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距离市区最近的生态涵养区,门头沟区的民俗旅游发展迅速,通过对该区民俗旅游户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阐述该区民俗旅游基本发展现状,分析该区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充分发挥规模民俗户的示范作用、加强对民俗旅游户的教育和培训、改善内部接待设施、提高接待能力等方面挖掘该区民俗旅游发展潜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以房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分析目前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了解游客对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认知需求,以及当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游客期望之间的差距。提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民俗旅游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北京乡村民俗旅游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愈来愈着重于压力的缓解与释放,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民俗旅游应运而生,各个地区的农村发展由民俗旅游而带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的蜃蛟村也不例外,蜃蛟村是千年古村,米食节是当地的特色。他们以米食节为契机,开展了当地的民俗旅游,但由于民俗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因此,从民俗旅游的角度切入,以古林镇蜃蛟村为例,探讨了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4.
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海洋民俗旅游,但是,目前威海市的很多极具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也有很多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本论文将对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向深度发展,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形成独具威海地方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进一步提升威海的地位,提高威海的知名度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俗旅游是北京现在及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为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积极与互联网接轨,走网络化发展道路。应用ERMP分析法,对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资源,客源、游客消费市场和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与互联网融合,是未来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孙潇 《农学学报》2019,9(8):80-84
产业融合是农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民俗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北京市延庆区千家店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本着“生态环境立镇、休闲旅游富镇、地区文化强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发展道路。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状况,发现千家店镇具有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具备良好的民俗旅游发展基础,其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存在景区与民宿缺乏融合、域内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完备、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缺乏反馈交流等问题,据此提出从完善公共和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经营水平,成立民俗旅游合作社,强化与其他产业融合,打造“互联网+民俗旅游”共同体等几个方面,推进千家店镇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俗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以民俗旅游资源最典型的富集区一新疆南疆地区为研究对象,将问卷调查法与SWOT分析法相结合,从民俗旅游开发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量化分析,确定该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应当采取进攻型战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为因地制宜的发展南疆旅游民俗旅游提供客观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平谷区民俗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平谷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大,成效明显.但是还存在民俗接待户思想观念滞后、缺乏规划和特色、卫生条件较差、管理力度不够、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今后应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推动民俗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深度挖掘,彰显特色,提升民俗旅游项目品位;加强培训,完善配套,奠定民俗旅游发展良好基础;统一标准,强化管理,提高民俗旅游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9.
开展社会服务、“三农”服务是农业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民俗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民俗旅游对于农民创业致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当地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制约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些问题。开展民俗旅游服务主要是从提高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入手,提高民俗旅游的整体水平。开展民俗旅游服务,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可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专业建设发展。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开展民俗旅游服务要紧紧地依托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同时要点面结合、集中优势、作出品牌、形成亮点。  相似文献   

10.
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快速发展,充分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符合密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顺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首家服务于合作社的专门机构,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对密云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成立的过程是怎样的?能给其它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西安浐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浐灞河生态区的民俗旅游规划为研究对象,针对西安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民俗的视角出发,在总结规划区内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无形文化有形化”的规划手法,探讨了规划区生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和开发对策,以实现浐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内容;以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主,探讨了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就白马藏族民俗旅游的开发条件、开发设想、开发原则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董平  师守祥  张胜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94-6296
乡村往往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这些乡村民俗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旅游与民俗关系的论述入题,以陇南为例,研究乡村民俗文化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并对其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渝东南的地理概况,引入了旅游审美的内涵及"概率筛选"效应,分析了渝东南旅游景观的特点,进而从民族建筑美、民俗风情美、历史文化美、饮食特色美的基本美学形态方面,对渝东南民俗文化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运用旅游美学分析认知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在旅游开发中将其显示出来,有助于渝东南旅游文化特色之美的保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的不同主体,分别从政府、旅游企业、普通民众角度,就渝东南民俗保护与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赫哲村具备深厚的民俗积淀,是我国北方渔猎文化的精神枢纽,鲜明的文化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介绍了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赫哲族基于旅游业的文化及价值变迁,顺势探讨了几种民俗旅游开发发展模式,力图基于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服务于以赫哲村为代表的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县域旅游产品内涵、广西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以及旅游产品谱系构建原则的分析,构建了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运作模式与旅游产品谱系,提出了昭平县旅游产品以文化民俗与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养生旅游产品为辅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8-4889,4928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典型模式,通过特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提出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发展思路,并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乡土文化的震撼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