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399对"一种两收"再生稻的影响。[方法]以适宜丘陵红黄壤种植的丰两优香1号、准两优527、宜优673再生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设置喷施399和不喷施399(CK)2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再生稻根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399使水稻在生育期上延缓成熟,且施后再生稻的总根系数量、白根数量、根鲜重、根干重、根体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在两季总产量上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和宜优673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6.39%、4.86%、5.94%。[结论]施用399有利于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和宜优673再生稻品种再生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的再生稻新品种,用市场上的27个水稻品种进行筛选,对参试再生稻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丰两优香1号、两优6326、新两优223、天两优616、协优红1号、晶两优534、两优671、隆两优3463、隆两优534共9个品种适合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头季收割留桩高度、赤霉素处理等对再生稻产量性状的影响,以解决当前江汉平原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结果表明,留桩高度越高,有效穗数越多,穗长和穗粒数减少;而再生季施用赤霉素则有利于促进抽穗和早熟。不同品种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丰两优香1号、协优152、新两优223等品种适合江汉平原机械化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选用丰两优2号、丰两优香1号、两优168、国丰1号、荃优801、皖稻107等6个水稻品种,种植在肥力条件不同的2个试验点,探讨了土壤肥力对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肥力影响供试品种的产量,低肥力水平下的平均产量比高肥力水平下低846.06kg/hm~2;2种肥力水平下均以荃优801产量最高,国丰1号产量差异最大(1142.70kg/hm~2),两优168产量差异最小(714.93kg/hm~2)。在产量结构中,低肥力水平与高肥力水平相比,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和剑叶面积分别降低了5.31%、3.44%、1.16%、1.21%、1.81%和2.31%,其中有效穗数的降低幅度最大。土壤肥力差异未对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生显著影响,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大。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影响直播水稻的生长与产量;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未对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生显著影响;荃优801适应江汉平原直播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穗型杂交中籼组合C两优华占与中晚熟品种扬两优6号及中早熟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华占的在随州市平均生育期140d左右,比扬两优6号早7d左右,比丰两优香一号晚4d左右;株叶型态好,植株生长稳健,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综合抗性好,产量高,最高产量可达904kg/667m2,适合鄂北地区气候条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小龙虾、螃蟹为研究对象,探讨水稻-小龙虾-螃蟹共生轮养模式的经济效益。选择11个水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比较试验并方差分析;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水稻-小龙虾-螃蟹共生轮养的经济效益。桃优香占、华润2号、粤农丝苗、狮山3号生育期较短;丰两优香1号、玉珍香、福稻88、香润1号、天优1号生育期中等;稻虾1号、南粳505生育期较长;桃优香占、丰两优香1号、华润2号、福稻88产量均比对照南粳505高,且达极显著水平;稻虾1号、天优1号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水稻-小龙虾-螃蟹模式经济效益39 580元/hm~2,水稻单作经济效益18 575元/hm~2。水稻-小龙虾-螃蟹模式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13倍。  相似文献   

7.
以6个籼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设土壤Cu含量为400 mg/kg和51.74 mg/kg(CK)2个处理,研究土壤铜污染对籼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Cu含量为400 mg/kg的处理条件下:(1)与对照相比,所有供试品种(组合)的生物产量明显下降,其中两优培九、丰优香占、IR24、汕优63达显著水平;(2)所有供试品种(组合)的经济系数明显下降,其中两优培九、丰优香占、扬稻6号达显著水平;(3)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下降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且生物产量的影响大于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8.
