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脂肪酸酯(HLB16)和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7.5)进行复配,体系的HLB值≥13.0,复配的3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完全溶解于水性材料中,在水:丙三醇为1:1、乳化温度为60℃和pH值为6.0的条件下,形成的乳液最稳定。用O/W微乳液法制备的植物甾醇酯颗粒分布在200~300am,且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在263.9nm,放置后稳定,无漂浮和沉降。[结论]该研究为功能材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扫描图谱,测定液滴平均粒径的变化情况,考察纳米乳液热力学性能,并结合光学显微观察及热贮后外观观察,综合比较4种不同乳化过程制备的高效氯氰菊酯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乳液A(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的反相乳化法制备)的背散射光强度发生轻微变化,液滴初始平均粒径最小(168nm),且贮存后变化不大,显微镜观察液滴细微且分布均匀,结晶温度低,热贮后外观均一,稳定性最好;纳米乳液C(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的直接乳化法制备)的稳定性次之;纳米乳液B(乳化剂添加在水相中的直接乳化法制备)和纳米乳液D(乳化剂添加在水相中的反相乳化法制备)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明显,液滴初始平均粒径均较大(大于1 000nm),且贮存后仍有增大趋势,显微镜观察液滴粗大,分布密集,结晶温度较高,热贮后外观不均一,产生乳析,纳米乳液D稳定性最差,接近破乳。  相似文献   

4.
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原位形成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制备的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中无机相网络与有机相网络相互穿插,所得涂膜的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较相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干膜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萘乙酸(NAA)粉剂采用微乳液-超声乳化法处理,制备萘乙酸纳米悬浮剂,并初步探索了该制剂对苜蓿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微乳液-超声乳化法制备的萘乙酸纳米悬浮剂,其颗粒度小,粒径分布均匀、水溶性好、稳定性好。2.2×10-5mol·L-1萘乙酸纳米悬浮剂的促长效果最好,2.2×10-4mol·L-1悬浮剂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低能乳化法和高能乳化法的介绍,综述了纳米乳的组成、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及纳米乳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研究开发无毒的生物相容性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同时探索出一套准确高效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是纳米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市售植物油类可分散油悬浮剂乳化分散剂的应用性能。[方法]选择6种不同厂家的助剂产品,测定其对大豆油的乳化效果及对烟嘧磺隆原药的分散稳定性等,并以大豆油为载体加工了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样品,测定样品的乳化分散性、乳液稳定性、黏度、粒径、Zeta电位、贮存析油量等指标。[结果]不同厂家的助剂加工的4%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主要在乳液稳定性、黏度、贮存析油量方面差别较大。[结论]配方筛选时,可根据所加工的农药品种及载体种类选择对载体及制剂乳化性能好、对原药分散性能好的助剂,通过合理的组分搭配加工出性能较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制备佛手精油纳米乳的工艺及纳米乳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佛手精油和MCT混合为油相,吐温(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佛手精油纳米乳(O/W型),并探讨纳米乳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粒径大小和多分散性指数(PDI)为指标优选高压均质法参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纳米乳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影响。[结果]油相质量百分比10%(佛手精油和MCT质量比4∶1),乳化剂的质量百分比2.00%,在均质压力10 000 Psi,均质次数3次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佛手精油纳米乳粒径为100~120 nm,PDI在0.3以下。[结论]佛手精油纳米乳对HT-2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果,且呈剂量依赖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石榴皮多酚纳米乳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滴定法结合伪三元相图法,对影响石榴皮多酚纳米乳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优选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结果]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石榴皮多酚纳米乳的最优配方为:石榴皮多酚4.4%(w/w)、EL-40 34.1%(w/w)、无水乙醇17.1%(w/w)、IPM 5.7%(w/w)、蒸馏水38.7%(w/w)。[结论]采用滴定法结合伪三元相图法制备石榴皮多酚纳米乳工艺可行,石榴皮多酚含量高,达到4.4%(w/w)。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从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25.4 mm I.D.,10μm),甲醇-水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上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25 m L/min,上样量为60 mg,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一次分离即可得到2种单体成分,经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得到鉴定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分别为99.2%和99.7%。[结论]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吴茱萸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新药剂在茶园推广应用。[方法]设置8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开展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0 g/L联苯菊酯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较好。生物农药中0.4%蛇床子素乳油的防效最好。[结论]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0 g/L联苯菊酯乳油、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茶尺蠖大发生时,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生物农药中0.4%蛇床子素乳油是防治茶尺蠖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自制羧基甜菜碱与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1混合,得到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研究了该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及抗吸附性,监测了油滴的三相接触角随时间变化,并进行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与临盘原油的界面张力值可以达到10-3mN/m的超低数量级,经过石英砂静态吸附后,该复配体系依具有较低界面张力性能,并且该体系对原油有良好的乳化性能。油滴的三相接触角监测结果表明,复配表面活性剂能使固相表面由亲水性向偏亲油性转变,从而降低了油滴在低渗孔隙中的贾敏效应,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在现场弱碱性水驱的基础上,注入1.5 PV的质量分数为0.5%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段塞后,采收率进一步提高13%,注水压力下降。该复配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菊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军  郭仁霞  李东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81-16582,16618
