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种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滤纸接触法、人工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3种方法研究了洛克沙胂、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3种兽药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Andre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用滤纸接触法测得的3种兽药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洛克沙胂5.50g·kg-1、氯霉素5.40g·kg-1、磺胺二甲嘧啶13.32g·kg-1;用人工土壤法测得的3种兽药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洛克沙胂3.23g·kg-1土壤、氯霉素1.67g·kg-1土壤、磺胺二甲嘧啶4.68g·kg-1土壤;用自然土壤法测得的三种兽药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洛克沙胂3.45g·kg-1土壤、氯霉素2.44g·kg-1土壤、磺胺二甲嘧啶5.33g·kg-1土壤。3种兽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旨在评价DEHP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20 mg·kg-1处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影响不大,浓度为50100200和400 mg·kg-1处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DEHP浓度增大而增强,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真菌对DEHP敏感性低于细菌和放线菌,20、50和100 mg·kg-1处理对土壤真菌表现出短暂的抑制作用,处理后10 d均恢复到正常水平,200和400 mg·kg-1处理对土壤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DEHP对土壤转化酶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在整个培养周期,各浓度DEHP均明显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20 mg·kg-1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影响不大,50、100、200和400 mg·kg-1处理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DEHP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流失潜力特点,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为例,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研究该校区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和流失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研究区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磷素积累受城市化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的影响.土壤磷素空间异质性非常明显,深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全P平均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畜牧场(3.22 g·kg-1)>果园(1.67 g·kg-1)>桑园(1.54 g·kg-1)>蔬菜地(1.52 g·kg-1)>教学区(1.37 g·kg-1)、绿化用地(1.37 g·kg-1)>水田(1.14 g·kg-1)>旱地(1.06 g·kg-1)>水旱轮作地(1.02 g·kg-1)、生活区(1.02 g·kg-1).研究区内土壤磷饱和度平均达22.29%,土壤水可提取态P明显高于一般农业区,有很高的P流失风险.土壤磷饱和度25%这一磷素流失风险临界指标也适合于对研究区土壤磷流失风险的评价,该指标大致与有效P 77 mg·kg-1和全P 1.20 g·kg-1相当.研究认为.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显著,磷素流失造成水体污染风险很大,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和分析典型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采用室内避光培养模拟实验,设定DEHP在土壤中的染毒浓度为0、0.1、1、10、50 mg·kg-1,取样时间为7、14、21、28 d,考察了DEHP对3种土壤酶、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毒初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且随DEHP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减弱,抑制率为25.0%~14.3%;0.1~10 mg·kg-1处理组脱氢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86.3%、54.7%和31.7%,但50 mg·kg-1处理组脱氢酶活性则是对照组的2.05倍;染毒前期脲酶对DEHP胁迫不敏感,染毒后期其活性受到抑制,且随DEHP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而脱氢酶活性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在DEHP的胁迫下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生物量氮均受到刺激,且随DEHP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时间均呈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DEHP胁迫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生物量均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对土壤-植物系统中菲、芘的去除效果的强化作用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0~322mg·kg-1)内,蚯蚓对供试植物苏丹草(Sorghum vulgare L.)生长促进作用显著.接种蚯蚓的土壤中,苏丹草在菲、芘各浓度下总生物量较未接种蚯蚓土壤分别提高14.41%~25.91%、14.39%~23.9%;蚯蚓活动可促进土壤-植物系统中菲、芘的降解,接种蚯蚓处理中菲、芘各浓度下降解率较未接种蚯蚓处理分别高4.20%~9.76%、3.69%~9.38%.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也显示蚯蚓活动可增加土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氯苯类胁迫对蚕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氯苯(CB)、1,2,4-三氯苯(TCB)和六氯苯(HCB)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300μg·g-1TCB处理5d后蚕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P<0.05和P<0.01)。50~300μg·g-1TCB胁迫1~5d对蚕豆幼苗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TCB处理5d后的幼苗恢复培养3d,5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得到恢复,而100和30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P<0.05和P<0.01)。