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豇豆荚螟是绿豇豆第一大害虫,常在花中产卵,在豆荚内孵化且蛀食豆荚,同时绿豇豆又有边开花边结荚边采收的特性,防治难度大。为此,2000~2001年间我们开展防治豇豆荚螟药剂和浓度筛选、覆盖防虫网防治豇豆荚螟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豇豆两种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豆野螟豆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豇豆荚螟、豇豆螟、豇豆蛀野螟、豆螟蛾、豆荚野螟。除为害豇豆外,还为害四季豆、扁豆、蚕豆、豌豆、毛豆等,是豆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豇豆越来越严重,已成一种难治害虫。以幼虫为害,幼虫蛀食花蕾,引起落蕾落花;幼虫蛀食嫩荚,造成落荚;后期蛀食豆荚,并在其内取食幼  相似文献   

3.
豇豆是丽水市最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集中种植面积超过了1 000 hm2,且大量销往杭州、上海等地,在当地效益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称豆野螟,俗称豇豆钻心虫,是豇豆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每年因豇豆荚螟为害造成的豇豆荚受害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豇豆种植的经济效益.由于该虫防治难度较大,为了提高防效,少数菜农常采用多种中、高毒农药混用,而且用量大、用药次数多.致使豇豆中农药残留量经常超标,严重威胁着食用者的健康,也阻碍了豇豆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无公害农药抑太保防治豇豆荚螟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田为害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钻入豆荚时取食红小豆种子,有转荚为害习性.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明显.北京地区豇豆荚螟发生为害开始于红小豆的始花期,集中在红小豆盛花期,豆花、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在8月末达到高峰.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红小豆田中的豇豆荚螟幼虫数在防治指标(百花/荚虫数5~6头)以上时,稀释1000倍液的5%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红小豆田豇豆荚螟幼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高氯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而且持效期在20d以上,具有明显的保花护荚作用.  相似文献   

5.
豆野螟又叫豆荚野螟、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各地均有发生分布,它是豆科蔬菜上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豇豆、菜豆、扁豆、芸豆、豌豆等,以豇豆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6.
钻心虫也叫荚螟,是豇豆生长中的大敌,钻心虫蛀食豇豆的蕾、花和嫩荚,造成严重落蕾、落花和落荚.中后期,幼虫钻入豇豆荚内蛀食豆粒并排出粪便,咬伤豆荚,使伤口黏湿发臭,豆荚畸形,降低食用性.  相似文献   

7.
钻心虫也叫荚螟,是豇豆生长中的大敌,钻心虫蛀食豇豆的蕾、花和嫩荚,造成严重落蕾、落花和落荚,中后期幼虫钻入豇豆荚内蛀食豆粒并排出粪便,咬伤豆荚,使伤口发臭,豆荚畸形,降低食用性.  相似文献   

8.
豇豆豆荚野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荚野螟又叫豆野螟、豆角钻心虫,是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主要害虫。该虫蛀食豇豆的花蕾和嫩荚,造成早期落蕾、落花,中、后期钻入荚内,蛀食豆粒并排出粪便,影响产品商品价值。豆荚野螟在寿宁县呈加重为害趋势,尤其是菜农对其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不甚了解,抓不住防治适期,乱用农药,导  相似文献   

9.
豇豆是江苏各地夏秋季重要的豆科蔬菜,江苏地区主栽品种有扬豇40、扬豇12等。豇豆的一生中会遭受到多种害虫的为害,其中豆荚野螟是豇豆花荚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由于豆荚野螟钻蛀为害,豆荚食用时钻蛀在豆荚内的豆荚野螟往往较难被清除干净,对食品卫生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绿豇豆生长习性和高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整枝方式上宜采用抹芽、摘心;采用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防治豇豆荚螟,不但安全,而且防效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福莲  张帆  谢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75-276,278
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三突花蛛的捕食上限(Namax)和a/′Th值均高于T纹豹蛛。这两种蜘蛛的寻找效应均随豇豆荚螟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T纹豹蛛下降幅度较大。随着猎物密度增加和寻找效应降低,二者的捕食量均有提高,而三突花蛛提高较多。三突花蛛的寻找效应仅在豇豆荚螟密度为4头/皿时低于T纹豹蛛,当其寻找效应高于T纹豹蛛时,其捕食量(捕食上限)高于同密度下T纹豹蛛的捕食量。用汪世泽等(1988)的模型来模拟,求出了二者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田间应用这两种蜘蛛控制豇豆荚螟时,益害比可分别设为15∶和11∶.3。  相似文献   