[目的]对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联苯菊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菊酯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计算出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在土壤中联苯菊酯含量的测定中,联苯菊酯含量为97.45μg/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4.68μg/g(置信度95%,k=2)。[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菊酯含量的测定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精密度的检测这个步骤,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式换水补药方法,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水温(20.4±0.3)℃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2.50、1.36、0.96、0.84μg/L,安全浓度为0.12μg/L;醚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17.80、2.81、1.04、0.54 mg/L,安全浓度为0.02 mg/L。联苯菊酯对真鲷为剧毒物质,醚菊酯为高毒物质。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大于醚菊酯。[结论]作为鱼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联苯菊酯的用药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红树莓籽中鞣花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inn.f.)籽提取物中鞣花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ODSHYPERSL C18柱(100.0 mm×4.6mm,5μm),柱温25℃,流动相CH3OH-0.03%三氟乙酸(体积比50∶50),检测波长254 nm,用外标法测定鞣花酸含量。[结果]鞣花酸含量在0.322~8.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试验RSD为0.6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重现性试验RSD为0.95%,表明方法的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2%,RSD为1.08%,表明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后续分析。最后测得鞣花酸含量可达994 mg/kg。[结论]红树莓籽中鞣花酸的含量高于所报道的红树莓果实中鞣花酸的含量,可更进一步对其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联苯菊酯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残留联苯菊酯的检测方法,研究质量分数1%联苯菊酯·噻虫咹颗粒剂中联苯菊酯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在广东广州市、广西南宁市和湖北潜江市进行田间试验,联苯菊酯在0.01~1.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01、0.10、0.5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联苯菊酯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得到联苯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联苯菊酯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64%~96.44%,相对标准偏差为3.26%~7.24%;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6.76%~9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17%~4.94%。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6.77~13.51 d,在甘蓝中未检出。【结论】联苯菊酯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栾海云  许勇  杨美子  张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21-12122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V/,V 1∶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甘草苷在0.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7.86%和2.0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甘草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方法]以无水甲醇为外标物,对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75∶2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25℃。[结果]柠檬烯含量在0.21~1.05 m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2.6%;计算得留兰香油原料中柠檬烯的含量为24.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王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50-19351
[目的]用HPLC法测定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lurnL.)提取液中金丝桃素含量,以期为贯叶金丝桃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PLC条件为:岛津VP-ODS C18(4.6 mm×150 mm,0.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酸乙酯-磷酸盐缓冲溶液(V∶V=60∶20∶20,pH=2.0);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59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贯叶金丝桃提取液在金丝桃素含量为2.56~19.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测得金丝桃素的含量为0.79 mg/g,提取率0.079%。[结论]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现性好,稳定性好,适合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淀粉的接枝改性对缓释肥包膜材料疏水性及尿素缓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吡啶为溶剂,采用硬酯酰氯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并通过流延法制得一系列接枝改性膜。采用元素分析法对所得接枝改性膜的取代度进行分析,采用FT-IR、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尿素渗透性及生物降解性等测试对改性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接枝取代度的增加,改性膜的接触角迅速增大,达110°以上,疏水性增强。7 d尿素累积渗透率下降,最低达23.6%。接枝改性后,膜材的生物降解速率下降,60 d的降解率由纯淀粉的86.0%降至29.3%。[结论]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及酰氯与淀粉的添加比例,获得不同缓释性的酰化淀粉膜,以满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对养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