试验亦表明,100和300μg·g-1TCB处理3d和5d,幼苗MDA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和P<0.01),并且与TCB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蚕豆幼苗SOD活性及MDA含量可作为短期土壤TC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而50~1000μg·g-1CB或HCB处理5d对蚕豆幼苗没有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室中采用离心方法获取土壤溶液,研究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在土壤和土壤溶液中的降解,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腐植酸(HA)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涕灭威的降解过程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SDBS可以加速涕灭威在土壤和土壤溶液中的降解,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值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HA来说,在土壤中,当HA的浓度范围在1.0~10g·kg-1时,对涕灭威的降解起促进作用,当HA浓度达到20g·kg-1时就产生抑制。总的来说,K随着H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1.0~20g·kg-1的HA对土壤溶液中涕灭威的降解是起到促进作用。当土壤中HA浓度在1.0~10g·kg-1时K值随着H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当HA浓度达到20g·kg-1时,K开始减小。通过比较土壤和土壤溶液中涕灭威的降解速率常数K可知,涕灭威在土壤溶液中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在土壤中的降解,这也可以从涕灭威在土水分配系数Kp的变化趋势中看出来。  相似文献   

8.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前期(4月17日和5月1日)和后期(5月15日和5月29日)4次在大连生态园区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样本的含氮量。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最高为33.8g·kg-1,比木本植物高了6.21%,是土壤的5.2倍;木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是土壤的4.9倍;植物平均含氮量为32.8g·kg-1,是土壤的5.0倍;(2)在草本植物中,节节草的平均含氮量为37.4g·kg-1,比山羊草高了19.25%。在木本植物中,槐树的平均含氮量为38.8g·kg-1,比松树高了33.76%;槐树土壤的平均含氮量为7.1g·kg-1,比松树土壤高了18.31%;(3)草本植物的根和茎叶的平均含氮量在前期和后期保持一定水平。在木本植物中,槐树和松树前期的平均含氮量分别为42.8,33.1g·kg-1,比后期分别高了15.42%和44.71%。其中,槐树和松树的根和茎平均含氮量前期分别为63.0,22.5g·kg-1和47.0,29.5g·kg-1,比后期高了30.95%、14.22%和32.98%、91.53%;槐树前期未长叶,后期叶的含氮量为45.8g·kg-1,松树叶的含氮量前期为22.8g·kg-1,比后期高了7.9%。槐树和松树根际土壤含氮量,槐树后期8.3g·kg-1比前期高了27.7%,松树前期6.2g·kg-1比后期高了12.9%;(4)槐树和松树的平均含氮量与其根际土壤的比值分别是前期为7.1和5.3,后期为4.4和3.4。确定生态园区主要组份的含氮量,对调控环境成分的氮水平,建设生态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汞污染紫色土中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类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重庆市中性紫色土为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及污染现场调查,探索了汞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和各主要生理类群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汞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增殖总体上具有抑制作用;氨化细菌受汞的抑制强烈,当HgCl2浓度为10mg·kg-1时,氨化细菌数量仅为对照的10%;硝化细菌在汞浓度较低时(<50mg·kg-1)生长受抑制,在高浓度汞作用下表现出受刺激;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降解菌在汞浓度较低时生长被刺激,而高浓度汞则抑制其增长;以敏感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50%得出供试中性紫色土上汞发生毒害的临界值为5~10mg·kg-1。长期受汞污染的土壤微生物调查显示,细菌和放线菌变化方向与模拟试验结果一致,真菌在重污染区土壤上则产生抗性,而固氮菌能够指示程度较轻的土壤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皆伐后土壤容重增大0 02g·cm-3,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增大1 89%,最大持水量下降2 15%,总孔隙度减小2 25%;土壤养分含量普遍下降,其中土壤主要养分如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速效P、全K、速效K等含量分别下降13 19g·kg-1、0 26g·kg-1、1 60mg·kg-1、0 13g·kg-1、5 12mg·kg-1、0 49g·kg-1和3 11mg·kg-1;从森林生态采运角度出发,提出减少皆伐作业对林地土壤破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等比例和不等比例2种方式比较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种水稻土和1种红壤对Cu(Ⅱ)、Pb(Ⅱ)和Cd(Ⅱ)3种重金属离子的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等比例下(Cu∶Pb∶Cd=10∶10∶1),无论是在单一体系还是在竞争条件下,4种水稻土对Pb(Ⅱ)的吸附量均大于其对Cu(Ⅱ)的。在等比例下(Cu∶Pb∶Cd=1∶1∶1)水稻土对3种重金属的亲和力的相对大小为:Pb>Cu>Cd。在红壤体系中,低pH(pH4.2)时土壤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亲和力的大小顺序与水稻土相同,但在较高pH时(pH5.2)其顺序为Cu>Pb>Cd。这一变化与红壤对Cu的吸附量随pH的增加幅度大于对Pb的有关。竞争条件下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均比单一体系中的低,在等比例竞争条件下土壤对Cu和Pb的吸附量的减小幅度比不等比例条件下更大。红壤在pH4.2时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比水稻土中的低得多,但在pH5.2时红壤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增幅又比水稻土中的大得多。表明土壤无机矿物在重金属吸附中起主导作用,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CEC的大小对重金属吸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同一质地(重壤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机酸对Cu Pb Cd在土壤表面竞争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选择一种红壤和一种水稻土,研究低分子量有机酸对Cu(Ⅱ)、Pb(Ⅱ)和Cd(Ⅱ)在这2种土壤中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单一体系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柠檬酸和酒石酸与Cd(Ⅱ)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小,2种有机酸对2种土壤中Cd(Ⅱ)的吸附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随有机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酒石酸促进了红壤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而且低pH下的促进作用大于高pH下的作用。