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以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展开了院乡合作,签订了《院乡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佛子庄乡“第三空间”的旅游发展定位,以科技挂职为联系纽带进行技术服务,在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的推动下,建立“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开展“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铜仁市“第六产业”发展现状,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铜仁市“第六产业”发展具有区位交通便利、基础产业雄厚、生态资源丰富和旅游客源充足等优势,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土地流转缓慢、资金缺口较大等劣势,面临政策环境优良、品牌效应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模式多样等机遇,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土地供需矛盾等挑战,提出了分类规划实施、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增长型策略,创新工作机制、创造条件发展“第六产业”的扭转型策略,兼顾利益双方、平衡土地供需矛盾的差异型策略,探索创新土地供给方式、发展特色林下经济的防御型策略,以期为促进铜仁市“第六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充分整合乡村旅游各方资源,有效兼顾了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化提供了借鉴。北京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组织认识;二是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三是保证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和福利增长;四是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山东省1 207个旅游特色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特色村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经历慢速增长(2008—2011年)、中期过渡(2012—2013年)、快速增长(2014—2017年)阶段,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②空间密度呈“环山呈带,沿海多点”分布格局;形成环鲁中南山地丘陵外围旅游特色村高密度带,威海、青岛、五莲多点分布。③显著空间正向自相关,冷热点格局呈以鲁中南热点县域为中心,由热点至冷点向外辐射“三环两点”结构。④旅游特色村空间格局形成过程中,政府政策起主导作用,高级景区与客源起导向作用,致使旅游特色村空间格局呈沿山地集聚、沿河、绕城、环高级景区分布。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基于原始优势,特色创新不足;政府主导协调,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外力驱动生态建设明显,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地域局限性显著,内外联动发展不足;共享性显现,共建共治发展空间大的状况。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强化特色创新、统筹协调优化、深化绿色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等层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是长三角经济合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为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要通过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品牌创新、营销战略创新、旅游线路创新、搭建区域旅游信息资源平台,塑造具有特色的长三角旅游整体形象,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 一个地方的农业产业化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定位。襄城区属城郊型,从现实和长远的角度出发,我们把农业产业化的特色定位为“高”、“大”、“粗”、“长”、“快”、“外”六个字,使其产业化有个大发展。 1 “六字”定位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其具体的客观依据。 第一,区位优势,决定了城郊型农业产业化必须走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之路。一是襄樊市已跨入大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良好,乡村旅游已经形成特色,但仍存在总体规划控制不够、社区参与度不高、旅游特色不够鲜明、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等问题,需要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黄山市乡村旅游进行整合,从管理体制、旅游业态、旅游服务、文化特色、产业支撑、主题定位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农业旅游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对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旅游资源空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该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法门镇农业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从区位空间定位、历史文化定位、生态农业旅游定位等视角,对法门镇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开发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农人成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新农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活动类型,探讨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表现分布为经营型、平台型和知识型3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集聚状态,已初步形成四大特色鲜明的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区,在县域分布差异上,浙北县域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整体上比较活跃,而浙东南县域较弱;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仍受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水平等传统因素影响,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资本等新因素的作用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