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康紫斑牡丹是湖北省特有的野生牡丹类群,分布在海拔1100~1800m之间,紫斑牡丹具有单株结实能力强、果荚大、结籽多、含油高等特点,但种植范围局限在高海拔山区,种植面积小,通过采用低海拔引种驯化栽培技术,使紫斑牡丹能在低山丘陵地区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驯化及规范化栽培奠定基础。[方法]目测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植株的周边环境,分析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了解凤阳县的气候情况,明确凤阳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海拔为80~300 m,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间空地上。野生丹参生长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凤阳县年平均气温14.8℃。[结论]野生丹参耐瘠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生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影响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因素、保育措施,总结了几种常见野生菌特征及驯化过程,以期为野生食用菌的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半落叶藤本野生果树。果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野生鲜食水果,但其种子多,果肉少,可食率较低,需要经过驯化选育栽培加以利用。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习性。结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97.7 g、平均单果重78.1~244.1 g,并初步掌握了其生长结果习性,为进一步生产栽培及育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野生树莓种质资源共有8个种1变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 988~2 532 m的六盘山、南华山、罗山、贺兰山林下、林缘、山涧、向阳的沟坡或较为平坦开阔的山沟平地。绝大多数野生树莓原生地土壤pH在7.2~7.8。贺兰山库页悬钩子为直立株型,植株结构合理、树冠椭圆,生长在38°23.965′N、海拔2 532 m的地区,具有很好的耐寒性和耐旱性。贺兰山库页悬钩子花青素含量192 mg/kg、多糖含量1.36 g/100 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141 U/g。驯化和栽培结果表明,宁夏野生树莓种质资源适应性较广,可以在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银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人们对朱砂根的需求和引种驯化野生朱砂根,开展了遵义地区野生朱砂根引种栽培试验,探讨野生朱砂根驯化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光照对朱砂根生长有一定影响,且朱砂根种植在郁闭度大于60%的松树林下生长较好。不同修剪方式对朱砂根成活及生长有影响,其中枝叶和根均修剪的处理朱砂根成活率高,可达80%,且生长旺盛,新芽健壮。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朱砂根种子基本不萌发。朱砂根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25℃,发芽率高且种子萌发后长势较好。带土移植有利于朱砂根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具有一定功效性,对于医药行业来说,野生中药材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野生明党参是中药材的一种,资源量日益减少,为满足明党参药材使用需求,驯化移栽活动相应增多。本文首先介绍六盘山野生明党参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然后针对六盘山野生明党参驯化移栽技术进行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8.
裕民县野生巴旦杏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裕民县野生巴旦杏生长的气候条件要求,指出不同自然灾害对其的危害,以为野生巴旦杏的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野生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erit.]在云南省的分布状况,并对采集区的野生半夏资源进行评价,为半夏优良品种的选育及野生半夏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走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野生半夏资源分布及生境条件进行详细考证,同时测定分析不同采集地的野生半夏农艺性状和鸟苷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云南省野生半夏分布在滇东北地区和滇东南地区的大关、马关、丘北、建水、砚山、师宗、宣威、开远、寻甸、鲁甸和会泽等11个县(市)。半夏生长于山野林下草地和栽培地的田间地头(以杂草式生长),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烟草地、石缝处、田边或疏林下,其中,多数分布于玉米地或烟草地。野生半夏资源分布于814~2096 m的海拔范围内,但集中分布于1562~2096 m海拔范围内;采集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2.0~19.9℃,年降水量为815.0~1600.0 mm,但主要集中于降水量大于900.0 mm的地区。野生半夏叶柄长15.2~27.1 cm,以宣威、寻甸、丘北和师宗等县较长;中裂片长为5.4~11.9 cm,以师宗、寻甸和马关等县的半夏中裂片长较长;中裂片宽为2.4~4.3 cm,各县的中裂片宽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块茎重为1.0~2.5 g,以大关、马关、砚山和师宗等县的半夏块茎较重;叶片数为2.4~2.9,以会泽县的半夏叶片数最少;株芽数为0.9~1.7,以师宗县半夏株芽数最多;块茎直径为10.7~16.5 mm,以砚山县和师宗县的半夏较大。不同采集地的半夏鸟苷含量为0.00420%~0.04250%,以寻甸、师宗和宣威等县(市)的野生半夏鸟苷含量较高,以鲁甸县和丘北县的野生半夏鸟苷含量较低。【结论】云南省野生半夏喜温暖、湿润和荫蔽的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滇东北和滇东南片区,生境条件为海拔1500~2100 m,降水量高于900.0 mm,年平均气温为15.0℃左右。师宗县和砚山县及其周边类似生态区适宜野生半夏的生长和有效成分鸟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属于野生资源,人工引种驯化对刺五加野生资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针对刺五加人工引种驯化过程中繁殖的无性系2年生刺五加植株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以便指导栽培实践。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片数量在5月12日以前保持迅速增长,而后基本保持稳定;枝条的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具有2次高峰,分别是5月底至6月初和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调查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滇西北兰科植物409种,其分布的海拔范围为650~4700m;并按400m划分海拔段,共9个梯度,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滇西北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的数量依次为92、167、194、223、192、159、129、58、32种,其中1051—3000m海拔范围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邻海拔段兰科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1051~1450m海拔段附生兰种类较为丰富,1851~3450m海拔段地生兰种类较为丰富,各海拔段腐生兰种类较少;1851—2250m海拔段区系成分最多,物种数为223种,占该区域兰科植物总数的54.52%;该区域的区系平衡点在海拔2115m左右,生活型平衡点在海拔2050m左右。  相似文献   

12.
