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东南红壤水分运动参数与红壤性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鄂东南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扩散率,推导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对试验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土壤水吸力(ψ)与土壤含水量(θ)、土壤水分扩散率(D)与土壤水饱和度(G)、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与土壤水饱和度(G)的经验公式,并将参数与土壤性质进行了相关分析,ψ-θ、D-G之间的参数与土壤性质关系很密切。实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对鹫峰山区主要的山区混交林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山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在0.2~0.8 cm/s区间内变化;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30 cm深的表层土的饱和导水率逐渐增大,并存在波动;相同海拔,不同坡向的饱和导水率相差不大;由于破坏原因,原状土与扰动土饱和导水率相差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容质量均对饱和导水率存在影响;原状土饱和导水率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对研究土壤水分和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测定和数学拟合,研究了四川盆地7种紫色土的3个重要水分运动参数。结果表明,比水容量、非饱和水扩散率和非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0.3~0.5cm~3/cm~3)或土壤吸力(0.25~90KPa)的关系都可用幂函数式y=ax~b模型来表达。不同紫色土水分运动参数与土壤含水量或土壤吸力的关系以及土壤性质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取决于数学模型a、b两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结壳法对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饮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导水率与负压水头呈指数曲线关系,当负压水头达10kPa/时,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渭趋一致;在质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土壤盐分、容重、孔隙度以及有机质含量均对非饱和导水率有很大的影响;结壳层的组成不同对测定蜚饱和导水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介纛壳法完全能运用于滨海盐渍土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水平土柱法对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的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变化于0.14~117.32cm~2·min~(-1)之间,比非饱和土壤的离子扩散率大几个数量级;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符合 D(θ)=ae~(bθ)经验公式;含水量与 Boltzmann 变换参数λ之间的关系为(λ)随含水量的下降而降低;在质地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对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有很大的影响,但土壤盐分浓度在含水量达0.2cm~3·cm~(-3)以上时对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用一步出流法测定土壤的导水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次加压出流法测定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土壤水扩散率的方法,结合逐次加压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便可求出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率K(θ),方法简便,概念明确,仪器设备简单,一次试验可以同时测得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全部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人工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提供基础科学理论支持。  方法  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内的马尾松、杉木、尾巨桉、米老排、红锥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5种人工林地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数学分析方法,探讨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杉木和马尾松2种人工林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相对较高,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最低。不同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壤深度均具有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且土壤表层(0 ~ 10 cm)的饱和导水率均显著高于土壤下层(10 ~ 50 cm)。(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大于0.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黏粒含量均与饱和导水率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密度与饱和导水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大于0.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密度、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是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砂粒含量、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是次重要因素。  结论  相比红锥、尾巨桉和米老排,杉木和马尾松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延缓地表径流产生,减少土壤侵蚀。应注重科学的人工林经营措施,以便有效提高土壤的导水与贮水能力。   相似文献   

8.
非充填复垦土壤饱和导水率预报的岭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统计软件SAS9.0,运用岭回归技术,对非充填复垦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与土壤紧实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研究,并建立了饱和导水率的岭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紧实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因子对饱和导水率的作用依次为非毛管孔隙度〉紧实度〉容重〉有机质含量〉毛管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该模型对研究充填复垦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郑州市城市不同植被群落对绿地表层土壤入渗的影响,以郑州市城区13种不同绿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饱和导水率,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绿地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乔灌草混合配置的绿地比单一种植的绿地理化性质更好,且土壤的物理理化性质易受到人为踩踏等因素的影响。2)不同绿地表层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与持水能力差异显著,乔灌草混合配置的绿地比单一种植的绿地入渗性能和持水能力好,表现为较高的饱和导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其中银杏-麦冬配置的绿地饱和导水率最高,西府海棠-沿阶草配置的绿地饱和导水率最小;大叶黄杨单作绿地的田间持水能力最强,西府海棠-沿阶草配置的绿地田间持水能力最弱。3)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城市绿地建设采用乔灌草混合配置的形式,能有效提高绿地土壤的入渗能力和持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长期不同施肥对褐土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持水性质的影响,依托山西省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进行氮磷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定点定位试验的褐土农田,设置不施肥(CK)、单施氮磷肥(NP)、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NPM)和单施高量有机肥(M)等4个处理,并测定其土壤容重、孔隙度、紧实度、饱和导水率以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NPM和M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同时水分累计入渗量也分别提高了20.00%和47.6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明,不同处理土壤持水能力从高到低为M>NPM>NP>CK;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处理下田间饱和含水量(θs)和剩余含水量(θr)均最高,而CK最低。与CK相比,NPM和M处理田间持水率分别提高了11.97%和40.27%,土壤有效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5.11%和21.35%。综上,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M)以及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NPM)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是褐土区较为适宜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确定在生产条件下,早期驱虫对受阻幼虫的作用,以及4月中和5月初出牧时驱虫能否更好地消灭母羊在春季的虫卵排出。试验结果发现,不论在产羔时驱虫,还是在春季出牧时治疗都可防止春季和早夏对牧地的污染,并可推迟在同一牧地上放牧羔羊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微灌系统田间管网的水力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基础,对微灌系统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在毛管分组调压设计中,因调压管长度偏差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的变化及其对支管单元灌水均匀度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对两例采用毛管分组调压方法设计的微灌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管分组调压设计,调压管长度偏差所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偏差,对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之大,在工程设计中绝不能忽略;最后,对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以水稻不育系宜香1 A为材料采用B C Sood(1978)介绍的水稻香味快速测定法对香型水稻不同时期叶片香味差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同一叶片中间部分香味更浓,同一单株中主穗与分蘖穗的同位叶片香味无明显差异。在剑叶未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倒2叶香味逐渐变浓,而不完全剑叶的香味不如倒2叶浓;在剑叶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剑叶香味逐渐变浓,在同一单株所有叶片中成熟剑叶香味最浓。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出雏不同时间雏鸡性比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出雏的不同时间,雏鸡性比例存在显著(P<0.05)、极显著(P<0.01)的差异,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20天时,母鸡最多,公母比值为0.350±0.030。至21天3小时,公鸡最多,公母比值为1.792±0.080。扫盘出雏结束时,公母比值为1.330±0.050。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水稻不育系宜香1 A为材料采用B C Sood(1978)介绍的水稻香味快速测定法对香型水稻不同时期叶片香味差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同一叶片中间部分香味更浓,同一单株中主穗与分蘖穗的同位叶片香味无明显差异.在剑叶未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倒2叶香味逐渐变浓,而不完全剑叶的香味不如倒2叶浓;在剑叶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剑叶香味逐渐变浓,在同一单株所有叶片中成熟剑叶香味最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