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计算福建省"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方法]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明确"省公顷"模型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方法。以福建省为例,计算了2014年各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各地市各类土地的产量因子。[结果]福建省"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均衡因子:耕地为3.683 phm2/hm2,林地为0.382 phm2/hm2,草地为0.188 phm2/hm2,水域为0.385 phm2/hm2,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模型下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福建各地市同类型土地的产量因子也各异。[结论]该研究计算出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客观地表达了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是合理的。在进行省域层面的生态足迹分析时,用"省公顷"对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更加准确地核算小尺度生态足迹,建立了"国家公顷"模型,明确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上,引入热值的概念,克服了不同类型生物产品不能直接加总的难题。以重庆市为例,应用建立的模型测算2007年各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各类土地的产量因子。结果表明,计算数值与国际上通行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客观地表达了国内及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是合理的;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达2.258hm^2,人均生态赤字达1.894hm^2,说明重庆市的经济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构建的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3.
张帅  董泽琴  王海鹤  邹凤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67-11870,12260
在全球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市公顷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7年某市平均土地单产量,以市公顷模型计算出全市均衡因子和市域范围内某县级市的产量因子,进而核算和分析了这5年该县级市的生态足迹,并把2007年的数据与全球公顷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市公顷计算结果看出,该县级市人均生态足迹中耕地和草地占的比重很大,2007年分别达到了44%和46%,而人均生态赤字则主要是由草地方面贡献的,2007年草地人均生态赤字达到总人均生态赤字的73.8%。根据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县级市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薛若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18-7320,7322
简要介绍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计算生态足迹的模型,并用"国家公顷"和"全球公顷"2种方法分别对福建省2011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福建省2011年生态足迹采用"国家公顷"方法计算的结果为1.152 383 nhm2,"全球公顷"方法计算结果为2.083 948 g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前者为0.350 978 nhm2,后者为0.555 885 ghm2;人均生态赤字前者为0.801 405 nhm2,后者为1.528 063ghm2。对2种计算方法的结论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计算和研究"国家公顷"生态足迹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结合区域自身特点,通过产量因子、均衡因子及贸易调整系数予以调整,以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比值作为衡量区域生态压力的指标,分析了陕西省2001~2011年生态安全的时序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析了陕西省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从2001年的1.1141 gha增长到2011年的2.3290 gha,人均生态容量略有上升,生态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说明陕西省一直是生态赤字,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的状态。陕西省生态安全动态变化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技术、土地利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引起的人均GDP增加是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海鸿  张斌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5):146-149
针对酒泉市地处西北干旱区的实际,运用“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重新明确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2004-2008年酒泉市耕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可持续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酒泉市耕地资源处于不可持续状态;近年来酒泉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水平在波动中呈下降的趋势.最后提出了酒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开展上年结转和本年结余资源对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研究、开展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地方公顷研究,以及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渔业、圈养牧业均衡因子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以来,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研究成为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热点,但有关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较少。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①水资源账户:通过全球水资源平均产量、均衡因子等一些参数的确定来计算水资源的生态足迹,②成分法:从水资源的抽取、供应、废水排放、处理等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来换算其足迹指标,以期对水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57-160
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生态足迹模型因其简单易测算、科学合理且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和应用。但是,在大量的定量研究中,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该种方法中使用的全球土地平均生产力、全球土地产量等因子存在生态偏向性,难以体现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性等问题,使其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不足,采用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方法——能值足迹模型对南充市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市2010年至2014年农业生态经济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应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和2018年《临湘市统计年鉴》为基础,结合临湘市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等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法对临湘市的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湘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计算当地各生物资源的实际产量,得出当地的产量因子,从而计算出更符合当地实际水平的生态承载力,表明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区域总生态承载力有所提高,但是因为人口的增加,城镇化的扩张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通过分析发现,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耕地和水域的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能有效减缓临湘市的区域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1.
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甘蔗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起支配作用是重力纯度和视纯度等衡量甘蔗成熟度的因子.第1主因子与第4主因子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第2主因子有较大的负相关性.根据品种斜交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14个甘蔗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又分为3个亚类,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硫酸软骨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鸡胸软骨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研究影响硫酸软骨素产率的显著性因素,探索碱液水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和碱液浓度对硫酸软骨素的产率有较大影响。料液比是影响硫酸软骨素产率的最显著因素,提取温度为次显著因素,而碱液浓度也是影响产率的显著因素。碱液水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75,反应温度40℃,碱液浓度6%。[结论]在该条件下,所得硫酸软骨素产品的最高产率为19.75%,纯度为82.59%,氮含量为3.35%,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王成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25-16428
该研究采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桐城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不同地域间的土地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重新测算,然后对该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桐城市2007年生态赤字为1.643847hm2/人,为不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5个不同青稞品种(品系)春播的试验资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部因子的贡献率为48.44%、对产量影响最大,株高因子的贡献率为19.50%,公顷穗数因子的贡献率为10.54%,它们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子。因此,在春播青稞高产育种性状选择时,应将穗部因子这一综合性状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控制株高在合理的范围,避免由于株高过高而导致青稞倒伏减产。本试验还表明,施用氮肥对青稞产量的构成因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000kg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1996~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进行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通过对56份单产达12000kg以上的3种株型(平展型、中间型和紧凑型)玉米品种进行分析,探讨了公顷穗数、粒数和千粒重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稳定在12000kgh/m2以上产量构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辽市以玉米作为当地主栽农作物,年播种玉米106.7万hm2,占全区三分之一.玉米产业对全市乃至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病虫害成为影响产量的一大因素,因此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刻不容缓.文章综述了通辽市玉米螟、丝黑穗病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