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玫瑰类黄酮及其保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熹  韩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99-12700
[目的]探讨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玫瑰黄酮的效果,研究玫瑰黄酮的保健功能。[方法]以玫瑰为材料,采摘后用乙醇浸提、浓缩,经过CO2超临界萃取,在提取玫瑰精油的同时,获得了玫瑰黄酮。以大鼠实验对象,对提取的玫瑰黄酮调节血脂功能进行动物实验。[结果]使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从玫瑰中萃取的黄酮得率为0.55%,经喷雾干燥后的固体为紫红色粉末,黄酮含量(干重)为63mg/g。动物实验证明,饲喂一定剂量的玫瑰黄酮可降低大鼠中血清TC、TG水平,提升HDL.C水平,具有降低血脂的功能。[结论]CO2超临界萃取除萃取玫瑰黄酮外,还能提取挥发性强的高价值产物玫瑰精油,而且还具有浓缩的功能,没有残留,为开发高附加值的玫瑰及其制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籽精油,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柚籽精油得率的影响,进行最佳工艺优化;同时对柚籽精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6L·h^-1、萃取时间1h,精油得率达33.90%。气象色谱分析表明,柚籽精油中饱和脂肪酸占32.11%、不饱和脂肪酸占66.65%.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柚籽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籽精油,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柚籽精油得率的影响,进行最佳工艺优化;同时对柚籽精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6 L.h-1、萃取时间1 h,精油得率达33.90%。气象色谱分析表明,柚籽精油中饱和脂肪酸占32.11%、不饱和脂肪酸占66.65%.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适合工业连续生产的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无梗五加精油生产工艺,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对无梗五加进行精油提取,比较4种方法提取的精油得率,得出最佳无梗五加精油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无梗五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精油的得率最高,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 h,在此优化条件下,精油得率平均可达2.13%。本方法所得的精油得率明显高于其他提取方法,且耗时短、所得精油品质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马尾松针精油的工艺参数,并对其成分进行测定.[方法]以松针精油得率为指标,通过预试验选择了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观察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采用GC-MS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得到的超临界CO2萃取马尾松针精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釜压力18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分离Ⅰ压力8 Mpa;在此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松针精油的得率高达0.163%;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精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和石竹烯,且含量在50%以上.[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马尾松针精油的最佳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马尾松针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柑橘果皮渣。[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柑橘皮精油进行萃取分离试验,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CO2流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乙醇作为夹带剂进行了试验。[结果]最优工艺组合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150min,CO2流量23L/h。加乙醇作夹带剂的提取率比所查资料的捷取率高,提取率为10.164%。[结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该工艺组合的得率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李海龙  何玉友  胡水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80-9682,9747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马尾松针精油的工艺参数,并对其成分进行测定。[方法]以松针精油得率为指标,通过预试验选择了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观察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采用GC-MS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得到的超临界CO2萃取马尾松针精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釜压力18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分离I压力8 Mpa;在此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松针精油的得率高达0.163%;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精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和石竹烯,且含量在50%以上。[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马尾松针精油的最佳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马尾松针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顾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29-4531
[目的]建立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è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所萃取的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荆芥精油的主要组分为:胡薄荷酮、薄荷酮、石竹烯、D-柠檬烯、反式-香芹醇、辣薄荷烯酮、大=牛儿烯D、2R-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酮、异胡薄荷酮、柠檬烯、1-辛烯-3-醇,松茸醇、2-环戊基环戊酮、石竹烯氧化物、dactylol、月桂烯,其含量分别为:45.21%、19.90%、1.89%、1.80%、1.49%、1.07%、0.81%、0.78%、0.65%、0.51%、0.51%、0.50%、0.47%、0.40%、0.21%。其中,萃取物中的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达76.20%。与传统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应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康藏荆芥精油中的主要物质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且萃取出来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结论]超临界萃取法简便可行,具有传质速率快、穿透能力强、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操作温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余先纯  李湘苏  龚铮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6-18588
