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链发展、积极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政策建议,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2020年以来的粮食安全危机问题,基于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指数和供需情况,以中亚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虽未出现饥饿威胁,但社会经济动荡的风险仍相当明显,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西方持续拱火俄乌局势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粮食出口限制和能源危机等进一步恶化中亚粮食不安全状况。当前中亚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除国际环境外,还受到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经济政策、人口问题等因素叠加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亚国家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战略,在提升粮食供给保障水平的同时,借助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等实现深度合作以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中亚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总概括,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粮食安全必然要受到新常态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要求粮食产业发展必须与经济新常态特征相适应,目前粮食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价格上涨预期强烈和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都迫切要求进行粮食产业改革。四川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其粮食安全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在对四川粮食生产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技术投入、进行粮食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实施"互联网+粮食"措施等将成为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江维力 《山东农业》2003,(12):18-18
最近的一些经济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观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2005年也不会出现粮食隐患。理由是: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形势下,我们应该用新的粮食安全观看待当前的粮食问题。新的粮食安全观包括,全球和开放观、市场调节观、结构与总量观。最近,有两大事件影响了人们的粮食安全观:一是全年粮食产量有可能跌破4500亿千克,预计为4350亿千克,比上年减产200多亿千克。二是下半年以来特别是9、10月份,粮棉油以及猪肉、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大范围、全面上涨。面对粮食减产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内学者对当前以…  相似文献   

5.
由于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它产生的经济价值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在粮食安全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出路.以长沙市望城隆平乌山贡米合作社为调查对象,对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中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海外耕地投资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增加粮食供给的手段之一。本文围绕海外耕地投资主题,简要阐述了其发展历程和状况,在梳理了海外耕地投资国际层面、地区层面公约准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内容体系与特征属性,最后为中国实施海外耕地投资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粮食产业中的"三量齐增"的怪象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粮食贸易的现状、趋势以及中国利用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现状与特征的分析,分析了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当前国际粮食贸易市场来促进中国供给侧改革,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变得尤为重要。确保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粮食政策的两个基本目标。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9.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杭州市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杭州市1990-2010年间耕地、粮食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在生存型粮食需求、营养型粮食需求、享受型粮食需求下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杭州市2011-203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粮食需求下,营养型需求最符合杭州市的粮食安全现状,在营养型粮食需求中,1990年杭州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为0.041hm2,到20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增长至0.069 hm2,而1990-2001年,耕地压力指数K1;2002-2022年,K2;2023-2030年,K3。由此可见,杭州市的粮食安全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未来粮食安全的状况将日趋恶化,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减少耕地占用、积极发展外拓农业等对策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问题是治国安邦、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具有战略意义。我国通过实施粮食安全科技战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战略等,实现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我们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全面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规模经营以前,粮农属于收入最低的群体,努力种粮也不能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离开粮食 生产行业,可以提高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水平。而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会出现 不一致现象。解决不一致现象,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使种粮收入大幅度提高,使粮 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样,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才能相一 致。同时探索耕地产权自有的制度改革,强化耕地作为财产的价值和功用,增强耕地吸引力,激励更有竞争力的劳动 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稳定,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增收受到农民素质、结构调整、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障碍。从各方面破除障碍,拓宽增收途径是黑龙江省农民今后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吴起县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陕西省吴起县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的战略,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但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期限渐满,退耕农民会不会迫于生活压力而毁林复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从粮食安全、生活保障、能源供给、经济收入以及退耕农民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吴起县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并未影响到其粮食安全和生活能源供给,农民经济收入也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农民思想观念亦有了很大转变,其毁林复耕的可能性极小,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是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  相似文献   

15.
负所得税是一种所得税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是对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贫困人群提供自动支付的措施.基于对甘肃省1 800个农村住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甘肃省低收入农户收入份额下降、货币化程度低等贫困特征.根据木桶原理,说明改革现行扶贫模式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而从甘肃省地方财政收支现状看,由乡镇负担的保障金实际难以落实,据此,提出通过征收统一的负所得税、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以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为甘肃省今后扶贫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农学学报》2015,5(2):114-117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基本国策。粮食安全需要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经济利益分配和粮农收入提高的三者共赢才能实现。通过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原因的分析,中外粮储目的和功能的对比研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应是中央把粮食生产、储备、销售、经营权利下放到各粮食主产、主销省负责制,不宜由央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必定要进行粮食主产省自主经营权和国家购买社会粮储能力的新改革。  相似文献   

17.
甘肃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在甘肃省的最终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存在着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扩大的趋势,这是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所致,但同时又存在着一些有利于开拓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因素,甘肃省的消费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可观。甘肃省应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发展非农产业和城市产业、积极发展小城镇等措施大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推动全省经济的全面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施芳  苗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66-4469,4471
根据安徽省枞阳县农户的调查数据,结合Logistic模型,将农村社会保障分为新农合、新农保、社会救助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户对土地的评价已由传统的就业和养老保障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过渡;农村社会保障对土地流转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来自经济、农业资源禀赋方面,其中租金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务农人数和农业收入比重对土地流转意愿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黑龙江省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单纯粮食生产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却不高,增收速度较缓慢。根据在尚志市河东乡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和增收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实现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农户问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探沂镇、南通市开屏村、江苏省南京市锁石村3地农户福祉进行评估,分别研究以经济、生态和政策为主导驱动力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户福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驱动力主导的土地利用转变各具特点,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农民的福祉。经济为主要驱动力时,农户收入的提高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耕地减少带来的严重粮食安全问题;政策为主要驱动力时,农村整体环境质量改善,但是经济发展疲乏与不合理的征地补偿政策带来农户福祉的降低;生态为主要驱动力时,当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