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农地产权稳定是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重要根基。本研究利用运城市400户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预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年限对农业综合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稳定的农地经营权年限从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综合效率;土地流转年限主要通过土地流转价格和是否购买农机这两个中介变量来影响家庭农场的综合生产效率,即通过降低土地流转价格、减少购买农机服务,购买农机以实现自我服务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农户内部的农机自我服务水平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强于外包农机服务。因此,本研究提出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收益动态调整机制,激励农户签订长期土地流转合同;继续完善土地承包权转让市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降低退地农民的风险;加大补贴力度、持续推进农机自我服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于陕西、山东苹果主产省1069个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的收入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升作用高于土地转出,其中土地转入通过刺激农业生产性投资促进农户增收,土地转出则通过增加非农就业、自主创业促进农户增收.此外,土地转入仅对苹果种植规模为0.34~0.67 hm2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并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重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赣州市201 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特征和土地流转行为,通过建立
Logistic 模型,从户主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承包地流转特征、政策认知4 个方面对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
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被调查的201 户农户按职业、收入分为纯农户、兼业户、非农户,占比分别为
5%、60.2%、34.8%;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影响纯农户转入土地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均收入是兼业户转
出土地考虑的关键因素;非农户流转土地受家庭劳动力数量、承包地距中心城镇距离、流转费用和流转年限等
综合因素影响。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特征和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制定不同政策引导农户土地流转
是保障农户土地权益和发展权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业学报》2020,(4)
从农户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应用Logit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测算和比较分析农地流转农户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农户非农收入比重、村庄经济环境、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等是农户转出农地的重要诱因,农地价值、农机价值和农业补贴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转入土地。用PSM控制样本农户禀赋差异后,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转出对农户人均收入、人均非食品消费、户主健康有改善作用;农地转入对农户人均收入有改善作用,对农户人均非食品消费和户主健康的影响不显著。用PSM-DID进一步控制经济社会条件变化趋势差异后,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转出对农户人均收入、人均非食品消费仍有改善作用,但对户主健康有负向影响;农地转入对农户人均收入仍有改善作用,对农户人均非食品消费和户主健康的影响仍不显著。建议在关注农地流转户增收问题的同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进城务工农户和留村农地流转农户的健康、消费支出等福利。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业科学》2015,(11)
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采用辽宁沿海经济带201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土地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对土地转入的影响显著,且二者相关关系比较明显;农户外出就业中的是否外出就业、年打工时间、打工地点和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家庭农业生产主营项目、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土地流出分别在1%、10%、10%、10%、10%的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而外出就业对农户土地流入影响不显著,但家庭经济结构中的农业收入比重对其在1%统计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家庭承包农地数量、是否拥有农机对土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均显著,而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对土地转入影响显著。研究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
通过对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3个行政村150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的8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各个变量的最终贡献率.结果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非农收入比重和宅基地与县城距离等4个因素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P0.1)的正向影响,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最为明显.但是,现有人均住房面积、宅基地流转收益满意程度对流转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P0.1);农户家庭人口数和户主年龄对农户是否进行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P0.1).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非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土地转出后非农业收入增加,其非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随之上升;(2)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受土地流转的影响极为显著,表现为土地转出后农业收入下降,其农业收入所带来的福利水平下降;(3)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有着显著影响,土地流转后其经济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更充足的资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福利水平上升;(4)农户家庭的失业保障、住房性质、房屋现值、生活设备及娱乐设备的福利水平受土地流转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44-1348
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业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农户的意愿和行为对土地流转有根本性的影响。根据山西省柳林县15个乡镇的260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问卷的数据从农户基本情况、家庭拥有耕地数量、家庭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务农劳动力数、劳动力年龄、家庭农业收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机械化水平等5个因素对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影响显著;家庭主要劳动力性别、劳动力文化程度、家庭耕地面积数量以及人均收入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加快柳林县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辣椒常规种的增产效果及表观遗传效应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以辣椒常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对辣椒3代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第4代种子进行了测定,比较了发芽率、幼苗株重、株高、叶面积、叶绿索含量及光合速率.结果表明,SPNE使辣椒增产的效果随着处理代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优良性状能通过种子遗传,产生表观遗传效应,此效应也随着用SPNE处理代数的增加而增强,其中每代都SPNE处理的辣椒的增产效果最好,表明SPNE在提高辣椒产量的同时能使其种子更优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显著增长,农机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作为一种高效的劳动节约型技术,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时推动了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使部分区域种植结构呈"趋同化""趋粮化"发展;促进了种粮主体、农机投资和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兼业和转移就业人员等多方式增收。通过农业机械化投资,以投资锁定效应、沉淀成本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和粮食规模经营;并以劳动节约、效率提升实现了节本增效,提升了粮食基础竞争力,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机械化的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外溢效应已经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格局。因此,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支持,对农机具购置和农机生产作业服务予以补贴,不失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4.
Histamine: effect on self-stimul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hen injected discretely into the lateral hypothalamus of rats, histamine inhibited electrical self-stimulation at the injection site without affecting self-stimulation in the contralateral lateral hypothalamus. This effect was blocked by prior treatment with antihistaminics. Histidine, the amino acid precursor of histamine, produced a similar effect after a delay of 6 to 10 minutes. 相似文献
15.
16.
Weingarten FS 《Science (New York, N.Y.)》1972,176(4035):692-694
Chromatic stimuli were matched in luminance to a homogeneous white background field. The relative visual latency, as measured by subjective simultaneity, of 621-nanometer (red) light was 20 to 25 milliseconds less than that for 549-nanometer (green) light. When the chromatic stimuli were different in luminance fronm the background field, no differences in visual latency related to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were observed. The procedure of matching the luminance of test fields to that of a background field appears to be crucial for observing a visual latency difference related to wavelength.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21-124
生态理念设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们对个人实践活动的不好影响的反省与觉悟的结果,其来自全世界生态危机的发生与生态活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有关生态原理的进一步深入。生态设计包含着当代生态学特点,它的设计方式和生态设计间亦存在着自然的融合关联。文章把西方的环境理论与我国以前的生态道德和包装生态设计做了结合,且联系美术学、设计学等有关方式原理,对生态方式做了叙述与说明,在包装生态设计方式和生态原理的融合上做了深层次研究与一系列整理,在实践方面对包装生态设计的发展给予有利的原理支撑与方法支撑。文章从包装生态设计的生态设计的含义、包装生态设计思想、包装生态设计的生态方式等进行了研究与叙述。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