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苋菜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野苋菜总多酚提取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野苋菜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液料比为15:1、浸提时间为0.5h、乙醇浓度为60%,这种提取工艺可使野苋菜总多酚的提取率达到96.3%。  相似文献   

2.
秦菲  张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10-7111,7273
[目的]研究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超声提取过程中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B)料液比(A)温度(C)时间(D);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1.26%。[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红景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等因素对稠李果实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吸光度值为提取率评价指标,分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溶剂浸提法提取稠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90 min,pH值为6,该工艺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6.80 mg/g.  相似文献   

4.
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郑燕升  莫倩  雷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8-409,428
[目的]为开发纯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毛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热回流方法提取,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比普通葡萄籽高。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0h,提取3次。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5%。  相似文献   

5.
栾娜  刘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51-14653
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紫甘蓝中的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 h、超声功率540 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平均提取率可达104.8 mg/g。  相似文献   

6.
紫色甘薯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琼  陈婵  彭宏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30-133
对紫色甘薯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以及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即以70%乙醇为提取液、调节提取液pH 6.0、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2次,每次2.0 h,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1.3960%。  相似文献   

7.
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引库  徐仲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1-14882
[目的]确定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方法]以青海省巨大型蒲公英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其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蒲公英黄酮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乙醇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主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0。[结论]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验证试验表明,蒲公英的总黄酮得率可达4.8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3.9%,证明此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超声波提取三白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三白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0%,超声温度为55℃,超声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30时,黄酮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70%乙醇,料液比1∶25,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30min,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量为6.890mg/g。[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超声波提取三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有机溶剂乙醇提取法,从麸皮中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备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0,温度在50℃条件下浸提2h,提取效果最好,黄酮提取率为1.29%。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96-5497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测定银杏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为大规模提取、开发黄酮类化合物及综合利用银杏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辐射时间、回流温度对银杏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试验测试银杏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辐射时间〉回流温度。银杏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随着黄酮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结论]银杏黄酮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5,回流温度70℃,微波时间120s,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1.02%。银杏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广西玉米引种试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广西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步伐,2007年继续在我区玉米主产区对29个已通过外省审定的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入的新品种多数产量较高,但品质和综合抗性表现较差,其中耕源14、东单68号、郑单518、中单808和遵玉205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了广西普通玉米品种引种试验,可在广西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主要综述了中国几类主要的植物源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今后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