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阐明了锯茸时出血特点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收取三杈茸和怪角茸时呈喷射状出血,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则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围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当收取茸围为20.3±0.6cm的怪角茸时却不存在着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形不同年龄的鹿,因茸重、茸围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锯茸时由于茸皮下和茸髓质的动脉、静脉血管被横断,还可能发生纵断,血流较急,它不同于一般的血管损伤,止血时又不能采用钳夹、结扎血管断端的方法控制血流,烧烙法也不适宜,因此研究锯茸止血机理时重要的是机械性止血,同时应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对鹿茸的再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在收茸期给公鹿锯茸时,止血是收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若止血不当,轻者影响公鹿的体况,重者危及公鹿的生命,造成养殖效益受损。锯茸止血方法很多,每个鹿场都有各自的方法。现把多年现场实践经验体会简要介绍如下:第1步都是用绳子把鹿角基处勒紧,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第2步是锯茸。关键是第3步,注射解药后马上解绳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注射解药后过几个小时解绳会遇到不好解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梅花鹿再生茸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0年3月-6月分别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三部落鹿和吉林省松花湖鹿场进行试验。用止血,提高动物营养和人工降雨增加鹿舍相对湿度的三种方法对梅花鹿再生茸生产生长的影响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进行锯茸止血或提高动物营养对再生茸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在止血和提高动物营养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可明显中再生茸的产量175±28g(P<0.01),使锯口愈合时间提前4.6±0.4d  相似文献   

4.
塔河马鹿人工养殖的主要目的是收获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鹿茸产品.本文从收割鹿茸前的准备、马鹿的麻醉、茸桩的结扎、鹿茸的收割、茸桩的止血、马鹿的苏醒、收割后马鹿的观察、茸桩止血带的处理等方面总结了塔河马鹿鹿茸收割技术.  相似文献   

5.
比较梅花鹿红茸与黑茸营养成分的差异,为评估两种茸的质量等级、指导鹿茸市场价格和育种方向提供参考。本研究参照国家食品检测标准以及文献中的方法测定两种茸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多糖、胶原蛋白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茸与黑茸中水分、灰分、粗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中的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黑茸(P <0.05);黑茸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黑茸中Asp、Thr、Glu、Val、Leu、Tyr和Phe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Ile和Lys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红茸(P <0.01),红茸与黑茸中其余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比黑茸的胶原蛋白含量更高,而黑茸含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鹿茸化学成份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茸(Cornu cervi)系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l)雄鹿未骨化的幼角。我国盛产的主要是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ek)鹿茸和马鹿(Cervus elaphusl)鹿茸。 鹿茸来源不一,性状各异。根据鹿的种类可分为:梅花鹿茸、马鹿茸、驼鹿茸等。由于收茸方法不同又有锯茸和砍茸之分。锯茸又可分为:二杠锯茸、三杈锯茸、椎茸锯茸、再生锯茸及马鹿三杈锯茸、四杈锯茸、椎角锯茸、再生锯茸等(图1)。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新疆塔河马鹿三杈茸鲜茸重与茸尺的相关关系,为准确估测鲜茸重以及合理收茸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780支塔河马鹿标准三杈茸鲜茸重和8个茸尺指标(主干长度、主干围度、眉枝长度、眉枝围度、中枝长度、冰枝长度、嘴头长度和嘴头围)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以鲜茸重为因变量,茸尺性状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鲜茸重预测模型,并进行F检验。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塔河马鹿左右侧茸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其中茸重与主干长、主干围、冰枝长和嘴头围显著正相关(P <0.01),嘴头长和主干长及中枝长显著正相关(P<0.01),其左侧三杈茸鲜茸重估测模型:YL=-3.446+0.035X1+0.016X2+0.011X3+0.032X4+0.022X5+0.026X6-0.014X7+0.109X8右侧三杈茸鲜茸重估测模型:YR=-3.969+0.025X1...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高寒牧区甘肃马鹿产茸量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扶江  安玉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69-1274
 对祁连山北坡高寒牧区放牧甘肃马鹿产茸情况的分析表明 ,甘肃马鹿的鲜茸单产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11岁产茸量最高 ,此后产茸量下降。甘肃马鹿茸根围、眉枝长、冰枝基围、冰枝长、中枝长、中枝至茸端的距离等 6个茸尺性状与茸干重呈显著正相关 ,采用眉枝长、冰枝长和中枝长 3个性状建立综合评定指数 ,可有效评价该马鹿产茸量。灰色关联分析显示 ,各气候因子在不同季节对产茸的影响有所差异 ,其中 5~ 6月是气候因素影响当年产茸量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日照时数对当年鹿茸产量影响最大 ,总体而言气温与鹿茸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4岁马鹿的产茸量与上一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 ,甘肃马鹿鹿群数量与产茸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 ,可用于该鹿场产茸量预测。肃南鹿场现有甘肃马鹿鹿群及鹿茸的增加空间有限 ,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增鹿群  相似文献   

