N/P=1:0,N/P=2.5:1,N/P=5:1 N/P=25:1,N/P=50:1)的培养液,分别研究了不同氮磷比质量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结果](1)纯养模式下,铜绿微囊藻在低氮磷比(N/P=5:1)时生长适宜;斜生栅藻在高氮磷比(N/P=25:1)下生长适宜;在氮质量浓度相同,不同氮磷比对两种藻类的最大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并随着磷浓度的升高,纯养和混养下两种藻类的最大生物量具有显著性差异.(2)通过比较纯养和混养发现,纯养模式下两种藻类的增长率都明显高于混养的增长率,说明两种藻类主要以资源利用性竞争为主,且铜绿微囊藻对于斜生栅藻的竞争抑制始终大于斜生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3)通过计算logistic生长方程可知,高氮磷比(N/P=50:1)组在培养第20天,纯养模式下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值最大.(4)通过计算铜绿微囊藻对斜生栅藻的相对生长速率KR值可知,除N/P=1:0组之外,自培养第8天始其他4组的KR值在1~2,说明铜绿微囊藻具有竞争优势.[结论]营养盐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会促进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但在高浓度范围内,两者生长反而受营养盐浓度增加的限制.氮磷元素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和竞争均有显著影响,两种藻类在纯养培养下的最大生物量显著大于混养培养,铜绿微囊藻对斜生栅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尤其是在磷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其抑制性表现的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和静态池塘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及群落相似性等,结果表明:养殖初期(6月),循环流水系统中池塘(循环塘)和静态养殖系统中池塘(对照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均以盘星藻、直链藻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高,Jaccard指数在71.2%~83.3%之间变化,生物量在35.3~51.4 mg/L之间变动.但在养殖中后期(7~10月),两者差异明显:(1)优势藻类不同,循环塘以小环藻、衣藻、隐藻和裸藻等占优势,而对照塘则以微囊藻、席藻等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低,Jaccard指数在40.3%~62.1%之间变化;(2)两者浮游植物数量也存在差异,对照塘波动变化大,循环塘相对较小;(3)循环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大于对照塘.聚类分析表明对照塘和循环塘群落相似性水平较低.表明该系统能够改变藻类组成,抑制微囊藻水华暴发,并能调控藻类数量,防止其过度繁殖,保持浮游植物多样性,使池塘生态系统更趋稳定,有利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83-88
通过向池塘中泼洒高效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池塘藻类种类和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微生态制剂对养鱼池塘中优势藻类蓝藻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绿藻和硅藻的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绿球藻、小环藻、栅藻、菱形藻等成为优势种,水色呈淡绿、黄褐色等良好状态;对鞭毛藻类中的裸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隐藻作用不明显。对照塘藻类组成以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蓝藻占优势。此外,藻类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试验塘均大于对照塘。可见,高效微生态制剂的定期添加有效地控制了蓝藻的增殖,保持了藻类的多样性,增加了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对养鱼池塘藻类结构调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山区池塘初级生产力和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提供理论支撑,进行了池塘加装增氧机(1号池塘)和无增氧机(2号池塘)的水体养殖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DO和pH指标1号池塘高于2号池塘,其他水质指标为1号池塘小于2号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4种,其中绿藻门最多,为32种,占浮游植物物种数的34.04%,其次是硅藻门,为30种,占31.91%;蓝藻门19种,占20.21%;浮游植物优势种12种,以蓝藻门的巨颤藻和微囊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1号池塘显著低于2号池塘,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1号池塘显著高于2号池塘,1号与2号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加装增氧机对池塘水质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能提高池塘硅藻和绿藻的密度,增加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张坤  戴习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66-169,178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颤藻-FACHB-1120(Oscillatoria sp.)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微藻的初始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当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最小为4.5×105个/mL时,呈现5种微藻密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越明显的规律,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较高时,则5种微藻密度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不同也显著影响微囊藻的生长。t检验结果也表明:铜绿微囊藻在分别与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均显著受到抑制,而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不显著。因此试验用5种微藻中,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淡水小球藻对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蹄形藻对微囊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通过竞争参数计算几种微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四尾栅藻、蹄形藻。  相似文献   