[目的]改变橘皮精油传统提取方法中的不足,为橘皮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橘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微波处理技术相结合萃取橘皮精油,就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等对橘皮精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影响橘皮精油得率的因素顺序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当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压力为9.0 MPa、萃取温度为40℃和CO2流量为20 L/h时,精油的平均得率为2.08%。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橘皮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最大,为55.65%,D柠-檬烯和β-松油烯次之,含量分别为6.12%和5.48%。[结论]采用微波与超临界CO2萃取联用技术提取橘皮精油,萃取时间短,得率高,精油质量佳。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萃取法提取辛夷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流萃取的方法提取辛夷中精油的出油率。试验得出超临界CO2流萃取辛夷精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辛夷粉碎后的颗粒直径小于1mm,萃取压力为14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40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超临界CO2流萃取法萃取辛夷的出油率可达4.2%,比水蒸汽蒸馏法的出油率平均高出约73%。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B Clarke)根部为材料,分别将其新鲜和干燥根部切片,通过水蒸气蒸馏和索式提取法(分别以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采用GC-MS测试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云木香含水率为66.3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出油率分别为0.11%和0.24%;其次,由2种方法提取的新鲜和干燥云木香精油中共鉴定出82种不同的成分(约占总成分的79.09%~86.32%),其中新鲜云木香68种,干燥云木香53种,其主要成分均含有去氢木香内酯(18.98%~63.27%)、云木香烯(2.29%~11.19%)、二氢去氢木香内酯(1.83%~7.83%),新鲜云木香主要成分还含有木香醇(1.25%~10.95%)。同时,不同产地提取的云木香精油成分种类及其含量有差别,其中云南丽江出产的云木香中,去氢木香内酯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全国不同产地玫瑰花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产于国内六个省的玫瑰花精油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玫瑰花精油含量范围为0.023%(v/w)-0.056%(v/w)。共鉴定出49个化合物,包括9种醇,17种脂肪烃,12种羰基化合物,3种杂合物,2种苯系物和6种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主成分为二十烷(0.84%~17.81%)、二十一烷(1.07%~26.65%)、2-甲基庚烷(0.12%~9.14%)、4,5-二甲基辛烷(0.17%~3.13%)、3-甲基己烷(0.27%~11.74%)、香茅醇(0.51%~9.53%)、芳樟醇(0.31%~4.01%)。[结论]不同产地的玫瑰花精油含量及化学成分均有差异。产地对玫瑰花精油的影响研究将为稳定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樟树籽提取樟油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樟树青籽和樟树紫籽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提法征收水蒸汽蒸馏法来提取樟油,结果表明,用丙酮、石油醚和乙醇作溶剂浸提樟树籽,青籽的得油率为2.70%-3.10%,紫籽的得油率为0.70%-0.93%;用水蒸气蒸馏樟树籽,青籽的得油率为2.80%,紫籽的得油率为0.90%,樟树青籽提取樟油效果优于樟树紫籽,表3参4。  相似文献   

14.
鱿鱼肝脏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从鱿鱼肝脏中提取油脂与精炼鱼油的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炼后的鱿鱼油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并有淡淡的鱼腥味,其各项指标均符合SC/T3502-2000鱼油一级标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鱿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精炼鱿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较高(36.5%),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13.1%和20.3%。  相似文献   

15.
国际能源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以樟树青籽和樟树紫籽为研究对象, 采用浸提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来提取樟油。结果表明, 用丙酮、石油醚和乙醇作溶剂浸提樟树籽, 青籽的得油率为2.70 %~ 3.10 %, 紫籽的得油率为0.70 %~ 0.93 %;用水蒸气蒸馏樟树籽, 青籽的得油率为2.80 %, 紫籽的得油率为0.90 %。樟树青籽提取樟油效果优于樟树紫籽。表3 参4 。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河北涿鹿地区的6种中国沙棘的果实,在成熟期的4个不同阶段的含油量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棘含油量在12月5日的样品中达到高点,种子油为6.9%~11.4%,果肉油为6.1%~8.9%。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在12月5日的样品中达到高点,含量的总平均值为86.6%,其中维生素F占59.8%。而果肉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总平均值为64.8%,但其中的维生素F仅占6.9%。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玫瑰种子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塊(Rosa damascena Mill)和甘肃苦水玫瑰(Rosa setata Rolfe×Rosa rugosa Thunb)种子在果实中的比例、种子含油量、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马士革玫瑰和甘肃苦水玫瑰的种子占果实比例分别为43.06%和44.75%,种子含油量达9.06%和8.51%,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1.97%和88.91%。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52.95%和50.44%。玫瑰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与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与毒杀作用,并采用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其对田间烟蚜的种群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具有显著的拒食与毒杀活性,其中,以90和7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效果和持效性较好,拒食率分别为77.81%-85.55%和58.37%-70.70%;田间试验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种群有明显的干扰作用,70和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率分别为50.16%和65.47%,其对烟蚜的IIPC分别为0.498和0.3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提取物中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有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运用石油醚、苯、95%乙醇、50%乙醇和25%乙醇对五倍子进行依次连续分步提取,并对各步所得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3种不同浓度乙醇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无显著差异,提取物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达55.95%~64.75%;而浓度为100μg/ml的苯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均在20.00%以下,显著低于乙醇提取物。将各浓度乙醇提取物合并,运用明胶沉淀法得到其中的单宁,浓度为100μg/ml时,单宁和非单宁成分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50.63%和0.59%;同一剂量下五倍子单宁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108.23、11.22μg/ml。[结论]该研究为更好地在有机马铃薯生产中开发利用五倍子防治晚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