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物种分布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特有成分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单调递增格局; 而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单调递减格局.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中亚分布成分所占比重均很小,甚至未发现,这可能与研究区域内湿润的气候或生境有关.海拔梯度上泛热带分布与热带亚洲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区系成分,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和泛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紧密联系.海拔梯度上不存在区系平衡点,这可能与研究区域所处的低纬度以及较小的海拔高差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热带北缘低丘台地保护了40年的广东化州卜岭风水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2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36科54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群落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20 cm的大径级个体约占胸径5 cm以上个体数的16.67%,群落胸高断面积为37.42 m2/hm2;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超过50%的种类多度分布较均匀;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的各层次生物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达到4.00以上,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群落上层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分析表明,除人工种植的外来种窿缘桉属于衰退群落外,其他优势种群大都属进展种群,群落仍处于向地带性森林的进展演替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种分布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特有成分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单调递增格局;而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单调递减格局.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中亚分布成分所占比重均很小,甚至未发现,这可能与研究区域内湿润的气候或生境有关.海拔梯度上泛热带分布与热带亚洲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区系成分,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和泛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紧密联系.海拔梯度上不存在区系平衡点,这可能与研究区域所处的低纬度以及较小的海拔高差有关.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地区硬叶兜兰群落伴生种子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滇东南地区硬叶兜兰分布特点、其群落内植物组成进行了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显示:硬叶兜兰分布于稳定的石灰岩次生灌丛和常绿落叶阔叶林内阴坡中上部至山顶处,海拔较高且分布区域坡度较大,呈聚集性分布;硬叶兜兰群落的植物科属复杂,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占了总属数的57.75%,主要为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温带成分占了总属数的42.25%,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成分为主,说明其生境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有许多残遗成分,具有区系古老的特点.常与青冈属、榕属、化香属、铁仔属、苦参属、菝葜属、绣线菊、箭竹属、金线兰属、石仙桃属、贝母兰属、茜草属、兔耳风属植物稳定的伴生.  相似文献   

5.
甘南林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甘南林区兰科植物计有39属83种及1变种。区系分析的结果表明:甘南林区兰科植 物的种类丰富,属的地理成分多样,区系整体属于温带性质,并有少数临界分布的热带成分;种 的分布型以温带的东亚成分、尤其是中国一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区系成分为主;中国特有种占很 大比重,其中横断山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特有种居首要地位;白龙江下游小区是我国兰科植物在亚 热带北缘种系分化和适应性辐射的结点,可作为东亚两大植物亚区分界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粤北小红栲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样方取样法对粤北小红栲 (Castanopsiscarlesii)林进行调查 ,并对粤北小红栲林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粤北小红栲林的植物种类繁杂 ,在 6 30 0m2 的样方面积中有维管束植物 184种 ,隶属于 5 9科 12 3属 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等 ;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是广东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于华南省中的粤北 -闽西南亚省 ,归属于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 粤北小红栲林植物的生活型谱以中高位芽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粤北小红栲林的成层现象明显 ,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乔木层可再划分为 2个亚层 乔木、灌木的植物种类较多 ,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种类较少 粤北小红栲林的林分密度为 3144株·hm 2 ,林木的平均距离为 1.69m  相似文献   

7.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采自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的70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区域有蕨类植物17科、21属、34种(含亚种、变种)。进一步对其进行区系地理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蕨类植物中东亚成分占优势、比例为38.21%,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次之、比例为20.59%,温带分布成分和中国特有种均占11.76%。从总体上来说,该区蕨类植物是温带性质的。  相似文献   