9.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9月对3种养殖类型池塘[养殖过程投饵的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N1R7)、不投饵料的背角无齿蚌高密度(N4R6)、低密度(N1R3)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因子(温度、p H值、浊度、透明度、溶解氧、总固溶物、盐度、电导率、电阻率)定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镜检出藻类7门58种,其中绿藻35种、蓝藻11种、硅藻8种、甲藻1种、隐藻1种、裸藻1种、金藻1种;N1R7池塘中优势种为微囊藻、色球藻、四尾栅藻、蹄型藻等;N4R6池塘中藻类优势种种类较多,为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螺旋藻、双对栅藻、单生卵囊藻、小球藻、尖针杆藻等;N1R3池塘中优势种为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小球藻等;各池塘藻类生物量总体呈逐月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细胞数2.02×106~27.20×106个/L;3种池塘中藻类生物量总体上呈N1R7N4R6N1R3的趋势,而其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N1R3N1R7N4R6的趋势;调查期间,温度、p H值呈逐月增加趋势,而浊度总体上呈N1R3N1R7N4R6的趋势;各池塘藻类生物量与水体浊度、温度、p H值等水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饵料投喂可引起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和藻类尤其是蓝藻的快速增殖;养殖池塘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变动明显受到养殖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的生长条件。[方法]采用玻瓶法进行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测定铜绿微囊藻藻液的吸光度、培养液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绘制藻类生长曲线,TN和TP的变化曲线,从而探讨其生长与繁殖规律。[结果]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低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利。在冬季,温度变化对指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不大,而外界不利条件对处于稳定期的铜绿微囊藻影响较小。在春天,当温度升高时,处于休眠期的铜绿微囊藻开始复苏。此外,充足的营养盐有利于铜绿微囊藻的越冬与复苏。[结论]获得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的生长条件,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施肥及添加外源藻类在水产养殖增产、增效及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内在机理,以鸡粪和牛粪为试验有机肥,以小球藻和栅藻为外源添加藻类,设置空白组(Control)、加藻组(Algae)、鸡粪-藻组(Chicken-A)、牛粪-藻组(Cattle-A)、鸡粪-牛粪-藻组(C-C-A)5种处理方式,采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了施用有机肥和添加藻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组、加藻组、鸡粪-藻组、牛粪-藻组、鸡粪-牛粪-藻组分别鉴定出19、26、34、27和31种藻类,种类数总体表现为:Chicken-AC-C-ACattle-AAlgaeControl;总丰度分别变化在1.52×10~7~6.99×10~7cells·L~(-1)、4.18×10~7~6.58×10~7cells·L~(-1)、1.24×10~7~9.58×10~7cells·L~(-1)、4.37×10~6~5.36×10~7cells·L~(-1)、1.06×10~7~8.63×10~7cells·L~(-1)之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藻类总丰度都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对照组蓝藻比例先升高后降低,试验组蓝藻比例都不断降低;试验组蓝藻比例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且鸡粪-藻组的降低幅度最大。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绿藻比例都不断升高,但试验组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且鸡粪-藻组的升高幅度最大。试验组的藻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高于对照组,且多样性指数的变化顺序表现为:Chicken-AC-C-ACattleAAlgaeControl。在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肥和藻类具有抑制蓝藻生长、促进绿藻生长、改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功效,且鸡粪优于牛粪或鸡粪-牛粪混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水体中施用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容积为1.2 t的塑料桶(直径为1.3 m,高为1.0 m)中,装入1 t曝气20 d的自来水和从周边池塘水源水中用25#浮游生物网捞取的含有浮游生物的水体1000 m L,每个桶中放养体质量为(2.49±0.58)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50尾,投喂约为鱼体质量5%的配合饲料,分别施发酵的腐熟鸡粪、牛粪、鸡粪-牛粪(1∶1)混合肥,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组,养殖试验为期60 d,前20 d每10 d施肥1次,后40 d每20 d施肥1次,共施肥4次,研究施用有机肥对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鸡粪组、牛粪组、鸡粪-牛粪混合组的藻类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525~6990)×104、(1472~4299)×104、(1355~8795)×104、(575~9104)×104cells/L,藻类总生物量均呈升高趋势;各组蓝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00~4095)×104、(702~3278)×104、(700~4080)×104、(328~3278)×104cells/L,对照组的蓝藻生物量高于同期有机肥组;蓝藻比例表现为对照组牛粪组鸡粪-牛粪混合组鸡粪组,绿藻比例总体表现为对照组牛粪组鸡粪-牛粪混合组鸡粪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对照组牛粪组鸡粪-牛粪混合组鸡粪组。研究表明,在养殖水体中添加鸡粪、牛粪,具有抑制蓝藻生长、促进绿藻生长和改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功效,且鸡粪优于牛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在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混养实验。实验分为6组(A、B、C、D、E、F组),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对养殖水体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DO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围隔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养殖前期接近,养殖后期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著低于A、B、E组和对照F组(P<0.05);COD和TOC含量对照组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组最低,实验组之间A、E组增加量高于B、C、D三组;(2)围隔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6种,优势度较高,优势种单一,优势种基本上为小型种类;叶绿素a含量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A、B组高于其它三组。结果表明虾池中混养适当密度的罗非鱼有利于改善水质,调节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  相似文献   

14.
