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保花保果①开甲.开甲就是在开花期对树干进行环状剥皮,切断韧皮部,促进开花结果.开甲期一般在枣树进入盛果期、树干直径约10厘米时进行,每年开甲时期以枣花开花率达50%左右为最适期.初次开甲的方法是:在主干距地面30厘米处用刀剥法剥去宽度0.4厘米~0.6厘米的环状树皮,每2年又在其上约5厘米处环状剥皮,环剥处用塑料薄膜绑扎,以防止害虫危害愈伤组织.②喷施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在枣树盛花期喷施0.01‰~0.015‰赤霉素或0.05‰萘乙酸.  相似文献   

2.
对6年生冬枣树在盛花期进行不同宽度的主干环剥处理,测定枣吊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宽度处理并未改变枣吊中内源激素(IAA、ZR和ABA)的变化趋势,其中环剥宽度1.1 cm的树体当年坐果率为9.87%,次年萌芽率为63.67%,表现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3.
枣树作为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经济作物,目前,在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占世界红枣栽培总面积的98%以上,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占我国红枣种植面积达到了80%以上。通过调研,红枣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坐果率、产量低,裂果率高等一些问题。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盛花期对枣树环剥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也可以改善其品质,同时能提高产量,目前枣树环剥技术已被农民广泛推广。本文主要结合枣树环剥特点,对现阶段环剥技术及装备进行分析,对传统环剥刀具和电动环剥机械结构特点及实用性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几点枣树环剥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宽皮柑橘果皮剥净率,为宽皮柑橘剥皮机设计了去顶环切装置,以去除柑橘果柄部果皮并沿最大果径环切一周将果皮划破。该装置主要由机架、对心机构、去顶机构、环切机构组成。工作时,柑橘固定,去顶刀刃逐渐旋切嵌入果柄处果皮,切断果柄周围果皮及橘络,在柑橘顶部旋出一个圆形的切痕并夹持住顶部果皮,在刀具箱上行的过程中,在刀刃挤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带走柑橘顶部果皮,实现去顶;环切压盘随着刀具箱的下行压紧去顶后的柑橘,环切压盘上的压盘尖刺嵌入柑橘橘皮并卡住柑橘,此时,一侧的环切刀随着对心轴的转动嵌入柑橘果皮中;电机启动,环切压盘带动柑橘做旋转运动,环切刀在柑橘径向形成一周划痕,实现环切。对影响去顶性能和环切性能的热蒸气时间和刀轴转速进行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热蒸气时间90 s、刀轴转速120r/min时,柑橘去顶成功率和去顶损伤率分别为96.7%、4.2%,柑橘环切率和环切损伤率分别为97.5%、4.7%。  相似文献   

5.
1 确定环剥时间 宜在“立夏”至“夏至”期间的阴天或多云的天气进行。切忌在有强光的晴天或雨天进行。 2选定环剥部位 从树干基部起,在离地面20~30cm处定为下部切割线。然后按照采药标准长度45cm的倍数来确定环剥长度,一般有45cm、90cm、135cm、180cm4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无病毒的优质种苗,以感染CMV、LSV和LRV的卷丹百合珠芽为试材,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添加病毒唑的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探讨最适宜的脱毒方法。结果表明:对于CMV,仅通过茎尖培养,剥取0.1~0.3 mm大小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100%,但成活率仅为45%;对于LS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1~0.3 mm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对于LR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可使脱毒率达90%以上。综合3种病毒的脱毒率和成活率,以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成活率较高,脱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环剥与玉泉冬枣树生长、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选取高接换冠3 a生(梨枣/酸枣)玉泉冬枣树进行了不同的环剥时期、环剥部位和环剥宽度试验,分别测定各环剥处理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花开到45%时环剥最佳,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而可滴定酸最低,只有0.21%,愈合时间为32 d,其坐果率高达2.66%,平均产量最高达8.3 kg/株;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虽然坐果率不及I级主枝,但单果重、产量、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效果优于其他环剥部位;环剥宽度为1/6时对果树产量、果实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果树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适宜的环剥宽度应结合树体的长势根据需要来判定,长势差的树环剥宽度应窄,长势好的树环剥宽度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玉米秸秆皮穰分离机构剥穰效果不理想、秸秆皮易碎断等情况,提出了齿刀式皮穰分离机构。选取影响剥穰效果的剥穰刀齿刃角、齿-板间隙及剥穰辊的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剥穰率、外皮损伤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剥穰机构的剥穰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剥穰率的变化范围为35%~99%,损伤率的范围为0~13%;且剥穰辊转速和齿-板间隙对评价指标有显著影响,剥穰刀的齿刃角对剥穰率影响较为显著,对秸秆外皮损伤率影响不显著。