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述了农业废弃物稻壳在建材行业的主要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包括稻壳作为胶凝材料、混凝土、墙、板及其他材料等方面的各种利用方式,为科学开发与综合利用稻壳提供参考,是一种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利国利民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稻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农业废弃物稻壳经过一系列加工和特殊工艺处理后,在化学品制备、能源、饲料工业、农业、建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科学开发与综合利用稻壳是开辟新资源、保护环境、消除白色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发展农业、促进畜牧业发展、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育苗基质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资源再利用和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兴乡新合村,对水稻新基质(发酵稻壳)盘育苗与常规土壤盘育苗(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稻壳基质的秧苗素质整体上要略好于土壤基质的秧苗,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没有明显差异,稻米单产略高。稻壳基质育苗完全可以替代土壤育苗。  相似文献   

4.
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大洋性鱿鱼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始于198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远洋鱿钓渔业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持续对三大洋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一批新资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并得到商业化捕捞。根据2003—2017年我国鱿钓船对三大洋公海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对其基础生物学、资源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等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初步了解重要经济鱿鱼资源特性。研究概述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状况,并提出可持续开发世界大洋性鱿鱼资源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通过对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三大洋7个渔场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新增作业海域超过1×10~7 km~2,估计新增渔场的资源蕴藏量在500万t以上,初步掌握了渔获个体大小等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源丰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发现不同作业渔场的渔获个体差异明显,渔场形成的适宜海表面温度有较大差异。研究建议,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鱿鱼资源,建议开展系统科学的渔业资源国际合作调查,开展基于硬组织的大洋性鱿鱼年龄与生长、群体结构、生活史过程、洄游分布、高精度的渔情预报以及大洋性鱿鱼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热解技术是稻壳有效利用的重要处理方法,其炭、气和油三态产物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稻壳炭是稻壳热解后产生的固态产物,对环境、农业和新能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稻壳炭的理化特性决定了炭产物的利用方式及效果,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不同,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影响较大。对不同热解温度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稻壳炭的定向制备及高值化利用。为确定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的影响作用,在管式炉固定床上制得不同热解温度的炭产物,对稻壳炭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可溶性物质含量、表面官能团和孔结构等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特性的影响规律。热解温度为350,450,550,650,750,850℃,气体流量600m L·min-1,热解停留时间为40min。分别采用TGA2000型工业分析仪和EL-3型元素分析仪测定稻壳炭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采用自动量热仪测定其低位发热量。采用pH计、电导率仪和离子色谱仪分别测定炭的pH值、总可溶性物质含量和可溶性氮含量。采用VERTEX 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稻壳炭表面官能团组成,采用物理化学吸附仪测定孔隙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稻壳炭的产率越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挥发分逐渐析出,含氢和氧官能团及含碳物质逐渐分解,而灰分增加,固定碳和低位热值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550℃和450℃具有最高值。热解温度550~650℃制得的稻壳炭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和发达的孔隙结构特性,该结果对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栾树属树种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应用广泛。而目前对栾树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并不多。概述了栾树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技术,分析了其开发与利用现状,并展望开发利用前景,为日后栾树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开发绿色保温型混凝土和提高农业的废弃物-稻壳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双重要求出发,研究开发稻壳、稻壳灰水泥混凝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综述了国内外稻壳、稻壳灰混凝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稻壳、稻壳混凝土的各种基本性能及组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展望,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水面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政府提高了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水平。因而近年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科学、高效地开发大水面资源,使得人们对大水面开发与利用的效率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一直是政府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大水面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为有效提高大水面开发与利用效率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政府提高了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水平。因而近年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科学、高效地开发大水面资源,使得人们对大水面开发与利用的效率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一直是政府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大水面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为有效提高大水面开发与利用效率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对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 60 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 18 800 多份、野生稻资源 5 158 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 1 000 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 hm2 以上的品种有 31 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 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可观且成本低廉,但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率不 高。本文阐述当前秸秆、稻壳、畜禽粪便利用现状,并从创新性角度出发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鱿鱼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鱿鱼属头足类,盛产于我国东海地区,海洋头足类加工和药物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近30年来,中国鱿鱼加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国内水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鱿鱼的加工研究也逐渐深入,冷冻鱿鱼片、调味鱿鱼丝、鱿鱼米饭和鱿鱼调味料等加工制品的产量与种类不断丰富,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及有效功能成分,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功能调节和降血脂血压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利用与制品开发也品种繁多。鱿鱼已成为功能食品和新型海洋药物开发和利用热点而备受人们青睐。介绍了鱿鱼食品加工与副产物加工技术的现状,并分别从鱿鱼内脏、皮、墨汁、眼和软骨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面介绍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鱿鱼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稻壳木醋液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稻壳木醋液有机化合物组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稻壳木醋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从稻壳木醋液中分离出131种组分,鉴定出97种化合物,包括甲醇(6.68%)、1-羟基-2-丁酮(2.28%)、乙酸(26.72%)、丁酸酐(2.56%)、1-羟基-2-丙酮(10.11%)、糠醇(2.54%)、环丙基甲醇(3.89%)、苯酚(2.20%)、邻苯二酚(2.94%)等。[结论]研究结果为稻壳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探索科学改良土壤的方法,将菌糠、秸秆、锯木屑、稻壳4种有机物下脚料添加到土壤,考察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能有效提高地温并减少水分蒸发;其中添加菌糠和秸秆可使蔬菜极显著增产,而添加锯木屑和稻壳的当季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种业科技创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阐述了该院种业研发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种业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种业平台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种业研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葛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归纳了葛的本草考证、成分及功效、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品种选育、栽培繁育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葛根产业的健康发展,需依靠政府及科研部门重视、加强资源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建立葛根淀粉和葛根素同时提取工艺、加强葛根素药用价值及相关产品开发、建立葛相关标准、加强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葛产业的健康化、系统化及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稻壳灰制备纳米SiO2的方法,为稻壳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采用稻壳灰为原料制备出硅酸钠。而后,又以这种硅酸钠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纳米SiO2。[结果]研究了焙烧温度、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及溶液pH值对纳米SiO2粒径的影响。硅酸的聚合速度与溶液的pH值有很大关系,而聚合速度直接影响到硅酸的分子量,进而影响SiO2的粒径,溶液pH值在5~6最好;焙烧温度对SiO2的粒径及形貌有较大影响,温度高了,团聚多,形貌不好;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需达到一定值才可防止粒子团聚。结果表明:在PEG添加量为≥0.15 g时,经过600℃焙烧后,可制备近似球形的纳米SiO2。[结论]利用微波辐射提取稻壳灰中的SiO2,通过化学沉淀法可制备近似球形的纳米SiO2。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有利于稻谷壳灰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开发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实现科研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三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即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开发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的前提;丰富室藏档案资源是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的基础;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是提高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