在青岛罗非鱼良种场水泥池饲养环境里,对台湾 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性与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0天以前,它们的体重均呈直线增长;在体长小于10cm时,相同体长的个体,二者的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体长超过10cm后差异加大,相同体长的尼罗罗非鱼比台湾红罗非鱼重;饲养230天,尼罗罗鱼的生长速度,起捕平均规格,单位面积净产量和肥满度均高于台湾红罗非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台湾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性与养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青岛罗非鱼良种场水泥池饲养环境里,对台湾 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性与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0天以前,它们的体重均呈直线增长;在体长小于10cm时,相同体长的个体,二者的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体长超过10cm后差异加大,相同体长的尼罗罗非鱼比台湾红罗非鱼重;饲养230天,尼罗罗鱼的生长速度,起捕平均规格,单位面积净产量和肥满度均高于台湾红罗非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驯化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进行了耐盐驯化实验。经过6d的驯化(盐度10时2d、18时2d、28时2d),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耐盐致死指标均显著高于未驯化对照组。在海水(盐度28)和淡水(盐度0)中的生长对比实验表明:尼罗罗非鱼在淡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都显著地高于海水组,而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均显著地高于淡水组。实验表明,经过从低盐度到高盐度的梯度驯化,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均可适应一定盐度的咸水,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养殖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7.
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耐盐驯化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进行了耐盐驯化实验。经过6d的驯化(盐度10时2d、18时2d、28时2d),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耐盐致死指标均显著高于未驯化对照组。在海水(盐度28)和淡水(盐度0)中的生长对比实验表明:尼罗罗非鱼在淡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都显著地高于海水组,而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瞬时增重率和绝对增重率均显著地高于淡水组。实验表明,经过从低盐度到高盐度的梯度驯化,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均可适应一定盐度的咸水,以色列红罗非鱼在海水中的养殖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8.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2)、以色列(2.96)>茂名(2.6);遗传杂合度:苏丹(0.73)>新吉富(0.68),以色列(0.89)>茂名(0.56);多态性含量:苏丹(0.58)>新吉富(0.51),以色列(0.56)>茂名(0.52),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分别以新吉富、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057。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新吉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7。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与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68。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奥利亚罗非鱼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投喂添加不同浓度甲基睾丸酮(MET)饲料的罗非鱼鱼苗、随机采取的罗非鱼成鱼及其跟踪饲料进行检测。刚孵化的罗非鱼鱼苗投喂添加不同浓度MET饲料30 d后,HPLC检测其体内残留量。继续投喂未添加药物的饲料,30 d后再次检测MET残留量。分别从不同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罗非鱼主要养殖产地,随机抽取罗非鱼成鱼样品,并从养殖产地随机抽取追踪饲料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MET残留。结果表明,投喂30 d后的罗非鱼苗种,对照组无MET残留,其余5个添加MET试验组的MET残留量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继续投喂未添加MET的正常饲料30 d后,所有试验组均无MET残留;从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各个养殖基地随机抽检的罗非鱼样品及其跟踪饲料中MET阳性率为零。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合填料(全塑性夹片和维纶醛化丝)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填料可促进水体中NO_2~-、DO、IC含量显著升高,使水体中pH、NO_3~-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有使水体中NH_4~+、TOC含量下降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组合填料组罗非鱼增重量显著升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填料悬挂密度越高,增重效果越明显;组合填料能显著降低水体细菌数量,而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组合填料明显提高了水体微生物对糖类、醇类、酯类的利用率,降低了水体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RDA分析表明,组合填料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DO、pH和硝酸盐是影响处理组和对照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显示组合填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水质,促进罗非鱼生长,降低水体细菌数量,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