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会造成猪只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选用当地某猪场临床症状表现疑似猪蓝耳病的猪只进行分析:细菌分离鉴定,RT-PCR病原诊断,并对发病地区和未发病地区开展防治。结果表明,未发现细菌生长;病死猪感染了猪蓝耳病病毒;发病地区的防治有效控制了猪蓝耳病的进一步传播,并对已患病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蓝耳病地区的猪群整体免疫状况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流行病学 每年冬春季从11月至次年4月多发,潮湿多雨天气高发,早春的寒冷季节易发,但近年来,部分猪场在盛夏季节也有发生,应引起足够注意。流行主要形式:暴发性和区域性两种。一般首次感染多呈暴发性流行,某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的猪场,常呈区域性流行。病猪和带毒猪可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和呼气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以及车辆、用具,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它猪只。各种日龄、品种的猪均易感染,但感染病毒种类有差别:成年猪多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60d龄以内的仔猪则这三种病毒均易感染。发病程度也有差别:10d龄内的仔猪则不但最易发,且可导致仔猪大批死亡,50d龄以上的猪只死亡率低,后备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易发生,但影响小;成年猪经3~7天腹泻后,可逐渐康复,几乎没有死亡,但可能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3.
猪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猪群中,可使猪只感染患病,本文主要分析猪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病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盼免疫性质,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在早期,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则认为感染马传贫病毒的宿主,对侵入的病毒缺乏免疫学反应。近年来,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研究表明,这种概念是错误的。继之,我所报道了马传贫的免疫试验结果,马传贫耐过后有79.2%的马和83.5%的驴能抵抗强毒的再攻击。注射马传贫弱毒疫苗的马有79%、驴有97%的保护率。为了阐明这种保护机理,我们进行了马传贫免疫中细胞免疫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炎热的夏季,极容易爆发猪高热病,导致大批量的猪生长不良,乃至死亡,给养殖专业户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作者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探究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发现猪高热病主要原因在于猪只感染蓝耳病病毒等其他病毒,或者是由于猪感染的寄生虫、病菌、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而引发。面对夏季的猪高热病,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工作。作者根据自己对猪只高热病的研究,对高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给我国养猪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患病猪只可能是单独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能够确诊该病。猪圆环病毒病防控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等措施。本文主要论述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毒分离鉴定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24)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表现为患病猪只皮肤发红,体温高达40~42℃,在辽宁康平、法库及沈阳部分郊区曾经出现该种猪病。兽医理论界大多认为该病属血液原虫病,也有人士认为是立克氏体病,在确定病原上存在一定分歧。近年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病原归入支原体一类(目前动物病原微生物共分为七类,即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氏体和螺旋体)。根据工作实  相似文献   

8.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大肠性传染病。近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山东、四川、湖北、上海等地已有发现。广东也有报导。此病能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只,尤以多侵害2—3月龄的仔猪,并能在猪群中缓慢流行。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目前,我国猪群中感染情况已十分严重,但是尚无可用的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用综合控制技术来减轻本病的危害. 1.增加猪舍之间的距离,猪栏之间的隔墙采用实体墙分隔,避免不同栏间猪只的接触. 2.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认真执行常规的猪群防疫保健技术措施.没有本病的猪场要从没有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的猪场引进种猪,对引进的猪只进行必要的隔离、检测.强化对养猪生产有害生物(猫、狗、啮齿类动物、鸟及蚊、蝇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先后对大理州宾川、鹤庆、巍山、南涧、弥渡、大理、祥云等7个县、市的14个乡、镇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和发病情况调查。共调查猪只2850头,其中采血样检查的猪只280头,结果发现感染有附红细胞体的猪有175头,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62.5%,而有临床症状的猪有15头,发病率为8.57%。说明猪附红细胞体的隐性感染率很高。病死猪除患有附红细胞体病外,还分别患有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伪狂犬病等。根据调查情况,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一、区别1.猪感冒猪感冒多因天气骤变、忽冷忽热、营养不良、体质瘦弱、露宿雨淋、寒风侵袭等引起、而不传染其它猪只。2.猪流感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是由野猪感染鼠动脉炎病毒后所产生的异种病毒,最早源于中欧地区,随后传入各地,并对各地区尤其是我国畜牧业中的养猪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减少该传染病造成的损失,各猪只养殖用户首先应将养殖的体系和方法科学化、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将对养殖场所及各猪只用具的消毒清理工作落实到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对所有猪只的疫苗预防工作,将该疾病的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以确保所有猪只的健康性。  相似文献   

13.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病毒对日光热敏感,对胰腺蛋酶和猪胆汁有抵抗力,常用的消毒药容易将其杀死。某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缺失毒株还可导致猪只出现严重程度不等的呼吸道感染。近年来,该病在通海县广泛流行,造成大批仔猪死亡,严重影响通海县生猪产业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临床经验,谈谈对本病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养猪场危害较大的病毒性疾病之一,猪细小病毒的存在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猪细小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可能导致猪的生殖障碍或仔猪的皮肤病变。猪的生殖障碍包括死胎、木乃伊化胎、胚胎死亡、流产和不孕症等。猪细小病毒7型(PPV7)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国内外对其的相关报道很少,目前尚无与猪细小病毒7型临床病例发生有关的报道。本文主要针对存在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只进行PCR诊断,从而为PPV 7型病毒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存在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只进行PCR诊断。结果表明,病猪患有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可见采用PCR反应技术可有效、快速地诊断猪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冬季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PoRV)。这三种病原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猪只,引起猪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并且体温不高。主要集中在冬春多发,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和流行。对10日龄内仔猪危害尤为严重,尤其是初生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昆虫病毒用于害虫的防治,以舞毒蛾(LymantriaaispL)核型多角体(简称NPV)保护绿色植物的课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报导,世界各国的舞毒蛾幼虫NPV的致病力都不尽相同,而舞毒蛾地区性种的不同,对病毒的感受性也随之大不相同。为了对我国使用病毒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仅就我地区病毒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感染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SI能引起猪的高发病率和低病死率。此病的发生可使患病猪生产性能下降,推迟上市;还可引起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继发或混合感染,使疫情更为严重,造成猪只死亡。同时,猪在禽—猪—人的流感种间传播过程中,起着中间宿主及多重宿主的作用。猪是人源、禽源和猪源流感病毒的惟一共同易感宿主,它能将流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需求市场的扩大,猪肉的养殖模式开始发生变化。在养殖过程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管理越来越为养殖户所接受。在此情形之下,猪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就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何应对猪只染病和如何治疗猪只感染疾病是当下所需要关注的问题。猪只在患病过程中,不仅会对猪肉质量产生影响,使得猪只生长缓慢,还会造成猪只重量下降,产肉量减少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猪只常见病症和猪只疫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治猪常见疾病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接触性的疾病,威胁猪只健康和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防控策略进行论述,以期在猪生产过程中降低该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