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文军  张祥明  凌国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20-6221,6243
[目的]探索生物质焦在冷浸田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良冷浸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优202水稻为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用量生物质焦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质焦能够提高冷浸田早期土温,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水稻分蘖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加17.6%~22.7%;增施生物质焦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比对照增加8.7%~14.8%,水稻产量先随生物质焦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当用量超过2 250 kg/hm2时产量下降。经过回归分析,计算出最高产量生物质焦用量为2 238.8 kg/hm2。[结论]生物质焦能提高水稻生长发育前期土壤温度,解决冷浸田山阴水冷、水稻前期生长缓慢、易僵苗等问题,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提高水稻产量。生物质焦可以作为冷浸田的一种改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冷浸型稻田的低产因素与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冷浸型水稻田的低产原因,并针对冷,烂,渍,毒和缺素等低产因素。提出以石砌工程措施为中心辅以耕作,施肥,栽培管理等的综合改良措施,以协调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与作物生长关系,达到低产变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圩区低洼冷浸稻田养殖模式及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容市赤山湖周边镇有低洼冷浸稻田5~6万亩,因其具有冷、烂、酸、瘦、毒特点,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产量低而不稳。近年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外地养殖大户对低洼冷浸田进行了稻田养殖示范,取得显著成效,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冷浸田大部分地处高山,冷土低温,泥土中亚铁等还原物质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产量不高。冷浸田水稻普遍发生前期冷害发僵,后期低温冻害。要提高这些田块的产量,必须改良栽培方法。冷浸田水稻垄畦栽培,有效避免了传统栽培法的不足与缺点,经多年栽培试验,增产效果明显而稳定,在高山地区冷浸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山区冷烂田采用多孔波纹塑料暗管降渍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浙闽交界处,全市总面积3059km2,耕地面积38.8万亩,水田面积22万亩,其中冷烂田10万余亩,这些水田因其本身地势低、田土烂,是地表水和地下泉水汇流的必经之地,上部集水面积大,山高水冷,光照弱,又缺乏健全的排水系统,使田土冷、烂、瘦、毒,从而阻碍我市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低湖冷浸田的改造途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了冷浸田地力条件,论述了冷浸田高耗低产的障碍因子和试行“W”模式改造后所取行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地形地势等原因,山区冷浸田面积较大。这些冷浸田地下水位高,水多氧少,早中稻前期僵苗不发。起垅栽培是解决水与氧矛盾的主要方法。通过田中开沟起垅,抬高泥面,减少土壤渍水,增强土壤通透性。作为山区村,近年来新邵县巨口镇大石村利用冷浸田起垅栽培,推  相似文献   

8.
外源物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水稻植株性状及提高产量,针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过高对水稻产生毒害,利用6种不同外源物(米糠、石灰石粉、白云岩粉、硫酸锌、二氧化硅和聚乙烯醇)消减冷浸田土壤,测土壤的亚铁含量与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各处理均明显消减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减幅为10.96%~38.89%,以米糠处理土壤亚铁消减量最大,水稻产量8192 kg/hm2最高(增幅为21.69%),其次是聚乙烯醇处理水稻产量7896 kg/hm2(增幅17.29%)。亚铁量与水稻有效穗、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77和R2=0.754。表明,铁毒是冷浸田中制约水稻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米糠处理冷浸田土壤亚铁量消减作用最大,水稻产量最高,有效穗最多,可以作为改良剂。  相似文献   

