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中国栽培牡丹的起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中国栽培牡丹各品种群48个代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栽培牡丹的花粉形态具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分析,提出了绝大多数栽培牡丹起源于多个野生原种的观点.矮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是最主要的起源种,卵叶牡丹的作用较小.杂交是中国栽培牡丹最重要的起源方式.少数栽培牡丹是单种起源的,它们直接起源于紫斑牡丹或杨山牡丹.四川牡丹未参与中国现有栽培牡丹的起源.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对品种分类和鉴定的价值及不同制样方法对花粉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中国牡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3个较大的品种群和12个较小的品种群.这些品种群大多为多元起源.与栽培牡丹起源有关的野生原种有矮牡丹(稷山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等.该文总结了野生原种与各品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临夏牡丹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斑牡丹天然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秦岭、河南伏牛山以及湖北西部神农架山地等,生长于海拔1100~2800m的落叶林中。临夏牡丹属于紫斑牡丹的栽培品种群,也是甘肃各地栽培牡丹的总称。临夏牡丹花瓣基部有明显的大块紫斑,在其形态特征上也与荷泽、洛阳等中原地区的牡丹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而被确定为中国栽培牡丹中一个重要的品种群一甘肃牡丹栽培群。  相似文献   

4.
牡丹矮化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 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4个牡丹野生种和26个矮化及高大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共获得1 133条可统计的条带, 其中 948 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4%, 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聚类结果表明: 在受试的4个牡丹野生种中,与栽培牡丹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 杨山牡丹、矮牡丹、紫斑牡丹和卵叶牡丹; 矮牡丹和卵叶牡丹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牡丹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表明, 部分矮化品种、高大品种分别相聚,而一些矮化与高大品种也相聚.不同相似系数的遗传聚类划分与株高间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关系, 但在其他性状相差不大时, 株高相近的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杨山牡丹、中原牡丹、紫斑牡丹三种七品种的小孢子发生在光镜下进行了比较观察和研究.除共同的正常发育特征外,在不同品种中程度不同地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及分裂过程高度不同步现象,不仅同一花药的不同花粉囊分裂节奏不一致,即使在同一花粉囊内分裂的进程也不一致.推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形成败育花粉的关键因素.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小孢子排列多呈四面体形,少为左右对称形.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牡丹种与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并快速准确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保证育种过程中提供活力旺盛的父本花粉,为牡丹育种的成功打下基础。对3个野生牡丹种和3个栽培牡丹品种花粉萌发特性进行了对比,筛选适宜浓度的硼酸蔗糖培养液,确定适宜的花粉采集时期和花粉培养时间。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培养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均为50mg/kg硼酸+10%蔗糖;3个野生牡丹种绽口期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达90%,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8h,3个栽培牡丹品种以花朵初开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0%-75%,适宜统计的培养时间为16h。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花粉适宜的培养液一致,但花粉适宜的采集时期、培养时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祁连山北坡山区引进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通过观测其物候期、主要形态特征及长势情况,发现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花期较原产地均延迟了1个多月,花型均为单瓣(少瓣型),适应性都比较好,成活率高、长势好、病虫害少,应用分类均为油用紫斑牡丹。在祁连山北坡山区推广种植紫斑牡丹,发展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杂交授粉方法对牡丹品种间杂交的亲和性进行探索,分别以‘凤丹’和‘紫斑牡丹’作母本,共开展了13个品种间的杂交组合,以单花结种量作为亲和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以‘凤丹’做母本时,所选的13个父本品种与‘凤丹’杂交均亲和,但不同的父本品种的亲和性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父本‘乌龙捧盛’亲和性最高;以紫斑牡丹做母本时,所选的13个父本品种除了‘银红巧对’表现不亲和,其它12个品种均亲和,但不同的父本品种的亲和性也存在差异,其中父本‘青春’亲和性最高;通过花粉活力测定及杂交组合分析,父本花粉活力对杂交育性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将和平莲、蓝荷、高原圣火三个品种紫斑牡丹,从兰州引种到吉林市栽培,采取五种防寒措施进行越冬处理,第二年春季萌芽后观测萌动期及始花期、越冬成活率、成花率以及木质化枝条冻害程度等指标,分析不同防寒措施对紫斑牡丹第一年引种栽培的生长适应性影响.初步结论是采用包报纸外缚稻草的防寒措施效果最好,而采用扣塑料拱棚措施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银川灌区紫斑牡丹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宁夏地区引种紫斑牡丹主要受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两个因素的制约.青铜峡市青秀园引种甘肃兰州紫斑牡丹进行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抗逆性、病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对紫斑牡丹各品种的生态习性、在引种地的枝条实存率、成花率、休眠芽萌动、生长发育的异质性等综合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斑牡丹在银川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12.
