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的修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更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如今,"三农"领域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对"三农"领域生态环境修复处理工程的建后服务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矿山作为重要的矿产开发来源,其实际的开发工作通常会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不仅会出现挤占农业、林业用地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从而诱发社会问题。针对该种情况,矿山废弃地区的复垦以及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矿区废弃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简单探究,并对土壤重构与生物恢复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河流生态退化与恢复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指出水利工程建设、过量引水、污染物排放是导致河流生态退化的主要成因;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在河流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强调河流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今后加强河流生态修复领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整体环境质量,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开展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对相关林业地区进行修复,需要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农业管理体系和规范,加强林业管理技术的应用,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在当前的林业生态修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加强对林业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从而优化整体的生态环境,达到生态环境平衡的发展状态。所以,在下文中,分析林业生态修复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林业生态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安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量的林地植被被砍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目前在环境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背景下,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加强林业生态修复能够使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并营造复杂的生态群落,增强生态环境的抵抗能力,避免受到外来不良因素的入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然后论述了林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林业生态修复的相关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央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思路,其中生态自我修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该流域实施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河西地区实施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及水土保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为例,浅谈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的情况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为渔业资源管理生态渔业模式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主题检索法和引文链接法获得的1900-2020年间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从论文年份、期刊载文分布、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期(1974-1990年)、初步增长期(1991-2003年)、稳定增长期(2004年至今),系列研究成果产出总体呈上升态势,期刊分布呈现多元化,Worm、Pauly等学者在该交叉研究领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目前在该交叉领域上与国际上主要研究力量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主题聚焦于渔业资源修复、渔业资源动态管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渔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研究热点为生态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向生态信息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演化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修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当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当中也是当前改善水质及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作用机理着手,分析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与固定化藻类在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为渔业资源管理生态渔业模式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主题检索法和引文链接法获得的1900-2020年间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从论文年份、期刊载文分布、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期(1974-1990年)、初步增长期(1991-2003年)、稳定增长期(2004年至今),系列研究成果产出总体呈上升态势,期刊分布呈现多元化,Worm、Pauly等学者在该交叉研究领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目前在该交叉领域上与国际上主要研究力量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主题聚焦于渔业资源修复、渔业资源动态管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渔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研究热点为生态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向生态信息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演化等。  相似文献   

11.
丹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治理水土流失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其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生态修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修复的布局原则及植物功能性状作用的分析,在确定生态修复工程植物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丹江流域具体情况,提出了丹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植物的生态配置方案,为丹江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可被同类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修复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自然生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然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法律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分析达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然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法律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分析达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生态修复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其由来、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生态修复类型及采用的技术,并简述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探究神木县可持续发展问题,采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综合测算县域生态脆弱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神木县生态赤字严重,煤炭资源过度开发是导致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原因;今后应重点对生态脆弱性程度及生态约束进行分析,为神木县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山修复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具体策略出发,对矿山修复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内蒙古东部草原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区生态环境具有酷寒、半干旱、表土稀缺等特征,同时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安全,针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已有研究,归纳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与模式,初步明确了现今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及国内外相似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保障,统领未来一段时间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和格局,对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水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政府应多层次、多维度履行水生态环境责任,强化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论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目前生态环境现状下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生态修复的机理,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