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曲柳作为一种珍贵乡土用材树种,由于种子育苗技术不太成熟,对种子的处理难以掌握,种子育苗生长较慢,目前,存在苗木紧缺现状。为了较快的获得成品水曲柳树苗,2016年利用白腊嫁接水曲柳进行初步尝试,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水曲柳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水曲柳在我国温带阔叶混交林区的生态地位、经济价值和资源几近枯竭的不争事实,以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为对象,旨在通过水曲柳在不同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区域差异和生态特征分析等,为该物种的保育及可持续经营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标准地法,均匀设置并调查了面积为30 m×30 m的样地509块,通过对不同森林群落和市/区尺度的水曲柳种群(D1.3≥5 cm)蓄积、密度和幼树更新的分别统计、比对,获得其资源分异特征,同时分析了水曲柳资源状况与经度、纬度、海拔和水热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少数以水曲柳为优势的纯林和阔叶混交林外,水曲柳种群数量在红松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和优势种不明显的阔叶混交林中相对较高;而在人工林、白桦林、杨树林和蒙古栎林等群落则较低。不同森林群落的水曲柳幼树整体呈进展型,但幼树密度与水曲柳种群数量的关系并不显著,整体表现在水曲柳种群数量较低的人工林类型组中相对较高,在种源充足的水曲柳林和以水曲柳为优势的阔叶混交林中相对较低。利用Acrgis软件绘制了吉林省中东部林区水曲柳的市/区分布图,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和龙市、桦甸市、通化县、靖宇县、抚松县和安图县为水曲柳的现存丰富区,敦化市、舒兰市、丰满区和蛟河市为水曲柳的潜在分布区;其余25个市/区为水曲柳的资源匮乏区。水曲柳种群蓄积和蓄积比随经度、海拔的增加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但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曲柳种群数量的空间分布受降水因子的影响小,但与温差变化和冬季低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蜡嫁接水曲柳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点布局,采用调查和对比的方法,对白蜡嫁接水曲柳造林成活率、蹲苗期、生长量、适应性、耐水渍、水肥管理及适度修剪等系列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了白蜡嫁接水曲柳系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聚氨酯(PU)涂料涂饰水曲柳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TD-GC-MS-O)技术,分析不同环境条件时(温度、相对湿度、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漆饰水曲柳木材28 d释放周期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及其气味释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环境条件时,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相对湿度升高,会促使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降低;温度升高,会促进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升高。漆饰水曲柳木材共释放出26种关键性气味特征化合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有6种,其特征香型分别为芳香、果香、甜香、花香、留兰香糖、醋香。与温度、相对湿度相比,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是影响漆饰水曲柳木材关键气味释放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创造高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及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处于较低水平,保证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它是一个极易造林成活的树种,生长速度很快,木材价值非常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采伐,这一资源已近枯竭.注意抚育保护,即可成为营造水曲柳人工用材林,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推广水曲柳培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采伐,这一资源已近枯竭。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实验,对水曲柳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曲柳的高生长期与径生长期不同步,表现出先高生长,后径生长的现象。林隙自由生长木的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都远远大于林内丛生木的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林隙木在后期的生长策略上表现为径生长占主导;相反,林内丛生木在后期的生长策略上表现为高生长占主导。对林分进行人工抚育,改善树木的生长条件,水曲柳的平均胸径达到24cm和32cm时的培育期可以分别比自然条件下(未抚育)的林分缩短15a和20a。  相似文献   

7.