9.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雏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58%和18.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闯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3种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林地类型, 分析比较了其乔木层优势度、优势种数目, 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大小结构等群落学指标. 结果表明 (1) 乔木层优势度指数及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自然林>半自然林>人工林, 而优势种数目则反之. 与自然林相比较, 主城区中人工林地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低, 但优势种数目较大, 集中程度较低. (2)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和胸高断面积大小顺序分别为自然林>半自然林>人工林, 半自然林>自然林>人工林. 与自然林相比较, 主城区中人工林乔木层的胸高断面积、生物量较低, 分别只有自然林、半自然林的22.8%~57.5%, 36.4%~69.7%. (3) 木本植物高度等级和乔木层胸径等级中自然林在各个等级皆有分布, 总体上呈正金字塔形. 与自然林相比较, 主城区林地型绿地中木本植物大小结构分布较为集中, 树高多为1~2 m, 胸径集中在7.5~20 cm.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重庆主城区营建人工林时应注意的一些群落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树种的多样性,参照巴拿马巴罗克罗拉多岛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9年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块面积为1hm2的短柄枹林永久监测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定位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内被监测的树木个体数为2 481个,隶属于27科47属71种;短柄枹林样地共分为4个基本层次,乔木Ⅰ层主要有短柄枹(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乔木Ⅱ层主要由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Chinensis)、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组成,灌木层的优势种为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等,草本层主要由细叶薹草(Carex duriu-sata subsp.stenophylloides)等组成;样地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共25个属,占总属数的50.98%,兼具热带成分,共10个属,占总属数的21.28%;短柄枹(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在群落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从径级结构来看,栓皮栎的更新较差;从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可以看出,样地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表现为随机分布为主,但优势种短柄枹和栓皮栎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2.
大理茶(Camellia talinensis)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袁近年来遭受人类的过度砍伐与采摘,已逐渐濒危。以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云南省千家寨野生大理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其不同坡向群落的树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大理茶为乔木第二层的优势种,其第一层的优势种为香花木姜子(Litsea panamonja)、腾冲栲(Castanopsis wattii)、截头石栎(Lithocarpustrun catus) 等;大理茶在东坡、南坡的群落中为优势种,在西坡、北坡的群落中为亚优势种;高度级、径级分析均表明,物种丰富度、多度呈现出随高度级、径级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说明上层植物为下层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坡向对大理茶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影响袁其中,西坡具有较高的树种多样性(S、D、H),南坡、北坡居中,东坡的最低;南坡与其他各坡向树种相似性较低。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天然格氏栲林皆伐火烧后栽建柏林区系组成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福建天然格氏栲林皆伐火烧人工栽培32年生建柏林和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天然格氏栲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建柏人工林和天然格氏林共有科、属、种分别占建柏林总科数86%、总属数86%、总种数93%;属的分布型分析,建柏人工林和天然格氏栲林都以热带成分为主,但建柏人工林热带成分略高于格氏栲天然林;种的分布型分析,建柏人工林和天然格氏栲林都与广东、广东同类型区系共有种的百分比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戴云山罗浮栲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样方法对戴云山罗浮栲林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罗浮栲林群落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罗浮栲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中,小径阶(胸径≤10cm)林木占总株数的56.9%,其中云山青冈、树参呈随机分布,其它主要树种均呈集群分布,与林分总体分布格局一致;中径阶(10cm<胸径≤30cm)林木占总株数的35.7%,其聚集程度降低;大径阶(胸径>30cm)林木占总株数的7.4%,除罗浮栲呈集群分布,其余树种趋于随机分布,其分布格局主要与物种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且与物种的生境有密切联系。灌木层主要树种均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查询和分析,结果表明,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共计有79科325属664种。其中,温带分布的科占据优势,其次为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属的分布上,温带分布占据绝对优势,世界分布、热带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辅,并有极少其他分布类型。同时,与青海植物区系进行比较,显示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有明显的边缘分布特征;植物的垂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该地区植物资源丰富,国家珍稀物种及有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的植物众多,观赏植物更为广布。  相似文献   

16.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骆强  王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09-12311,12322
通过野外调查、整理标本室标本以及查看文献资料,分析了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毕节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7科47属98种。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和耳蕨属(Polystichum)。在科属的水平上为泛热带分布型,而种的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所以毕节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华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区系成分,为保护与持续利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国现代蕨类植物地理分布,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D. Szymkiewicz属相似系数进行分析。【结果】华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有44种,隶属于24科39属。区系成分主要是温带性质,各类温带成分属占72.22%、热带成分属占13.89%、中国特有属占13.89%;各类温带成分种占54.76%、热带成分种占2.38%、中国特有种占42.86%,与相邻的东北区系关系密切,与西北区系相似程度较低。【结论】区内植物科有7个分布区类型、2变型,属有12个分布区类型、6变型,种有6个分布区类型和3变型。  相似文献   

18.
香榧古树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但易受到各类损伤,对其受损特征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保护和恢复香榧古树群。以浙江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香榧古树为研究对象,在6个树龄梯度(100-300a、301-500a、501-700a、701-1000a、1001-1300a和1301-1600a)下比较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并分析坡度对香榧古树受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古树的受损率随着树龄增大而明显升高,受损个体主要分布在301-1000a树龄段。随着树龄增加,受损香榧个体的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增大,但冠幅显著减小。当坡度增加时,受损香榧古树的树高变化不明显,但胸径和冠幅均显著减小。就受损程度而言,树龄在100-300a的受损香榧古树以轻度受损为主(55%),300-1000a树龄段以中度受损为主(占50%),而树龄在1300a以上的受损香榧古树则以重度受损为主(占67%)。坡度的增加也增加了香榧重度受损的比例,但在不同的坡度上,各树龄段香榧古树的受损程度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异,表明坡度和树龄均为影响香榧古树受损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浙江会稽山地区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及其与树龄和坡度的关系,有望为香榧古树的分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深圳樟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文献和标本查阅的基础上,确认深圳市共有野生樟科Lauraceae植物8属41种3变种.其中,短序琼楠Beilschmiedia brevipaniculata、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和粗壮润楠M.robusta为深圳分布新记录种.深圳樟科植物以润楠属植物最为丰富,其次为樟属和木姜子属.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深圳樟科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属为主.从种的地理成分来看,深圳樟科植物以热带亚洲分布和中国特有类群为优势,其各占总种数的45.45%.与邻近地区的香港、广州、东莞、鼎湖山、南岭和尖峰岭等地区樟科植物属种相比,深圳市与香港的属种相似性最高,与尖峰岭的属种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