9.
鹿茸是养鹿生产的主要产品,每年脱换1次,头茬茸主要收获二杈茸(梅花鹿,每年6月下旬)和四杈茸(马鹿,每年5月底6月初),收获头茬茸后,于8月25日前收获再生茸。如果头茬茸收获过晚或技术不得当,就不能生长再生茸。提高头茬茸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养殖场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提高再生茸的产量也可增加经济效益。影响鹿茸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营养、环境、管理等方面,其中营养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塔里木马鹿生茸期饲料营养价值与产茸量之间的关系,对试验组Ⅰ(农二师鹿场)、试验组Ⅱ(农一师12团鹿场)、试验组Ⅲ(农一师13团鹿场)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总能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各鹿场茸鹿年均产茸量,完成了对塔里木马鹿生茸期3种饲料的实用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Ⅱ精料原料中的CP含量,青贮类原料中的EE、GE含量,粗料原料棉籽粕中的CP、Ca、P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Ⅲ(P<0.01),该组每只茸鹿的年均产茸量最高.这表明本研究中试验组Ⅱ的饲料配方最适合生茸期的塔里木马鹿,该组饲料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塔里木马鹿在生茸期对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及能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6-2007年,对河南省境内的4个鹿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99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球虫、毛首线虫和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81%(19/499)、1.40%(7/499)和0.40%(2/499).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球虫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包括梅花...  相似文献   

12.
林麝毛发DNA的提取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麝及麝属动物系统分类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林麝的系统发育。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秦岭林麝的毛发样品中提取得到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麝、原麝、马麝、喜马拉雅麝、黑麝是5种独立的种,林麝与原麝的亲缘关系最近。秦岭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度(Hd)为0.558,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5 42。可弥补现有形态分类研究的不足,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鹿文化、传统文化中的鹿文化符号、中国农耕文化中的鹿文化以及关于鹿的美好传说等几个方面阐述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可以尝试挖掘的鹿文化视角,并针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提出着眼于社会和谐宣传鹿文化、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养鹿业、着眼于促进增收开发特色鹿产品、着眼于休闲农业发展拓展养鹿业的多功能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广丽  王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28-20129
[目的]研究鹿茸、鹿花盘蛋白提取物对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为鹿蛋白质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鹿茸、鹿花盘蛋白,给小鼠灌胃,研究其对小鼠体重、胰腺系数、肾脏系数的影响。[结果]驯鹿茸蛋白提取物可增加小鼠体重,梅花鹿茸、鹿花盘蛋白对小鼠体重有抑制作用;3种蛋白提取物对小鼠胰腺、肾脏系数无影响。[结论]3种蛋白对小鼠体重有调节作用;3种蛋白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O4,O26和O139为抗原,经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成林麝大肠杆菌病三价铝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20×108/ml。疫苗成品纯粹检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相关要求。将疫苗分别肌肉注射怀孕母麝及其所产仔麝,采用首免后7天进行二免及其二免后14天进行三免的免疫方法,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检测母麝和仔麝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怀孕林麝产后35天至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水平较稳定,怀孕林麝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仍可维持到平均24.75;仔麝可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在出生后60天消退,因此仔麝首免时间确定为出生后60日龄,仔麝三免后可获得一定的抗体水平,可使仔麝对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保护力。该疫苗的试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性化脓病和肺炎的预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养鹿和鹿科学研究实践,结合对不同梅花鹿培育品种实地考察结果,提出目前我国6个梅花鹿培育品种和1个梅花鹿培育品系体貌特征的差异性,并对梅花鹿培育品种外貌特征描述的科学性提出不同看法,旨在为未来我国梅花鹿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培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基质组成与配比以及儿童用凝胶贴膏的特点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凝胶贴膏在儿童用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对开发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鹿茸片红外数据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鹿茸片的有效鉴别方法。[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梅花鹿茸片、去血梅花鹿茸片、劣等梅花鹿茸片、假鹿茸片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种鹿茸片的红外光谱图谱存在明显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去血梅花鹿茸片和梅花鹿茸片为一类,成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相结合为梅花鹿茸的质量鉴别提供了一个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膏药病是我省山区板栗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经鉴定为灰色膏药病(S.bogoriense P.)、褐色膏药病(S.tanakaeM.)、膏药病(S.SP),膏药病发生蔓延为害轻重与栎霉盾蚧、环境温湿度、栗树品种有着极为密切关系,栎霉盾蚧成为膏药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适宜温湿度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侵染提供适宜的条件,不同栗树品种的抗病性强弱成为影响发病轻重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部分省区鹿布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鹿场饲养的梅花鹿、马鹿群中普遍存在鹿布氏杆菌病,母鹿阳性率明显高于公鹿,梅花鹿阳性率分别为10.06%、4.77%;马鹿阳性率分别为4.90%、1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