<正>水曲柳是东北"三大珍贵硬阔"树种之一,水曲柳的木材从力学上讲,强度比较大,而且有较高的弹力,木材的纹理和环纹有很高的观赏性。在园林绿化中水曲柳是较为重要的树种,抗尘能力比较高。但是近几年来水曲柳被盲目的采伐,其资源解决枯竭。为了更好的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对水曲柳的栽培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是实现绿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1水曲柳栽培技术要点水曲柳适宜于落叶松混交,不适合以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点布局,采用调查和对比的方法,对白蜡嫁接水曲柳造林成活率,蹲苗期,生长量,适应性,耐水清,水肥管理及适应修剪等系列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出了白蜡嫁接水曲柳系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曲柳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年,先后采用独立淘汰水平评选法和3-5株优势木调查法,从实生苗,人工幼林和天然次生林中初选水曲柳优树205个,对一部分优树通过无性系测定,复选出第一批优树29个,为白蜡嫁接水曲柳提供了生长量大,适应性强的宝贵良种资源。水曲柳嫁接繁殖不仅受接穗影响,而且受砧木影响,因此砧木也要进行选优。  相似文献   

10.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采伐,这一资源已近枯竭。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设计实验,对水曲柳的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播种育苗的密度和时期对水曲柳幼苗的生长有较大影响;用萌生插条进行扦插育苗很难成活,而用实生微枝插条进行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则很高;插穗采用20cm长,并且在扦插之前用300mg/Lα-奈乙酸或者50mg/L生根粉对插条进行处理,得到的扦插效果较好;用经过300mg/Lα-奈乙酸处理的插穗扦插育苗,其苗木质量好于播种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水曲柳引种栽植20年后的适应性、生长表现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水曲柳的引种和立地环境选择、引种地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内引种栽植20年的水曲柳散生个体、水曲柳纯林、水曲柳混交林及其他阔叶林、沟谷草甸进行调查,分析水曲柳个体适应性、生长表现和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  (1)水曲柳在不同环境或群落类型中的成活保存率Sp均大于90%,能够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2)水曲柳个体胸径、树高、冠幅、干性及冠长率等形态指标在不同群落或环境中存在差异,活力度值B排序结果为水曲柳散生个体 > 水曲柳混交林 > 水曲柳纯林;(3)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低于其他阔叶林和沟谷草甸群落类型。  结论  (1)水曲柳在引种栽植20年后进入中龄阶段,仍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存活率较高,在林缘及道边散生个体的生长表现最好,在混交林和纯林中受林分郁闭度过高影响,水曲柳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水曲柳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和竞争力,进入中龄后在水曲柳纯林和水曲柳混交林中形成较高的乔木层郁闭度,导致灌草层物种减少,不利于当地物种多样性的保护;(3)在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引种栽植水曲柳时,应选择沟谷下部弃耕地或道路两侧绿化用地,对于沟谷草甸和其他次生林环境不宜栽植水曲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水曲柳及其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红松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为水曲柳人工林的优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9年生水曲柳纯林、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为对象,利用野外取样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曲柳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结果(1) 生长季内水曲柳叶片C、N、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变化范围为556.71~446.15g/kg、32.61~18.74g/kg、3.62~1.26g/kg;C/N、C/P、N/P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变化范围为17.06~23.81、150.60~350.56、9.10~16.98。(2)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C含量及红皮云杉与红松叶片N、P含量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叶片N、P含量逐渐降低;长白落叶松叶片的C/N和C/P平稳升高,红皮云杉叶片的C/N和C/P连续下降,红松叶片的C/N和C/P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和红松叶片的N/P先升高后降低,红皮云杉叶片的N/P先下降后平稳。(3)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叶片的N、P含量显著高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N、P含量,C/N和C/P显著低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C/N和C/P。结论培育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优于培育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在生长季初期保证林地氮肥的数量,中期注意补充林地的氮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13.
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土壤湿度、坡度和坡位;水曲柳最适生的立地为山地中上腹,而不适于坡度平缓的山地中下腹。认为土壤湿度和因地形原因引起的逆温是限制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天然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械,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水曲柳光敏色素互作因子(FmPIFs)在激素调控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揭示水曲柳抗逆分子机制和制定林木遗传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水曲柳中克隆FmPIFs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分析水曲柳中FmPIFs基因...  相似文献   

16.