经试验,齿刀式皮穰分离机构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在齿-板间隙为1.66mm,剥穰辊转速为1680r·min-1,剥穰刀齿刃角为40°时,剥穰率达到95%以上,损伤率在5%以下,满足生产要求,说明齿刀式皮穰分离机构可行。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和化控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密度和化控量双因子试验,对新疆玉米制种的产量、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玉米健壮素30 mL/667m2,可降低母本穗位高度10~20 cm,使叶片变短变窄,茎粗增加0.07~0.31 cm,空秆率减少0~10.5%,穗粒数增加4.4~10粒,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从而改善了授粉条件,增加母本种植密度1 000~1 500株/667 m2,达到促进群体协调稳健生长,提高群体产量10%~31%,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粗糙马尾杉人工栽培的可能性,为其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野外收集的粗糙马尾杉种质资源种植于简易大棚内,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光照和施肥方式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木糠、松树皮、椰糠、泥炭土4种栽培基质中,以疏松透气、保水性好、具有一定营养成分的泥炭土的栽培效果较优,有利于茎的生长伸长,茎和茎粗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栽培基质(P0.05),分别为6.1 cm和6.2 mm,新抽生茎数为3.6条。在自然光照、遮光率30%遮阳网、遮光率70%遮阳网条件下,以70%遮光率处理最适宜粗糙马尾杉植株生长,其茎生长量、茎粗和新生茎数均最佳,分别为6.6 cm、7.5 mm和3.5条;而太阳光直照下可引起植株叶片枯死或全株死亡。适当施用MS无机营养液或1%氮磷钾复合肥液均可明显促进粗糙马尾杉植株生长,叶面喷施效果优于根施;其中以5×MS溶液叶片喷施效果最佳,其茎生长量、茎粗和新抽生茎数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分别增加0.8~3.6 cm、0.4~1.0 mm和0.3~1.7条。【结论】有利于粗糙马尾杉驯化生长的适宜条件为:以泥炭土为基质并在70%遮光率的遮阳网大棚内进行盆栽。  相似文献   

11.
以自育小菊为材料,在获取无菌组培苗的情况下,将组培苗进行30 d的变温热处理后,在生物解剖镜下剥取茎尖大小为0.1~0.3、0.3~0.5、0.5~0.8 mm 3种不同的规格,接种于未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自育小菊培养30 d后相应的成活率分别为16.7%、40.0%和63.3%。经过病毒检测,当剥取的茎尖大小在0.1~0.3 mm时,可100%脱除病毒,并随着剥取茎尖的变大,脱毒效果也变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播期和定植前植株大小对洋葱抽薹率及产量的影响,以自交多年的黄皮1号洋葱为试材,试验设置9月1日、6日、12日、18日4个播种时期及标准苗(假茎粗4~9 mm)、剥开鳞茎(假茎粗7~9 mm)、不剥鳞茎(假茎粗9~15 mm)3个植株大小,分别测定各处理抽薹率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9月1日播种的洋葱苗抽薹率最高,为47.03%;9月12日、18日播种的洋葱苗抽薹率较低,分别为4.17%和0。不剥鳞茎的处理抽薹率最高,为41.40%;标准苗的抽薹率最低,为8.07%。12日播种的洋葱苗产量较高,为86 292.0 kg/hm2,植株假茎粗为标准(4~9 mm)的产量最高,为84 103.5 kg/hm2。综合考虑,选在9月6—12日播种、洋葱苗假茎粗4~9 mm时定植,可降低洋葱抽薹率,提高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佳县枣园的主要品种是油枣和木枣,树形高大冠幅覆盖面广,枣树密度大,通风透光较差,枣园管理、收获不便。现将强力降高塑形枣园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降低树体高度根据枣树生长年龄及具体生长情况,确定降高标准,进行科学修剪,塑造开心性树形或伞形。一般树龄在10~20年的枣树,树干高度在2.5m内,将主干超过2.5m的部分截掉;树龄在20~30年的枣树,树干高度在2.8m内,将主干超过2.5m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3个滴灌灌水水平(10、20、30 mm,分别记为W1、W2、W3)和3个施氮水平(尿素)(0、90、180 g/株,分别记为N0、N1、N2)的耦合方式对1年生小桐子进行灌溉和施肥处理,研究小桐子的生理生长特性,并探索小桐子根区土壤的水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且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在W1低水处理下,施加适量的氮肥可促进小桐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当灌水水平相同时,N1处理的小桐子的茎粗、株高和所测生物量指标值均较大;当施氮水平相同时,W2处理的小桐子的茎粗、株高和所测生物量指标值均较大;纵向上,2016年6、9月根系所在中层(>20~40 cm)土壤含水率均值最高,深层(>40~60 cm)的其次,浅层(0~20 cm)的最小,2017年6、9月各土层深度水分分布比较均匀,在施氮处理(N1、N2)下,2016年6月深层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而提高,W3处理对比W1和W2处理更容易导致硝态氮的淋失;横向上,距树干10 cm测量点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始终低于距树干30 cm测量点的,2016年6、9月水分的横向分布保持与硝态氮的分布规律一致,处理1年后由于小桐子须根生长,受导流作用影响,使得2017年6、9月水分在中层土壤中横向分布发生改变。在本研究条件下,施尿素90 g和滴灌20 mm灌水水平的处理为有利于小桐子生长的最优水氮耦合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清新疆喀什地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在建园早期枣园的发生规律,为间作模式枣园害螨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选取枣园亚系统(枣农间作枣园)的样地中,棋盘方式选择枣树样本进行标记,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截形叶螨的种群数量.[结果]喀什地区截形叶螨在枣树上4月下旬出蛰活动,5月上旬开始为害,8月下旬~9月上旬种群数量达年高峰,10月中旬数量逐渐减少,开始越冬.越冬螨随着离枣树距离的扩大,越冬叶螨数量也逐渐在减少.