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杂交育种工作中的时空不遇,延长花粉寿命,本文对23个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对新鲜花粉及超低温保存花粉离体萌发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日本牡丹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23个品种中,‘大藤锦’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60.89%,而‘岛大臣’最低,仅3.49%;室温条件下,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仅15d左右,而超低温保存可以使日本牡丹品种花粉寿命至少延长至2年。经超低温保存2年,花粉仍然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有的甚至超过保存前水平,因此超低温保存技术可用于日本牡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几个牡丹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及其演化、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该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Sect.MoutanSubsectVaginataeStern.)5个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初步建立了牡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花粉外壁纹饰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演化途径是小穴状纹饰→穴状纹饰→网状纹饰→粗网状纹饰.同时探讨了这一途径与形态演化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聚类分析讨论了各个种的相互关系及延安牡丹(P.yananesis)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4.
芍药与牡丹远缘杂交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明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目标,以芍药‘朱砂判’为母本,以牡丹‘凤丹白’、‘岛大臣’、‘正午’、‘姚黄’为父本,并以芍药品种‘Kansas’为对照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培养液培养法测定父本花粉萌发率,用苯胺蓝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父本花粉在母本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过程。结果显示:‘朱砂判’在开花第4天为最佳授粉期;离体状态下花粉萌发率由高到低为‘Kansas’、‘岛大臣’、‘凤丹白’、‘姚黄’、‘正午’;‘岛大臣’及‘Kansas’作父本的组合花粉管能够到达子房,其他组合花粉管都未到达子房,并观察到一些异常的花粉管形态,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胼胝质反应。表明受精前障碍是影响牡丹与芍药组间远缘杂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凤丹白'为母本的杂交及其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药用和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白'自交亲和性进行验证的同时,对其育性以及育种潜力进行研究。分别于 2008 年、2009 年、2011 年以凤丹白'为母本与中原牡丹、日本牡丹以及紫斑牡丹进行了大量杂交,共设置57 个杂 交组合,授粉2 023 朵花,获得43 508 粒杂交种子。结果表明:1)凤丹白'自然授粉结实率高(19.13 粒/ 朵),且明 显高于自花授粉结实率(0.4 粒/ 朵),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2)凤丹白'与中原牡丹、日本 牡丹、紫斑牡丹杂交结实率(18.44、23.84、26.62 粒/ 朵)均较高,表明凤丹白'的杂交亲和性较强;3)结实率受父 本花型影响,皇冠型最低(10.42 粒/ 朵)且与其他花型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与雄蕊高度瓣化而花粉减少且生活力下 降有关;4)凤丹白'与贵妃插翠'黑龙锦'等39 个品种杂交结实率(33.33、35.89 粒/ 朵等)高于其自然授粉结 实率,对提高油用牡丹种子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总之,凤丹白'的育性强、亲和性高,是一种育种潜力巨大的优 良牡丹种质资源,值得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牡丹、芍药中存在大量台阁品种的现象,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演化的规律,确定了各花型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的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应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芍药花粉超低温保存4年后的生活力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花粉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以及为芍药花粉库的建立提供依据,该文比较了冷冻保存(-20℃)和超低温保存(-196℃)芍药花粉的不同效果,检验了17个芍药品种花粉经超低温保存4年后的生活力。结果表明,超低温(-196℃)保存的花粉萌发率普遍高于冷冻保存和对照,而大部分品种花粉经冷冻保存(-20℃)4年后萌发率明显降低。离体萌发试验表明,超低温保存芍药花粉的效果因品种而异,但绝大部分品种(94.1%)花粉保存效果良好(相对保持率>50%)。初步人工授粉试验表明,超低温保存4年后的芍药花粉仍具有受精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菜豆7个品种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各1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观测到的12个亚显微形态性状用SPSS聚类分析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1份花粉都呈近球形,花粉粒大小在所观察的材料间有较大差异。品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长豇豆花粉萌发器官略凹入花粉内,其他材料的花粉其萌发器官均明显外凸;菜豆和小莱豆花粉萌发器表面光滑,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萌发器表面皱缩,并有明显突起物;菜豆和小莱豆花粉外壁呈网状,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花粉外壁呈穴网状。Q型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在系数L1=0.188水平上分为菜豆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四大类,小莱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