12.
古笛 《农家科技》2007,(6):11-11
钻心虫又叫豆螟,是豇豆花荚期的大敌,每年发生4~5代。它蛀食豇豆的蕾、花和嫩荚,造成严重落蕾、落花和落荚。咬伤的豆荚,伤口虫粪黏湿发臭,豆荚畸形,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变劣。主要采用药剂防  相似文献   

13.
豆野螟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豆科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年年有不同程度发生,轻则影响豆科蔬菜生长,重则影响产量和质量。 1 危害状 豆野螟幼虫大多数蛀食花蕾,引起落蕾:蛀食嫩荚,造成落荚;蛀食后期豆荚,产生蛀孔和排出腐烂状的绿色粪便,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此外,幼虫也可吃食叶片和卷叶危害。……  相似文献   

14.
豆野螟是夏秋季豇豆生产中主要害虫,由于近年来豇豆栽培面积扩大,茬口安排复杂,该虫害发生程度日益严重,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据温州市农科院2002~2003年系统调查,现在豆野螟6~10月均发生严重,发生呈波浪状多峰形,花、荚危害率均大幅度上升,而在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年的雨季,我们在尼日尼亚的卡诺(Kano),使用两个不同浓度5%和10%的楝树叶提取液在花蕾期对豇豆两个不同品种(IT86D-715和IT87D-941-1,代号分别为Cv-715和Cv-941)进行了试验。提取液的施用是采用当地农民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沾扫帚”法。施用该提取液后,除了1994年的浓度为10%的4次处理外,豇豆花期受豇豆荚螟(Marucatestulalis)和花蓟马(Megalurothrips sjostedti)侵袭的程度并未降低。Cv-715和Cv-941两个品种相比,前者豆荚受害较轻。平均来说,施用提取液的与未经任何处理的相比。豇豆荚螟的虫荚率Cv-715降低12%,Cv-941降低16%。同时豇豆产量的提高也比较显著,其中以1994年“5% 2×”处理的Cv-715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的产量比为515∶243kg/hm~2。不过,增产的稳定性欠佳,其中原因可能是提取液施用不均匀和用量不恒定。楝树能有效地抑制与寄主植物抗性相关的豇豆荚螟的危害,但“沾扫帚”法对持续控制虫害未免太原始了。  相似文献   

16.
豇豆荚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启荣  王俊  曹月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09-409,468
通过 3年的田间调查 ,室内饲养 ,以及灯光诱蛾 ,明确了豇豆荚螟在安庆 1年发生 6代 ,掌握了成虫产卵习性 ,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信群  赵跃  高金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58-6859
以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枯萎病、番茄早疫病、番茄青枯病、辣椒病毒病、白菜软腐病以及菜蚜、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瓜绢螟、叶螨类、豇豆荚螟等14种主要蔬菜病虫的发生消长规律为依据,同时参考有关学术资料制定调查、测报办法。  相似文献   

18.
牛耕 《现代种业》2007,(4):26-26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荚螟、豇豆蛀野螟、豆卷叶螟等。据我们2004年调查,其普发率为90%,严重受害田块占78.3%,一般减产20%~40%,高的达70.6%,严重影响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了有效地防治豆角钻心虫的危害,现将其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作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豇豆荚螟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环境的影响,并从农业、物理、药剂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叫豆野螟,俗称“豇豆钻心虫”,是长豇豆上最主要害虫。在我市一般长豇豆荚受率达10%-30%。严重时达60%以上,极大地影响长豇豆的外观和质量,从而影响长豇豆商品价格和经济效益,由于该虫防治难度较大,为了提高防效,不少菜农采用多种中高毒内吸性农药混剂,并进行连续多次喷药,致使和长豇豆中农药残留毒性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推进我市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和蔬菜产业化进程,我们于2000年选用无公害农药抑太保在豇豆上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