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康县进一步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步伐,提升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有力地推进了茶树良种化进程。今秋新植无性系良种茶苗"名山131"100万株,新建茶园970亩。康县茶叶具有历史悠久、生长环境好、有机成分高等特点,屡获"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世界名茶之乡"等殊荣,是我国典型的西部高海拔优质茶叶种植区。现有茶园5.6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8万亩,茶叶总产量55.4万公斤、产值4 000万元。近年来,该县把茶叶产业提档增效作为推动茶农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出台了支持良种茶叶发展的相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贫困山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发挥茶叶产业的扶贫作用,2013—2018年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驻村调研茶园的投入和收益情况,分析茶叶生产的特征,基于"理性小农"理论,测算茶叶投资的经济效益,寻找茶叶投资回报的敏感性因素,评价茶园投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茶叶生产具有收益期长和年年有收益的优点,但茶叶造园要求高、抚育管理环节多且加工工艺复杂;运用风险调整净现值法评价茶园投资效益,经营年限在20~50年期间的茶园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介于25.63%~26.93%,经济效益较高;茶园投资效益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茶园效益与茶叶销售价格、茶园产量和茶叶生产成本的敏感性强,茶叶销售价格决定了茶叶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出引进无性系优势良种茶苗、将低产群体种茶园改造为有机茶园、采用机械化采茶、建立龙川茶叶销售展示平台、打造龙川茶叶网络店、挖掘龙川茶叶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是池州市石台县茶叶发展的重点及趋势,运用最新的科学种植技术,正确选址、优化品种、就近育苗、地膜覆盖栽植及栽后管理是茶园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是池州市石台县茶叶发展的重点及趋势,运用最新的科学种植技术,正确选址、优化品种、就近育苗、地膜覆盖栽植及栽后管理是茶园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茶叶)项目于2014年落户蓝山,为蓝山茶农特别是生产有机茶的百叠岭山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茶农效益。3年内百叠岭山区茶叶面积增加400公顷,实现茶园经济效益增加近3600万元。为促进茶叶综合产业园项目的顺利实施,落实湘南茶叶兴农政策,完善茶园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等目标。蓝山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把茶叶综合产业园项目落到实处。一是成立了蓝山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综合产业园(茶  相似文献   

6.
优势基地建设技术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以环保为前提,合理选择基地。选择远离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地理地势有利茶叶生产的基地。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旱、中、晚良种的合理搭配,有利优化茶类结构和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茶叶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是提高茶园质量基础,也是保障茶叶鲜叶原料质量,提升茶叶原料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茶叶卫生质量:农残含量、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茶树品种结构、茶园生态环境与建设、茶叶采摘、土壤肥料及病虫害防治等制约因素对我国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1)选用良种,合理采摘,适时轻修剪;(2)全面推行无公害茶叶标准,提高茶叶卫生质量;(3)建设茶林复合生态茶园,提高茶叶自然品质;(4)优选茶园土壤,增施有机肥,发展优质有机茶;(5)加...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云南省云县大寨镇的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茶园建设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而生态茶园的建设是促进茶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就大寨生态茶园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建立生态茶园基地的措施和生态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从江西省质监局获悉,遂川县茶叶种植标准示范区入选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省共有7个项目被列入。据悉,国家茶叶种植标准示范区项目由遂川县狗牯脑茶叶协会承担实施,建设期限为3年,2019年年底前完成示范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制定狗牯脑茶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标准、狗牯脑茶有  相似文献   

11.
临沂生态茶园建设是引领茶叶转型升级,实现茶叶生态、节本、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态茶园基地选择、园区规划、茶园配套设施建设、茶园生态建设模式、优良品种的选择与应用、生态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生态防控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临沂生态茶园建设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1重点急需解决的主要科技支撑问题针对云南茶园低产低效、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筛选适宜云南省的优质高产茶品种,研发并集成标准化茶园建设(改造)、绿色防控、省力化栽培和加工技术,构建茶叶生态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研发生态茶智能化采摘装备;形成优质茶的高值化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建议省政府支持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项目牵头单位,开展系列攻关,“十四五”每年稳定支持茶叶所2000万元财政专项科技经费,解决茶叶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期间茶叶所申报并力争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省二等奖5项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顾名思义,生态茶园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茶园建设中,最终达到保护茶园环境、提升茶叶品质的双重目标。新时代背景下,生态茶园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比如应用技术、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于此,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茶园工作经验,就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茶园建设展开全面的研究,为后期茶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1、生态茶园的基本特点分析1.1完整性生态茶园就是利用人为条件,构造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内部有效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都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晓波 《农技服务》2023,(10):76-79
茶叶是凤冈县特色产业,以有机茶叶为代表的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模式逐渐成熟。为实现凤冈有机茶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系统化,推动凤冈茶叶高质量发展,从基地选择、基地规划、茶园开垦、挖沟施肥等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的规划与建设;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料管理、修剪管理介绍有机茶园管理;从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茶园是闽东茶叶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回顾五、六十年代开山种茶,广种薄收;七十年代茶叶大发展,强求集中成片,造成茶园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土壤贫瘠,病虫猖獗,单产低下,效益不高。这批数万亩茶园在闽东沿海人多地少的区域可算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如何保持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沿海地区茶叶生产持续发展是21世纪闽东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霞浦县生态茶园的典型为例子,谈谈闽东沿海茶区建设生态茶园以及实施“生态工程”改造茶园的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续第7期第19页)2013年,蓝山县百叠岭茶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项目区生态条件优良,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品种优良,树势强健,茶园整体管理水平高,标准园创建面积100公顷。蓝山县农业局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计划安排,认真组织,顺利完成茶叶标准园创建的各项工作,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1.强化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坚持把茶叶标准园创建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成立了标准茶园创建领导小组,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0,(1):10-10
<正>我国茶园面积约占世界的50%,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31%,但茶叶产业还存在单产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茶叶品牌建设有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茶叶产品达到优质高效,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农业部近日下发《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自然条件优越、工作基础好、茶农积极性高、示范作用强  相似文献   

19.
正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多种优势,抗旱性、抗寒性较强,发芽较早,质量优,产量高,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是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经调查发现,无性系种植茶园与常规茶园相比,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无性系茶园可提前一年建成,建成之后茶叶的产量可以达到常规茶园的1.4倍,产值是常规茶园的2倍左右。因此发展无性系茶园有利于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在当前茶叶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茶叶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生产成本不断加大,所以发展无性系茶园是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已成为特殊茶叶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推广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建设,是充分挖潜茶叶的生产潜力,通过分析景东县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建设,应用各种技术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实施有机茶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