9.
锌,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作物缺锌,表现生长不良,产量不高。早在1912年,就有人发现对玉米施锌有效果。我国有些单位在水稻上也作了些研究,表明缺锌田块施锌肥,水稻增产明显。如湖北省1976~1980年在早稻上施肥,每亩增产49~110斤,增产率为6~18%。据扳道,冷浸田,烂泥田还原性强,氧化还原电位低,土壤对锌的吸收固定力强,有效锌含量低。为了研究在冷烂田中施用锌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我们于1984年在贵阳市花溪区选用部份冷烂田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闽侯典型冷浸田为例,通过连续两年定位监测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同一小流域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灰泥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灰泥田地下水位常年波动较大,且主要发生在地表之下0-50cm,而相应的冷浸田地下水位波动较小,主要分布在地表之上10-40cm,较灰泥田常年平均高出49.3cm。冷浸田地下水还原性物质总量是灰泥田的2.8倍,Fe2+则是灰泥田的1.8倍。冷浸田光合有效辐射年均值较灰泥田降低26.9%,达显著差异水平。冷浸田单季稻生育期(6-10月)平均地表温度、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分别比灰泥田低0.4℃、0.4℃、0.5℃、0.6℃,尤其是9-10月的抽穗灌浆期地温与灰泥田差异进一步加大;其单季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均也较灰泥田低0.6℃。山垄冷浸田地下水位高并伴随强还原性、较低的光合有效辐射与水稻生育后期地温下降较快是区别于非冷浸田的重要生境特征,这可能是冷浸田生产力低下的综合原因。基于冷浸田生境特征,从工程与农艺措施等方面提出治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前锋区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稻田多分布在中丘窄谷或中丘中谷间,地势低洼易积水,多冷浸泥烂田,泥脚较深。这种冷浸烂泥田占全区水稻面积的60%左右。提出了推广水稻旱育秧半旱式栽培技术、有步骤有计划地改造中低产稻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水稻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冷浸田土壤长期渍水,水凉泥冷,通气不良,种双季稻常因早稻僵苗不发,晚稻迟插遇寒露风而影响产量。采用半旱式畦作蓄留再生稻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节本增效,与种双季稻实际田间支出进行比较,每公顷可省种22.5千克、省工75个、省肥料325千克省农药300元,合计可节支2170元,其投入产  相似文献   

13.
在冷浸田进行种植茭白与水稻试验,结果表明:冷浸田种植茭白每667 m2净收入增加2 850元,并总结冷浸田茭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福建典型冷浸田与邻近景观单元内的非冷浸田7对14个土壤样品数据,利用配对 t检验等统计方法研究冷浸田土壤活性有机C、N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有机C含量与C/N较非冷浸田分别提高22.1%与0.56个单位,差异显著,但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与水溶性C组分含量及二者占有机C比重均显著低于非冷浸田,同样,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含量及其占全N比重也显著低于非冷浸田。冷浸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但组分品质差。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或水溶性C或可作为冷浸田改良效果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冷浸田的特性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我国冷浸田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以冷浸田生产潜力评估为中心,结合不同区域冷浸田特点,提出与之对应的冷浸田生产力提升的共性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提出冷浸田质量提升的指标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早稻疆苗,俗称坐蔸,多发生在水稻移栽至分蘖初期。由于早稻生育前期,经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早稻根系生长发育受抑制,有机肥料分解缓慢,因此早稻僵苗现象比晚稻要重。早稻发僵在我省不局地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以湖区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深脚田、冷浸田较严重。根据近五年的资科统计,我场早稻面积近8千亩,常年发僵面积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冷浸烂泥田是水稻高产的障碍因子之一。这种类型的稻田泥深、土烂、水冷,水、肥、气、热不调,养分分解速度慢,有毒还原物多,成为粮食产区的主要拖腿田之一。要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必须对这种类型田加以改造。一、冷浸型稻田的危害这类型稻田广泛分布于山、丘的冲垅谷地、库塘下部、平原和湖区的低洼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冷浸田形成、障碍特性及治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浸田为福建省主要的中低产田,结合国内已有研究成果,介绍了福建冷浸田分布、分类与形成机制,阐明障碍特性,探讨各种综合治理利用技术,提出冷浸田发展演变规律及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6个县14个不同水稻田土壤为材料,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其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比较冷浸田与非冷浸田土壤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相比,有机质含量、有效P含量、0~20 cm土层真菌数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冷浸田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效P含量和0~20 cm土层真菌数量较低.(2)冷浸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非冷浸田土壤三者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3)土壤真菌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显著减少;与细菌相比,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更易受到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安龙县冷浸田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龙县因地下水位高造成泥温低冷浸田及渗漏型冷浸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征,提出了冷浸田水稻高产稳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