pH4.2时酒石酸对水稻土吸附Cu(Ⅱ)和Pb(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pH5.2时酒石酸使水稻土对Cu(Ⅱ)的吸附量减小,但对Pb的吸附基本无影响。柠檬酸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的影响表现为峰形曲线,即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某一浓度时达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在较高浓度和较高pH下,柠檬酸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在水稻土中。由于红壤游离氧化铁的含量比水稻土高得多,有机酸对红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促进作用大于水稻土中的作用,相反有机酸对水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大于红壤中的作用。虽然在竞争条件下有机酸对某一重金属离子吸附的促进作用小于单一体系中的,但竞争条件下所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增量的总和大于单一体系中单个离子的吸附增量。在柠檬酸体系中,低pH下Cu(Ⅱ)和Pb(Ⅱ)在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高于竞争体系中的,但在高pH下结果相反,这主要与柠檬酸在不同pH下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机理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杭州市富阳郊区水稻田,研究了除草剂千金(有效成分为氰氮草酯,代号XDE-537)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的XDE-537及其降解产物。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在土壤中迅速降解至检测限以下,分解首先生成氰氟草酯的丙酸同系物(ACID),进一步形成的降解产物为无除草活性的二酸同系物(DIACID)。ACID的降解较缓慢,DIACID的形成与ACID的降解成负相关。由于氰氟草酯、ACID和DIACID在土壤环境中均分解较快,可以认为千金在环境中属非滞留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15.
16.
种植黄花草木樨对盐碱地土壤水、盐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大安市试验样地,采集不同地段、不同时期的盐碱土样,分别进行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及全盐量等的测定,并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分析了黄花草木樨种植前后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容重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比较10月份和6月份种植区和未种植区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比了种植黄花草木樨后盐碱地土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同一季节,种植区与未种植区比较土壤容重减小、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的保水持水能力增强;种植区10月份较6月份全盐量和pH均值分别减少了260.61 mg/100g和0.3,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0028 g/kg,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得到改善;种植区10月份相对于6月份土壤全盐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未种植区,说明黄花草木樨具有明显的改良盐碱土结构的功能,这为盐碱土改良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生物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SDE的土壤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数据引擎是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对空间数据引擎的存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重庆市土壤信息空间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客户端查询软件的开发为例,实现了客户/服务结构下土壤信息空间数据库的管理体系,证明了土壤信息以空间数据库方式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土壤质量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对黑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演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黑土的颗粒组成受开垦历史影响的程度较小 ,其质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黑土的有机质、全氮、全硫和全磷随着黑土开垦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速效磷随黑土开垦时间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经过统计分析 ,黑土中粉砂(0.05~0.002mm)含量与细砂(0.25~0.05mm)和粘粒(<0.002mm)含量具有相关性,黑土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硫、全磷和速效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 ,初步认为黑土中粉粒和有机质含量可以作为土壤物理和养分方面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HAc—NaAc缓冲系中,Fe(Ⅱ)和Fe(Ⅲ)的邻二氮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在390.5nm有等吸收交叉点,同时Fe(Ⅱ)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此波长下Fe(Ⅲ)也有吸收.本文选择上述两波长,按双组分分光光度计算法,导出了吸光度与Fe(Ⅱ)和Fe(Ⅲ)浓度的相关计算公式.在0~15μg/mL Fe(Ⅱ)及0~25μg/mL Fe(Ⅲ)范围服从Beer定律.标准混合物测定误差Fe(Ⅱ)为-3.43%~2.33%;Fe(Ⅲ)为-1.15%~+1.55%.并用于水稻土中Fe(Ⅱ)和Fe(Ⅲ)的同时测定.铁的回收率为Fe(Ⅱ)90,6%~98,3%;Fe(Ⅲ)97.4%~102%.对19种阴阳离子作了干扰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了盐碱荒地农垦为水田种植水稻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Cd、As、Hg元素大量富集在0—20cm土壤中,其原因与污水泡田相关;Cu、Zn、Mn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20—40cm的土壤中的含量高于0—20cm土壤中的含量,与0—20cm土壤中这些元素有一部分已经被植物吸收有关,B的含量在0—20cm中较高,与人工施肥有关。污水灌溉仍是农业生产中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