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冠幅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和一面坡林场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24块标准地的3 164株长白落叶松样木及3 574株水曲柳样木的数据,分别构建了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模型。  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方式林分内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林木竞争因子的关系,从6种常用的线性和非线性基础冠幅模型中选取最优模型,并将混交比例Si和树木在混交带内位置P作为哑变量,加入其他树木变量和林分变量,分别构建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模型,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  结果  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在不同混交比例Si和混交带不同位置P下差异显著;冠幅与DDH(林木胸径与林分优势木胸径之比)和HDH(林木树高与林分优势高之比)成正相关,与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之和(BAL)成负相关,与距离无关的竞争因子可以反映树木的竞争压力,对冠幅具有影响;长白落叶松冠幅与冠长率(CR)成正相关,与高径比(HD)成负相关;水曲柳冠幅与水曲柳优势木平均高(H0Fra)成正相关,与高径比(HD)成负相关。包含混交比例哑变量Si和混交带位置哑变量P的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拟合冠幅(CW)的Ra2分别为0.564 2和0.545 9,加入树木变量和林分变量后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拟合CW的Ra2分别为0.674 5和0.589 6。  结论  包含混交带位置哑变量P、混交比例哑变量Si、树木变量(CR和HD)、林分变量(H0Fra)的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及预测精度。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冠幅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混交林内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为进一步研究混交林树木树冠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木材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木材材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木材的纤维长度和胞壁率无显著影响;对生长轮宽度、晚材率、生长轮密度、木材硬度有显著影响;材质综合评定表明重度间伐的林分木材材质最优,轻度间伐林分材质次之,未间伐林分材质相对较差,可采取间伐的培育措施对水曲柳林木进行定向培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设计实验,对水曲柳的人工更新途径进行了研究。在裸地发展水曲柳人工林,因其死亡率高,霜冻危害严重,干型不良等原因,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水曲柳在林下生长又因光照不足等原因而生长缓慢。实验表明水曲柳幼树在适度遮荫的林隙环境下生长良好。林隙内光照、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较高,幼树生长较快,而且几乎没有霜冻危害等发生。因此我们改换一种思路,立足于模拟天然更新途径,同时改变其光照不足等弊端,在林缘中与林隙采用人工更新的方法来克服裸地造林的弊端,同时克服林下幼苗幼树因光照不足而生长缓慢的弊端。这一途径可作为培育和发展水曲柳资源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9.
坡位对水曲柳及胡桃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17年生水曲柳和胡桃楸纯林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水曲柳纯林乔木树种的组成及水曲柳和胡桃楸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水曲柳和胡桃楸生长的立地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和胡桃楸林分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温度均呈减小趋势;水曲柳林分上坡位的乔木物种数量和种类明显高于中、下坡位;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在树高和胸径方面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胡桃楸在中坡位的长势明显好于上坡位和下坡位;综合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林内乔木树种组成以及树木长势来看,水曲柳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低、含水率偏高的下坡位,而胡桃橄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高、含水率偏低的中坡位。  相似文献   

20.
孙倩  杨玲  沈海龙  李玉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694-13697
[目的]研究3种外源氧化酶液和H2O2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液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未成熟水曲柳合子胚子叶,探索不同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子叶外植体生长、褐化以及体胚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在水曲柳体胚发生中的作用,揭示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外植体褐化与体胚发生的关系。[结果]H2O2处理使水曲柳外植体褐化提前发生,且抑制了外植体的生长和体胚发生;不同浓度PPO处理促进外植体生长和褐化,并提高体胚发生率;GOD和SOD处理均提高外植体的褐化率;经过酶处理的外植体,当体胚发生提前时,各体胚发生率都很低,而当处理30 d的体胚诱导率与处理60 d的体胚诱导率相差较大时,其体胚发生率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水曲柳体胚诱导率、改善水曲柳体胚发生状况和优化水曲柳体胚发生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