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薇甘菊     
唐昆 《湖南农业》2006,(9):15-15
薇甘菊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小花假泽兰。  相似文献   

2.
恶性杂草——薇甘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M ikania m icrantha),属于菊科、假泽兰属。薇甘菊是一种攀缘植物,喜欢阳光,只要一生根就会攀着大树向上爬,爬到树顶就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被攀缘的植物因长期缺少日照而枯萎。另一方面,薇甘菊通过根系分泌一种具有“他感作用”(Alellopathy)的物  相似文献   

3.
薇甘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甘菊,学名为假泽兰Mikaniacordata(Burm.f)B.L.Robinson;EupatoriumcordatumBurm.f;俗称粪箕藤,属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Willd),该属共有60余个种,目前我国仅发现假泽兰一种。一、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薇甘菊是一种攀爬型藤本多年生菊科恶性杂草,繁殖力极强,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既能产生大量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细小的种子上附有絮毛,可通过气流和风向远距离扩散传播;薇甘菊的生命力极强,根茎即使被切断仅保留1~2个…  相似文献   

4.
薇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Miania micrantha),属于菊科、假泽兰属。薇甘菊是一种攀缘植物,喜欢阳光,只要一生根就会攀着大树向上爬,爬到树顶就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被攀缘的植物因长期缺少曰照而枯萎。另一方面,薇甘菊通过根系分泌一种具有“他感作用”(Alellopathy)的物质,渗入土壤,这种物质对其它植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其生长。如任薇甘菊生长,一旦扩散,危害极大,儿年内就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部枯萎甚至死亡。英国人夸张地形容薇甘菊“分钟能跑一英里!”  相似文献   

5.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和β-谷甾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其中2种化合物(去氧薇甘菊内酯和二氢薇甘菊内酯)对8种重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100mg·L-1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61和18.24mg·L-1;对辣椒疫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3.88和12.84mg·L-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0.49和34.68mg·L-1;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48.79和75.47mg·L-1.这2种化合物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薇甘菊(Mkaia micrantha H.B.K) 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杂草之一.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在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在中国海南以及广东等地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被冠以“植物杀手”之称的入侵物种,起源于中、南美洲,属于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能够通过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等而使其它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繁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文章系统地对薇甘菊的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薇甘菊未来的防治方法及其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薇甘菊是Ⅰ级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依靠种子进行快速蔓延传播,造成了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通过探明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对薇甘菊繁殖调控的机理,为遏制薇甘菊快速扩散的趋势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方法  本研究计数CPPU处理后薇甘菊花序和小花的数量,利用RNA-seq分析CPPU抑制薇甘菊成花的机理,并测定薇甘菊开花期保护酶的酶活性。  结果  (1)CPPU能够抑制薇甘菊成花,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薇甘菊花序和小花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5 mg/L CPPU处理后的薇甘菊花序数减少了34.50%,小花数减少了36.70%;75 mg/L CPPU处理后无花。(2)转录组分析揭示了保护酶基因的差异表达,75 mg/L的CPPU处理后,大量与POD和PAL相关的差异基因(DEGs)上调表达。(3)保护酶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PPU处理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  结论  75 mg/L的CPPU能通过调控薇甘菊保护酶基因的表达,造成膜脂过氧化伤害,抑制薇甘菊成花,从而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繁殖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称为“植物杀手”。2008年镇康县首次发现薇甘菊危害,目前已蔓延至7个乡镇,危害面积达1.8万亩,对橡胶、坚果、咖啡、甘蔗、玉米、柑橘等农作物和经济林木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作者对镇康县薇甘菊发生现状和危害蔓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薇甘菊生长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东有7种入侵有害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公布了薇甘菊、福寿螺、空心莲子草、牛蛙、互花米草、蔗扁蛾、飞机草、湿地松粉蚧、凤眼莲、强大小蠹、紫茎泽兰、美国白蛾、豚草、非洲大蜗牛、毒麦、假高粱等 16种入侵物种。其中广东境内有薇甘菊、空心莲子草、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 5种植物和福寿螺、  相似文献   

11.
薇甘菊繁殖能力超强,生长速度惊人,严重威胁到孟连县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安全。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薇甘菊预警监测及防控工作的经验,对全县薇甘菊发生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全县的薇甘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菊科假泽兰属,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杂草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在中国香港、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经过观察、走访,初步分析认为薇甘菊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从境外传入。目前,在全州5县(市)46个乡(镇)均有发生,占全州乡(镇)数的92%。多在山林、荒地、道路旁、沟渠边及园地发生,发生面积2.9万hm2,给德宏州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为世界上最具有入侵性与危害性的恶性杂草之一,其生长迅速,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性大,难防难治。本文阐述了薇甘菊在腾冲市发生现状和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消除薇甘菊对腾冲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菊科假泽兰属,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杂草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香港、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且为害严重.云南省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经过观察、走访,初步分析认为薇甘菊是1990年前后从境外传入.目前,德宏州5县市、39个乡镇均有发生,占全州乡镇数的78%,多在山林、荒地、道路旁、沟渠边及园地发生,发生面积2.9万hm2,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在云南省西南边陲6州(市)的15个县(市)发生,具有传播蔓延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危害多种农林植物,呈迅速扩散趋势。针对薇甘菊在云南省发生实际,采取开展植物检疫,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明确防控目标,生态恢复控制,相克生物研究,安全有效进行化学药剂防除等措施,建立长期防控机制,持续控制薇甘菊危害。  相似文献   

16.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薇甘菊作为唯一一种全国林业检疫有害植物,由于其较强的攀援、繁殖扩散能力,以及极强的化感作用,对入侵地区的林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为一种菊科植物薇甘菊有极强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在生物农药,药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此文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适生区及危害进行介绍,对国内外薇甘菊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静 《乡村科技》2019,(2):94-95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往来、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生物入侵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我国生物情况、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和农业发展等来讲均会造成直接影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具有强大的繁殖、扩散和排异能力,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重点对薇甘菊生物学特性、生物危害进行概述,然后结合云南省普洱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防控措施,持续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替代控制技术是当前具有生态、安全、经济优势的一种防治措施,根据物种相似的生长需要,利用红薯生长优势覆盖薇甘菊生长空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达到减轻薇甘菊危害及避免迹地薇甘菊残根再生的目的。本文在介绍红薯和薇甘菊生育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红薯替代控制薇甘菊栽培技术,以期为薇甘菊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桉树混交林对薇甘菊的入侵控制效果。[方法]以桉树纯林作对比,设置1行桉树+1行相思树(混交模式A)、2列桉树+2列相思树(混交模式B)2种混交模式,对3种造林模式的林木生长状况、薇甘菊生物量、叶生物量、林分透光度、薇甘菊盖度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控制薇甘菊的关键因素。[结果]混交林中,相思树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单株叶生物量等均比桉树纯林的大;林分透光度、林分薇甘菊生物量表现为桉树纯林>混交模式B~混交模式A(P<0.05),林分乔木层的总叶生物量、薇甘菊生物量表现为混交模式A~混交模式B>桉树纯林;3种造林模式内,薇甘菊盖度达70%以上只在桉树纯林内存在,盖度只有5%~10%或者没有薇甘菊的只在混交林内存在。[结论]综合以上因素,3种造林模式对薇甘菊入侵控制效果为混交模式A~混交模式B>桉树纯林,说明林分密度、枝叶繁茂程度、林分透光度等因素是控制薇甘菊入侵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