脱毒马铃薯投放大田后重新感染病毒病.其重新罹病的程度、速率和大田连续种植代数、海拔高度等密切相关.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区,脱毒薯的有效种植年限至多为3代;当海拔升至2400~2700m,到第3代时,病情指数低于5%,可保持高产,若连续种植5~6代,则病情剧增,丰产性丧失;在海拔2800m的农区,重新感病速率接近于零.因此在高寒农区设置原种繁殖基地,并建立梯级循环繁种供种体系,是保持其高产势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杂3号是清海省农科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是替代海拔在2800~3000m地区种植的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青杂3号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杨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170-172
[目的]研究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适宜海拔范围。[方法]利用泥巴山和荥经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方法得到各季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泥巴山北坡1 000~2 000 m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通过对泥巴山野生天麻的生态气候环境分析,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研究其生长适宜的海拔范围。[结果]根据天麻正常生长发育、越冬休眠对温度、水分条件的要求,在保证优质兼顾产量的条件下,确定出荥经县野生环境种植天麻的海拔为1 300~1 800 m。[结论]该研究为荥经县仿野生天麻的种植、农民增收、山地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0年环境一号卫星影像提取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图,依据同时期的MODIS13数据合成增强植被指数(EVI)年最大值图与年平均值图,结合东洞庭湖高程,讨论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及其生物量空间分布,并从水文因素及植被生长特性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推论出芦苇与湖草等植被的最适宜生长区域.结果说明,东洞庭湖植被及其生物量分布与高程及水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在高程30 m以上且远离水域区域,主要生长着对水分要求不高的防护林;芦苇适合生长在27 m高程以上且靠近水域的区域,湖草适合生长在高程为23~27 m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四川小桐子分布特点及适生环境选择初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四川小桐子主要沿金沙江、安宁河和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干热河谷呈窄带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范围为500~1 600 m,最高1 910 m,最适高度为1 600 m以下;分布形式有零星分布、团条状分布和成片分布.小桐子在攀西河谷上段、下段和二半山3个典型垂直气候带上的树高、地径、果重、千粒重和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在500~1 600 m海拔梯度内营养和生殖生长无明显差异;在山地红壤上生长较差,山地燥红土、山地粗骨红壤和冲积沙壤上生长均较好,但含油率差异并不显著;土层深厚(50~120 cm)有利于小桐子生长;小桐子在各个坡向都生长良好,阳坡、半阳坡生长更好;在山地下部、沟谷河滩处生长和结果量好于山地中上部.  相似文献   

17.
鹦鹉沙门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某野生动物园病死鹦鹉的肝脏、脾脏及心血中,分离到了1株细菌,经鉴定为革兰氏阴性,单个、成对或成丛分布。在SS、麦康凯和枸橼酸盐琼脂培养基中均能生长。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乳糖、蔗糖不发酵,对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均能发酵,产生H2S,显示该菌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庆大霉素、苯唑西林、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新霉素、氟罗沙星中敏,而对痢特灵、阿莫西林、链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8.
冬菇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株野生高产冬菇菌种的培养特性。[方法]以新鲜野生冬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冬菇菌种,研究其培养特性。[结果]冬菇在加富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菌丝白色、呈细棉绒状或绒毡状,稍有爬壁现象。在显微镜下,菌丝粗细均匀,有锁状联合。菌丝在pH值5.5~7.5范围内均能生长,pH值6.0时生长最快,长势最好。菌丝在21~29℃范围内均能生长,25℃时生长最快。冬菇菌丝在棉籽壳、木屑培养基中的满袋时间分别为40、44 d,冬菇产量分别为1.47、1.15 k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9.06%、38.33%。[结论]冬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25℃,人工栽培的最适培养基是棉籽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为给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赫章县25个乡镇的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25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镇有野生重楼属植物分布,且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2 100m的针阔混交林下,种类有狭叶重楼、七叶一枝花、滇重楼、毛重楼及黑籽重楼等5种,以狭叶重楼和七叶一枝花的数量居多;首次发现黑籽重楼分布。赫章海拔1 600m以上、水资源和腐殖层丰富的针阔混交林下较适宜重楼属植物生长,但野生重楼资源减少严重,人工种植迫在眉睫,需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基础资料,并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药用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的野生分布及生长状况.海南梧桐是海南特有药用树种,调查发现,海南梧桐零星分布于海拔100~900 m山区,野生资源稀少,生长速度较慢,种子含油,种壳坚硬,不利于自然生境中繁殖,种群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