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何熊 《甘肃农业》2006,(9):189-19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人们对任意性的研究很多,但对理据性研究不足。本文先回顾了理据性研究的历史,指出了索绪尔在任意性论迷中的一些矛盾,并从语音、词、句子、话语方面说明了理据性的存在,得出结论是: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理据的模糊不能否认理据的不存在,它是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简单介绍自然语义元语理论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主要观点进行阐述,进而指出其对国内英语教学的启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的过程是英语语言系统构建的过程。自然语义元语理论试图从有限的语义基元出发对语言系统进行解构,对该解构过程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理清语言系统中语言形式、概念、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理据,这使得自然语义元语理论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支持外语教学的语言理论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尽可能反映客观世界、人的认知和社会文化对语言系统的影响,符合语言产生、发展、形成和使用过程中人的认知心理。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及其受其影响的教学方法就基本符合这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空间方位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隐喻。垂直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空间方位范畴,汉语中"上/下"及其相对应的"up/down"有大量的隐喻用法。这些隐喻的产生是有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4.
空间概念“上/下“的隐喻及其理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空间方位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隐喻.垂直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空间方位范畴,汉语中"上/下"及其相对应的"up/down"有大量的隐喻用法.这些隐喻的产生是有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的考察,将汉字构形理据分为形义契合理据和层次理据等,理据的变化是前者理据的下降和后者的上升,从而得出在整体汉字理据量上古今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只不过是理据表现方式的转移。同时分析了隶变对理据的影响,认为隶变并不是导致汉字理据丧失的内因,在客观上反而促进了理据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每个词所表示的意义须由听通过智力活动根据语境去理解。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如何能充分的利用语境,会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理解词语、句子乃至语篇。就语言表述时的语境程序,从定义、列举、替代、类比和多种语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象似性主要讨论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萌芽时期算起,象似性研究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时期——象似性思想的早期萌发;欧洲中世纪直至19世纪末——语言理据研究的发展;20世纪以来的象似性研究。承认象似性及其重要地位并不否认任意性原则的存在,因为象似性是人们对语言本质研究的纵深发展,是对索氏任意性原则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
隐喻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语言隐喻机制下产生了众多的新词汇,是新词语义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样,隐喻思维在促进越南语词汇学习及其词义掌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隐喻思维工作原理对越南语颜色、温度、味觉、身体器官、方位等词的词义发展隐喻进行了阐述,并以此归纳出培养学生隐喻思维和隐喻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负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从语音、词法与句法、语用等几个层面对语言负迁移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语言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既有负面的,即导致语言错误;也有正面的影响,即引起学习者的重视,从而探索更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委婉语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现实中的委婉语和网络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阐述汉语委婉语对于和谐语言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强调了学习动机的社会性,认为它包含了目标、努力的行为、实现目标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4个方面的内容,将其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心理学则从学习者出发,强调个体的内部因素,把学习动机视为一个过程,将其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英语教师应通过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为大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利用工具型动机,正确对待考试等措施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股权激励动机为视角,研究了两类动机下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动机下的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显著不同:相比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激励型高管股权激励却能显著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4.
各种激励流派已为高校教师激励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基本理论依据,各种激励要素的整合将产生新的激励模型和激励效果。在整合激励要素时应坚持目的性、人本性、互补性、相关性、适量性和创新性原则。集高校学科带头人岗位荣誉名称、任务目标、业绩考核和薪酬待遇四要素于一体的激励方案是激励要素整合构想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认知因素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变化的跨理论模型分析框架,运用广义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认知因素对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认知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统计显著影响。高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将导致更高水平的农业节水技术行为意向;回报因子和反应成本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农户所处的行为阶段不同,各认知因素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处于预思考阶段农户,保护动机模型变量均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激励因素;对于处于沉思阶段的农户,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成本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主要动机;处于准备阶段的农户受感知脆弱性、回报因子和反应效能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处于行动阶段的农户,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反应成本和回报因子是促使其持续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预测因子。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户不同的意愿行为阶段制定针对性、差别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6.
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北京印刷学院9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内在兴趣、个人发展、学习成就、社会责任及学习情境等都构成了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英语教师应据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造友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7.
语言缺漏是语言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正常、动态的语言现象,并不意味着语言的不完备,相反则可将其视为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语言缺漏表面上体现为语言的缺环、空档、缺位等,内里却涌动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动因,遵循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语言缺漏现象只有在少数必要情况下才需要补位,且于客观上时刻受到社会文化的调制,主观上取决于人类的迫切需求。除此,一般则不宜补位、不能补位或无须补位,否则将可能以"补"害辞或适得其反。因此,应严格遵守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正确对待语言发展进程中的缺漏现象。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动机确实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动机做出了解释,然后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通过激发与培养,动机在学习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它使学习者更进一步接近目标语言环境,获得长期的或短期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创作动因、零度情感写作、文革情结三方面论述童年经验对余华创作的影响,认为童年经验是作家创作动机的重要动因,它可以影响作家一生的创作倾向、创作风格以及价值取向。文学创作就是作家童年经验的重塑与变形。  相似文献   

20.
个体差异包括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性格、情感等,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学习进度及效果。良好的认知方式、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激情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