距枣树树干30 cm范围内越冬害螨量达83.64;,害螨在落叶、树干基部小土块(5 ~ 10 cm)下越冬最多,分别为39.80;和28.91;,害螨在枣树上多分布于东、西朝阳的部位.[结论]建园早期间作模式枣园截形叶螨的越冬数量随着离枣树树干距离的扩大逐渐减少,主要距离树干30 cm的范围的落叶和土块下越冬,枣树上的截形叶螨种群数量动态5月上旬化学防治截形叶螨危害初期和10月中旬清理枣树30 cm范围内的落叶、塑料残膜和拍碎土块是压低枣园内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果园苹果人工装箱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装箱设备,实现采摘连续性、自动智能装箱等功能,在提高果实装箱效率的同时降低果实损伤率。该设备由垂直输送装置、升降装置、均布装置和检测装置组成。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了均布装置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即均布装置转速为40 r/min,均布装置距果面高度10 cm,均布类置叶片长度60 cm。对装箱设备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升降装置、均布和检测装置。通过SolidWorks对整机进行设计。控制部分采用8个红外避障传感器,水平分布在扇叶所在的上升模块上,当所在水平面上苹果填充的数量达到设定标准时,单片机输出信号,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均布装置的自动提升,可满足箱满时均布装置与箱体相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04-2005年对临泽小枣成龄树的环剥试验结果表明:枣树环剥时间以初花期(6月5-15日)为宜,2 a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27.1、30.2 kg,分别较对照增加9.6、9.7 kg;单果重分别为7.8、8.1 g,分别较对照增加1.8、2.0 g;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为34.9%、35.5%,分别较对照增加3.1、3.5个百分点.环剥次数以生长期6月5日环剥第1次,6月25日再环剥第2次的效果较好;环剥伤口保护方法以先涂抹25%久效磷乳油500倍液,然后涂抹1层泥土,之后在泥上面缠1层塑料薄膜的方法伤口愈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黑核桃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核桃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为黑核桃的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黑核桃为试材,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植物图像分析系统和烘干称重法,分析不同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密度、根系表面积密度和总根长密度。【结果】根系生物量密度、根系表面积密度和总根长密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呈现递减的趋势。在垂直分布上,根系垂直最深分布达到150 cm土层,0~70 cm土层是根系垂直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内根系生物量占垂直分布总量的85.45%。根系表面积密度最大值和总根长密度均出现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7.66 mm2/cm3和0.34 cm/cm3;在水平方向上,水平分布最远分布达到120 cm以上,距离树干0~80 cm是根系生物量水平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内根系生物量占水平分布总量的93.98%。根系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最大值均在距离树干0~20 cm的区域,分别为0.12和0.43 cm/cm3。【结论】5 a生黑核桃根系垂直最深分布达到150 cm土层,水平分布最远分布达到120 cm以上。距树干0~80 cm,深0~70 cm的区域是黑核桃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土层应该作为肥水管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枣棉复合系统种间互作关系,为该农林复合系统资源的最优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干旱绿洲区典型的枣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分层取样获得植物根系,将直径2mm以下的根系作为细根,通过扫描根系,用图像分析软件DT-SCAN分析枣树和棉花细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研究该系统内枣树和棉花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种间地下部的竞争关系。【结果】水平方向上,枣树细根主要集中在树体周围0.1~0.3m,该区域内的细根根长密度占总细根根长密度的62.3%;棉花细根根长密度在距枣树树干中心0.3~0.5m处达到最大,占总细根根长密度的35.8%。垂直方向上,棉花细根主要集中在0~0.3m的土层内,占其细根生物量的67.2%,棉花细根根长密度随土壤层深度的增加而呈负指数趋势变化;枣树细根根长密度主要集中在0.1~0.4m土层内,占其细根生物量的63.3%。在土壤垂向0~0.1m、0.5~0.6m土层内,棉花对枣树的竞争作用占绝对优势。单作枣树的平均枣吊长度、平均枣吊茎粗、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间作,而棉花恰与枣树相反,各项指标均表现为间作大于单作。【结论】3年生枣树与1年生棉花间作,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在水平方向0.1~0.3m、垂直方向0.3~0.5m土层内,二者地下部种间竞争最为激烈,且棉花竞争能力强于枣树,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以菏粉2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磷处理根结指数最低为17.63%,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1.34%;药剂处理后35 d、70 d,土壤虫口减退率最高,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25%和88.54%;株高最高、茎粗最大,分别为102.21 cm、8.81 mm。因此,5种药剂处理明显降低了根结指数,土壤虫口减退率明显升高,增加了番茄的株高和茎粗,10%噻唑磷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