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铜锈环棱螺对2种不同水体中CODMn、叶绿素a、NH3-N、NO3-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于水体中的CODMn、叶绿素a、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培养时间等3个因素对其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放养铜锈环棱螺密度与其耗氧速率呈正相关;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但在培养后期(7 d后),2组不同肥瘦度水样中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不明显,即消除率降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中的COD含量普遍有所增加;NH3-N和NO3-N的去除率在一定条件下与放养密度、水质肥瘦度以及培养时间存在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肥瘦度的水体,不同的水质指标,应该选择不同的投放密度以达到比较满意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磊  石磊  何连帅  王陈路  唐建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23-14325,14358
[目的]研究在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植被下的污水中环棱螺的生存状况。[方法]通过模拟冬季不同植被湿地条件,检测污水对太湖环棱螺(Bellamya 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及其存活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大型湿地水生植物模型条件下太湖环棱螺的生存状况。[结果]在不同水生植物建立的湿地模型中,从环棱螺的存活率来看,水花生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芜萍组存活率最低;环棱螺的SOD活性均为先降后升的趋势;MDA活性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芜萍组、灌木柳组和对照组为先升后降,最后趋于一致,而金鱼藻组和水花生组无明显变化,水芹菜组变化比较复杂。[结论]在冬季的5种水生植被环境中,水花生与环棱螺的组合对富营养化污水有明显的抵御效果,而芜萍与环棱螺的组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太湖地区不同水生植被生境下环棱螺的生存状况,为该地区环境监测提供合适的评价指标。[方法]在太湖虞望河西附近生态建设工程区的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无植物裸底区3种水生植被生境中放养等密度的环棱螺,测定环棱螺在蓝藻爆发阶段和非蓝藻爆发阶段的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P450酶浓度,并分析所测指标与湖水氨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蓝藻爆发阶段,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无植物裸底区环棱螺的存活率分别为0%、55.2%和89.3%,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MDA与SOD变化趋势相反,P450酶则不断下降;在非蓝藻爆发阶段,3种生境环棱螺的存活率分别为90.6%、98.8%和99.5%,SOD活性先降后升,MDA则为先升后降,P450酶的变化没有规律。2个阶段中环棱螺SOD活性与湖水氨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MDA只在非蓝藻爆发期与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450酶与氨氮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用环棱螺评价水生植被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时,P450酶活性并不是合适的指标。[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的环棱螺体内SOD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生境的指标,MDA可作为非蓝藻爆发阶段检测氨氮含量的指示物,但P450酶不能作为该地区3种生境环境污染早期诊断与预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植被下的污水中环棱螺的生存状况。[方法]通过模拟冬季不同植被湿地条件,检测污水对太湖环棱螺(Bellamya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及其存活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大型湿地水生植物模型条件下太湖环棱螺的生存状况。[结果]在不同水生植物建立的湿地模型中,从环棱螺的存活率来看,水花生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芜萍组存活率最低;环棱螺的SOD活性均为先降后升的趋势;MDA活性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芜萍组、灌木柳组和对照组为先升后降,最后趋于一致,而金鱼藻组和水花生组无明显变化,水芹菜组变化比较复杂。[结论]在冬季的5种水生植被环境中,水花生与环棱螺的组合对富营养化污水有明显的抵御效果,而芜萍与环棱螺的组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太湖地区不同水生植被生境下环棱螺的生存状况,为该地区环境监测提供合适的评价指标。[方法]在太湖虞望河西附近生态建设工程区的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无植物裸底区3种水生植被生境中放养等密度的环棱螺,测定环棱螺在蓝藻爆发阶段和非蓝藻爆发阶段的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P450酶浓度,并分析所测指标与湖水氨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蓝藻爆发阶段,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和无植物裸底区环棱螺的存活率分别为0%、55.2%和89.3%,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MDA与SOD变化趋势相反,P450酶则不断下降;在非蓝藻爆发阶段,3种生境环棱螺的存活率分别为90.6%、98.8和99.5%,SOD活性先降后升,MDA则为先升后降,P450酶的变化没有规律。2个阶段中环棱螺SOD活性与湖水氨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MDA只在非蓝藻爆发期与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450酶与氨氮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用环棱螺评价水生植被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时,P450酶活性并不是合适的指标。[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的环棱螺体内SOD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生境的指标,MDA可作为非蓝藻爆发阶段检测氨氮含量的指示物,但P450酶不能作为该地区3种生境环境污染早期诊断与预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铜锈环棱螺对汉江中下游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汉江中下游代表性淡水贝类-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研究Hg、As、Pb、Cd、Cu、Zn 6种重金属元素在螺体内的积累和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对照水样以及采样点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分析了铜锈环棱螺作为该地区重金属指示性生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汪翔  宋光同  陈静  佘磊  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25-13926
在水温恒定28℃的情况下,对中华鳖投喂4组不同壳高的铜锈环棱螺,经过60d的投喂,对中华鳌增重率、饵料系数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华鳖投喂不同壳高的铜锈环棱螺研究壳高与中华鳖进食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仿野生中华鳖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壳高与中华鳖增重率关系密切,壳高越大中华鳖进食数量相应减少,同时增重率也明显下降,饵料系数急速增高.生产中在对养殖只重200 g左右的中华鳖投喂铜锈环棱螺时应选择壳高小于2 cm的螺蛳,利于中华鳖有效进食.  相似文献   

8.