张洁  谢雷  高尚  孔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121-122
通过水稻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应淮南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辐优138、华安501、皖稻119、两优827、辐香优98、丰两优香1号杂交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引进了8个高产优质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试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比丰两优香1号(CK)增产2.21%,适合咸宁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磊  胡燕  吴文革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43-44,161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安排了丰两优香1号、金优527、淮两优527等20个水稻品种参加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6号、D优527和Ⅱ优7954丰产性、适应性较好,适合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地种植香蕉或其他经济作物,研究水田改种香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方法]通过对海南琼海市塔洋镇具有代表的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取样,并与其附近未改种的水田土壤比较,探讨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和pH值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没有表现明显变化;香蕉土壤有效性锰含量比水田的显著增加,而有效性铁含量却显著降低;香蕉土壤蔗糖酶活性较水田显著增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酸碱度与蔗糖酶活性均表现极显著相关。[结论]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水田改种香蕉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玉米、大豆田化学除草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吉林省玉米、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及演替,概括了玉米、大豆田化学除草的特点以及除草剂的使用现状,总结了化学除草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逐步建立杂草监测基点,开展预测预报研究工作;继续引进开发新的除草剂品种,筛选安全、高效新的除草剂;重视除草剂交替使用和合理混配,加大除草剂推广力度;加强高活性、长残效除草剂的科学使用和管理;推广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孙凤华  袁天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06-17809
对1959-2002年东北地区均匀分布的74个测站冬季(12~2月)月平均气温资料进行EOF分解,并利用EOF1时间系数和1958—1999年网格月平均海面温度场(简称为GISST)海温资料(1°×1°)场资料,探讨了东北冬季气温异常与前期全球海温的关系,确定了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时段的关键海区,并进一步探讨了前期关键区海温对冬季气温异常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冬季气温与前期海温具有较显著、较稳定的相关关系,冷、暖冬预测可以把选定时段和海区的海温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且误报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旱田改水田对土壤电导率及几种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旱田改水田的黑土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旱田为对照,通过五点采样法取样,对其电导率及几种转化氮素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旱田改水田后土壤电导率(EC)显著升高;旱田改水田后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减少,不利于反硝化细菌的积累;而其他几种转化氮素的微生物中,氨化细菌与好氧自生固氮菌显著增加;硝化细菌与亚硝化细菌虽有增加,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在河北麦田和蔬菜田新发生的一种害虫。对该虫进行了室内和室外饲养,初步观察了其生物学特征,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经鉴定,该害虫种名为“瓦矛夜蛾”。通过田间观察和饲养经验,对该虫的发生为害情况和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关于该虫尚不明确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模拟静电场实验,得到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使用高阻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减少误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棉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 ,新疆棉田杂草为中度危害 ,南疆重于北疆。通过对新疆棉田杂草调查 ,提出了目前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导 ,人工除草为补充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探讨了广州地区施用粪肥的"绿色蔬菜基地"和"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总含量在0.11~48.45μg·kg-1之间,平均为12.64μg·kg-1;各抗生素的检出率为69%~92%,平均含量为0.98~6.59μg·kg-1,以土霉素为主;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平均总含量比绿色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高;同一基地不同品种蔬菜地土壤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组成及含量特征有一定差异。研究区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低于土壤中抗生素生态毒害效应触发值(100μg·kg-1),对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毒害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The geomagnetic field affects all living organisms on the Earth.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rearing Mythimna separata in a near-zero magnetic field(500 n T) compared to the local geomagnetic field(approximately 50 μT). The near-zero magnetic field produced by a Helmholtz coil system significantly lengthened larval and pupal development durations, increased male longevity, and reduced pupal weight, female reproduction, an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vitellogenin(Vg) gene in newly emerged females. Moreover, the near-zero magnetic field had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mating ratio of M. separata adults. In addition, the moths in the near-zero magnetic field displayed less flight activity late in the night than those in the Earth's normal geomagnetic field, indicating that the flight rhythm of M. separata may be affected by the near-zero magnetic field. Reduction in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flight of oriental armyworm, with consequent additional effects on its migration.  相似文献   

20.
西宁地区麦油田蚜虫蚜茧蜂田间寄生率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西宁地区麦、油田内蚜虫蚜茧蜂的寄生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麦田蚜茧寄生率在5.66%~8.39%之间,油菜田蚜茧蜂寄生率在7.83%~21.19%,油菜田蚜茧蜂的田间寄生率明显高于麦田蚜茧蜂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