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温环境会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出现热应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营养需进行合理调整,从高温环境下奶牛的营养需要出发。综述了奶牛热应激阶段日粮的营养调控。  相似文献   

2.
夏季气候炎热,热应激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给奶牛养殖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笔者针对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抗奶牛热应激的方法,以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武继勇 《新农业》2009,(6):21-21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对奶牛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奶牛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繁育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疾病的影响与减轻热应激危害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应激是指机体受体内外非特异有害因子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与防御反应,可使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热应激作为应激的一种,是指动物处于不利于其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时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包括降低奶牛食欲、生产繁殖性能下降和免疫力减退。热应激给奶牛生产能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对奶牛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从热应激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为奶牛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饲养奶牛经常会出现热应激现象,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从生产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夏季奶牛发生热应激时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左云县奶牛饲养现状调查结果研究分析,提出夏季奶牛发生热应激的主要表现;影响奶牛热应激的因素;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探讨缓解热应激的措施,为科学饲养奶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09,(8):152-15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热应激是指机体应对环境高温,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79-82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优质粗饲料搭配高营养浓度的精补料同时合理添加常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剂等,对奶牛缓解热应激饲料配制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出缓解奶牛热应激功能性饲料产品,并在规模化奶牛场得到应用,为奶牛平衡稳定的产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夏季奶牛管理中热应激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奶牛热应激一直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很早就开始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讨论热应激的原理,热应激对奶牛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13.
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奶牛热应激问题日益凸显,对乳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热应激是一复杂的生理应答过程,奶牛在温热环境下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加快,直肠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对其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严重降低奶牛泌乳性能。目前关于奶牛热应激的报道多集中于生产试验,特别是饲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对应激的缓解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文章介绍了热应激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广泛影响,并从能量代谢、内分泌、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方面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机制。能量代谢方面,从奶牛采食量减少、脂质分解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内在分子学机理角度解释了奶牛在热应激下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的原因;内分泌方面,介绍了热应激对奶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生长轴的调控,分析了激素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氧化应激方面,重点阐述了热应激通过影响机体内ROS水平从而产生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激活的相关防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自噬方面,介绍了高温胁迫引起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引发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细胞凋亡,而过度自噬引发的细胞损伤也对乳腺泌乳起负面调控作用。笔者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热应激将是奶牛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应建立可控的奶牛热应激模型运用于生产实践研究,并加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水平的基础研究,结合高通量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揭示热应激的发病机制,为缓解热应激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善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南方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热应激的评定、奶牛热应激阶段日粮的营养调控、环境改善、遗传改良等方面综述了减缓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丰利  李小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50-4653
对热应激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处于非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中度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相比,温湿指数(THI)每增加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下降0.46、0.37和0.30 kg/头;热应激恢复期与中度热应激期相比,THI每降低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0.45、0.16和0.05 kg/头。因此,泌乳早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大于泌乳中期的奶牛,泌乳后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最小。建议奶牛场合理安排奶牛的配种与产犊时间,在上一年的10、11、12月尽量不给奶牛配种,避开母牛在7、8、9月产犊,从而避免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新型复合益生菌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征和血清抗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45头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复合益生菌组和酵母培养物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益生菌20 g/(d·头)和酵母培养物100 g/(d·头)。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产奶量(P=0.03),但对乳成分没有影响;且提高了瘤胃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浓度(P=0.04),但对挥发酸产量没有影响。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复合益生菌的提升效果优于酵母培养物。此外,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中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P0.01)。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优于酵母培养物。  相似文献   

17.
刘东武  陈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04-4106
综述了奶牛热应激的产生机制和热应激参数,以及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活动、内分泌、血清中电解质和无机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奶牛耐寒不耐热。荷斯坦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 ̄16℃,一般地说,在气温不低于5℃,不高于20℃的情况下,对奶牛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冷(热)应激,根据中国的气候情况以及牛本身的耐寒性能,冷应激对牛只的影响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且防止冷应激的措施,也要比防止热应激容易和简便。但热应  相似文献   

19.
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其生理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的正常体温为38.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8~16℃。若牛体温增加到40~41℃,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奶牛的新陈代谢将发生紊乱,此时奶牛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严重的热应激可导致奶牛中暑,甚至死亡[1],给养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奶牛热应激的生物学特性加以介绍,供奶牛场参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奶牛热应激。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奶牛是起源欧洲的牛种(Bos taurus),具有耐寒怕热的体质结构,适应于较寒冷的地方饲养。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气候变化背景下奶牛热应激发生规律,可为畜牧业优化布局、牧场智能管控、选址改造、效益提升等方面提供参考,有助于优化牧场生产管理,促进奶牛生态健康养殖。【方法】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0—2020年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数据集,基于表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温湿指数(THI),构建风险度指数(RI),选择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奶牛热应激风险区划,结合热应激发生强度、频率、起止时间、持续日数的特征开展区域评估;求算气候倾向率,分析不同风险区内奶牛热应激发生特征的变化趋势;基于累积温湿指数(CTHI),利用Mann-Kendall检验,判定不同风险区气候突变点,进而从逐日和逐小时两个时间尺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风险区内奶牛热应激发生特征的影响。【结果】 江苏奶牛热应激风险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低风险区主要包括淮北和江淮之间中东部地区,区域温湿指数均值为73.63,以轻度热应激发生为主;高风险区主要包括沿江苏南和江淮之间西部地区,区域温湿指数均值为75.12,轻、中度热应激发生频次相当。低、高风险区域中,热应激开始和结束时间均呈现提前和推后趋势,持续日数呈延长趋势(4.0 d/10a、4.2 d/10a);温湿指数值增加(0.2/10a);累积温湿指数分别增加301.2/10a和256.1/10a;轻度热应激发生频次均呈双峰型,主要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中度热应激发生频次均呈单峰型,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日热应激强度变化基本呈现“正弦”分布形态,高发时段集中在11:00-17:00。受气候变化影响,江苏全省奶牛热应激呈现明显增强趋势,至2010年达到小高峰,有一回落后呈稳步上升趋势,且超过显著性水平0.05临界线。低、高风险区域内,热应激高影响时段延长、发生频率增加、覆盖度提高且出现时间前移;日热应激高发时段开始时间提前1 h左右,高风险区热应激发生强度基本接近中等。【结论】 基于THI、RI和CTHI可以实现奶牛热应激风险区划评估及气候影响分析,确定奶牛热应激的高发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段,把握其气候变化趋势。随气候变化,江苏奶牛热应激发生呈现“趋早、趋强、趋长、趋多”的特征,需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