二价镉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Cd2+对梨形环棱螺的毒理效应,采用暴露重金属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镉(Cd2+分别为0、0.05、0.10、0.20和0.50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0~14 d)下对梨形环棱螺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Cd2+对梨形环棱螺肝脏和鳃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动态变化过程,并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螺肝脏和鳃组织中DNA单链断裂程度随暴露的剂量增加而增加;肝脏在暴露的前4 d内,DNA完整性(F比值)一直下降,鳃组织在暴露的第1天时,DNA损伤显著或极显著,随后F值上升,显示断裂的DNA有一定程度的修复,然后DNA单链断裂程度继续加重,F值持续下降,直至第14天。结论:低浓度的Cd2+暴露可引发梨形环棱螺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上述指标对Cd2+污染敏感,可以作为Cd2+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几种环境因子对梨形环棱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了腹足类软体动物梨形环棱螺对水温环境因子十分敏感,螺的生长速度和产仔数量随着水温的变化呈正比例的加快和增加,或减缓以至暂时停止生长和产仔;试验结果表明pH值在4.0~9.4都能正常生存,喜偏酸性环境,最适范围为6.0~7.8;螺有较强的耐旱性,当失水率超过30%,开始死亡;96小时半致死浓度Lc502.28pH和10.80pH;当污染区全氮含量达到5.53%时没有梨形环棱螺存在,水域全氮含量不高于3.6%时,均能正常生活,该螺耐污性很强,能栖息于多污性和中污性水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腹足类软体动物梨形环棱螺对水温环境因子十分敏感,螺的生长速度和产仔数量随着水温的变化呈正比例的加快和增加,或减缓以至暂时停止生长和产仔;试验结果表明pH值在4.0~9.4都能正常生存,喜偏酸性环境,最适范围为6.0~7.8;螺有较强的耐旱性,当失水率超过30%,开始死亡;96小时半致死浓度Lc502.28pH和10.80pH;当污染区全氮含量达到5.53%时没有梨形环棱螺存在,水域全氮含量不高于3.6%时,均能正常生活,该螺耐污性很强,能栖息于多污性和中污性水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宝应湖水质状况。[方法]于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对宝应湖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共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8种,隶属3门6纲14科。其中,软体动物19种,占67.9%;节肢动物6种,占21.4%;环节动物3种,占10.7%;优势种为赤豆螺、纹沼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和长角涵螺;2012年秋季宝应湖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量明显高于2013年春季;湖体水质状况良好。[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宝应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无纺布材料对富营养化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研究了普通无纺布(普纺)和精制无纺布(精纺)处理对富营养化河水总氮(TN)与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处理下水体中TN、TP含量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试验期间,普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41.39%与39.27%,而精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52.98%与68.68%,均显著高于对照(污染自然降解)处理。[结论]吸附材料精纺对富营养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用于富营养水体治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等比例混合剂的应用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质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在试验池塘分别施用1 mg/L枯草芽孢杆菌、1 mg/L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0.5 mg/L)和植物乳杆菌(0.5 mg/L)的混合剂,研究其对中华鳖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pH及总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及pH没有明显影响.混合剂对养殖水体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2.37%和45.56%.其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使水体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4.60%、31.63%和14.54%、15.59%.混合剂、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和对照组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分别为3.02×105、3.09×105、3.13 × 105、3.45 × 105 cfu/ml,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混合剂不仅能有效地改良水质,而且水体总异养细菌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