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宣城市2010—2018年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闪电资料,经质量控制后,利用Excel、VBA编制小程序统计小于1类、2类、3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幅值概率,结果表明,宣城市建筑物按照规范1类、2类、3类防雷类别设计时,其绕击率分别为0.02%、0.44%、5.94%。因此,针对不同防雷类别,可利用plot函数绘制雷电绕击率区划分布图,以期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汪顺勤 《农技服务》2010,27(7):913-9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以及各行业出台的防雷技术规范规定了一个防雷类别或等级范围,把没有达到最低类别或等级标准的建筑或设施称为覆盖盲区。从防雷意识、防雷措施、防雷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这些覆盖盲区的建筑物、电气设施、人员等防御雷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也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危及人身伤亡。农村的防雷减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缺乏雷电知识;广大农村、乡镇住宅的建筑物防雷设施几乎被忽略,水泥钢筋屋面也无钢筋柱、引下线,多数在屋面上安装金属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天线等;农村的电力、电话、有线电视线路、电视接收天线等架空线长距离架设直接入户,住宅内电源布线混乱,住宅在没有任何防雷设施的情况下拉天线等金属。为此,建议:加强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的安装和检测,规范农村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线路的架设,建立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区间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按以下原则确定:(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区间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5.
陕京输气管道采用挤塑聚乙烯三层结构外防腐覆盖层,其防腐绝缘性能优异,但雷害对该管道的危害却很严重。介绍了雷害对管道的危害及主要表现,提出了防治措施,即采用一级雷电防护装置-浪涌吸收型通流避雷器及二级泄放通道--PN结正向降压复合型泄放通道,该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确实起到了泄放雷电、保护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的破坏中,感应雷对弱电系统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最大。本文针对建筑物中弱电系统的防雷技术展开讨论,认为要加强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安装避雷针、引下线,并做好接地,感应雷主要做好雷电波入侵及线路防雷,同时加强建筑物弱电系统防雷知识宣传,增强防雷意识,降低雷电危害机率。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古建筑被雷电击毁或因雷电引起火灾的历史事件,由此引发了对古建筑群防雷安全问题的探讨,以辽宁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孤山古建筑群为例,对古建筑群防雷安全隐患进行勘查和检测,总结出5种防雷安全隐患类型。从古建筑防雷类别划分、保护级别、防雷措施、防雷工程设计依据、工程施工、新施工工艺等6个方面进行研究,依据相应技术规范分剐从古建筑物外部、内部和古树木防雷等方面提出4项防雷安全隐患应对措施,并具体针对大孤山古建筑群的实际情况,详细探讨了施工方案、人员安排、劳务计划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工程验收、技术文档等问题,以期为切实做好古建筑的防雷安全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的主要依据,介绍直击防雷防护装置设计图纸审核的方法,以为做好防雷设计施工图纸的技术审核,保证广大农村建筑物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曲靖市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中小学校雷电防护装置设计,以期确保中小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教育事业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刘小凤 《北京农业》2013,(18):130-131
由于防雷技术和高新电子技术的发展,雷电防护由传统的外部直击雷防护扩展到目前的综合雷电防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包括进了许多设计元素,其中包括传统的外部直击雷防护、内部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的防护、玻璃幕墙等外部构件的防雷设置等。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际工作中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对甘肃省平凉市现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进行技术评价,总结该地区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技术评价中对防雷类别确定的随意性、安装电涌保护器的技术口径、直击雷设计图的标注与信息量、接地电阻要求等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施工中不严格遵守建筑物防雷级别要求,随意提高防雷级别,不能正确选择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设计图纸简单化、信息不全的缺点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是防雷工程建设中的有效技术依据,故从防雷类别、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评价规范,对有效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防雷是洞口县防雷工作薄弱环节,许多农村地区没有区域防雷设施,村民住宅和学校未安装防雷装置,致使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多发。当地气象部门针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应加强防雷减灾知识宣传教育,规范农村金属线路敷设,并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拓宽雷电灾害信息传播渠道,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千米”问题,提高农村防雷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农村某加油站雷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防雷设施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电灾害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加油站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遭受雷击损失巨大,对加油站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为本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暗敷与明敷避雷装置安全性能对比分析,并结合2个安装暗敷避雷装置建筑物的雷击案例,结果表明:暗敷避雷装置在防雷电感应和防止雷电绕击等领域功能等同于明敷避雷装置,暗敷避雷装置在经济合理和建筑物美观方面优于明敷避雷装置;暗敷避雷装置防止直击雷方面功能弱于明敷。建议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应尽量采用明敷接闪器和引下线,并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部钢筋作为二次防雷和辅佐防雷作用,明敷引下线部分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收缩缝、下水管等地敷设明敷,以提高建筑的视觉美观。  相似文献   

16.
黄灏  杨琳  李涛  齐晓朋 《农技服务》2015,32(5):133-134
通过对华电莱州金城风电场风电机组所处的特殊雷电环境以及遭受雷击后果的分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国家现行防雷技术规范,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防雷部分相关标准,对风电机组雷电防护进行设计和探讨,以期达到其各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损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始兴县的雷电活动情况及雷电对始兴满堂客家大围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对始兴满堂客家大围进行防雷装置安装是必须性。并对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做出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8.
彭艮鹏 《油气储运》2011,30(9):699-701,632,633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中压缩机厂房的防雷问题,以工程设计标准为基本依据,分析了压缩机厂房爆炸危险场所划分、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探讨了放空管对压缩机厂房防雷设计的影响。压缩机厂房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直击雷防护,使钢结构厂房从接闪器、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形成持久电气通路。当钢结构压缩机厂房金属屋面的厚度大于0.5mm时,可以直接作为接闪器;建筑物的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其平均间距不大于18m;将敷设在结构条基等混凝土基础内的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并围绕建筑物设置人工环形接地体。压缩机放空管装设阻火器且壁厚在6mm以上,可以作为接闪器,安装避雷针的必要性不大,但需要防止放空管与屋面防雷装置虚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雷电是自然现象,但雷电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建筑物很可能因受到建筑物的雷击而被破坏,所以通常情况下要进行严格地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在防雷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保证防雷装置的作用效果,就必须加强防雷装置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国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96-296,298
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御重点,就房屋建设的选址、房舍外部防雷装置的安装、太阳能、强弱电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并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