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鉴定辽单565、KWS3376这2个玉米品种的丰产性,在塔城地区设置了供试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辽单565在每667米~2种植密度6 000株时,667米~2产量最高,为1 100.6千克;KWS3376在667米~2种植密度7 000株时,667米~2产量最高,为1 211.7千克。  相似文献   

2.
杨福军 《农村科技》2014,(11):22-23
<正>沙湾县乌兰乌苏镇每年种植玉米16.7千米2以上,2014年种植的滴灌高密度玉米5.3千米2,667米2产量在950~1 200千克。根据乌兰乌苏镇实际情况,制定出滴灌玉米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结构目标产量为每667米2产干籽1 200千克,理论667米2株数7 500~8 000株,收获株数6 500~7 900株,平均穗粒数580~680粒,平均667米2穗数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1 334米2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3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667米2产马铃薯2 200千克,667米2产值3 500元;667米2产玉米420千克,收入450元;娃娃菜每667米2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667米2收入3000元,3茬产值达到6 950元,扣除3茬全部投入1 850元,667米2纯效益达到5 100元.  相似文献   

4.
采用玉米一埯多株专用播种机,充分利用玉种郑单958品种特性,科学合理地调整玉米播种株行距.在充分满足玉米营养、生殖生长的基础上,合理地增加每667米z种植株数,通过合理密植,每667米:保苗6500~7000株,  相似文献   

5.
选用密植型玉米辽单565和郑单958两个新品种,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以当地主栽品种丹玉39每667m2种植3 200株为对照,进行了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品种增加密度后都比对照品种产量高.郑单958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36.15%、22.82%、20.06%;辽单565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19.2%、15.15%.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000~4800株。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  相似文献   

7.
奇台农场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与中科院积极合作,利用本场适宜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开展玉米超高产种植试验示范项目。经几年努力,大面积玉米平均667米2产量达1 036千克,小面积平均667米2产量达1 511.74千克。一、技术指标1.株行距配置采用3膜6行点播机,宽窄行播种,宽行7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留苗1株,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187团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现将高寒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产量结构667米2理论株数0.70万~0.75万株,收获穗数0.68万~0.70万穗,平均每穗粒重150~180克,667米2产量1 000千克。二、栽培技术1.选地前茬选豆类、小麦、向日葵、瓜类等茬口均可,以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为宜。在苜  相似文献   

9.
一、种植形式 以260厘米1带划畦,3月底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4行早熟马铃薯,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667米2留苗2 300穴,到4月上旬在每带的空档中套种2行鲜食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667米2留苗1 700株,玉米与马铃薯间距50厘米.7月下旬两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盖膜复播大白菜,株距50厘米,行距50厘米,667米2留苗2 600株.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163团不断探索在不使用地膜的基础上提高玉米产量技术。从2008年开始,该团场种植玉米时不再铺地膜,将667米2定植玉米由5000~5500株增加到6500~7500株,并采取化控手段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12.
采取裂区设计法,研究玉米定向栽培条件下,半紧凑型玉米太平洋98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施肥量间及其交互作用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施肥量为每667 m2纯氮少于25 kg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用量达30 kg时,产量下降,但下降不显著;当施肥量在较低密度(每667 m23 500株)时,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在密度较高(每667 m24 000株以上)且纯氮用量增至30 kg时,产量开始下降,但下降也不显著。处理A2B3(每667 m24 000株、纯氮25 kg)所得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628.6 kg。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技术是进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株行距40厘米x90厘米模式栽培,1穴3-4株,667米2株数6500株左右,通过加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玉米生产过程中通风采光效果,使其边行优势更加显著,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增加田间种植密度,实现高产,每667米2产量达到1100千克. 一、播前准备 1.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速效养分多、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盐碱轻、杂草少的地块,前茬以小麦、油菜、打瓜、苜蓿为宜.  相似文献   

14.
于2012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大田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玉米品种中单909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9种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株),记为处理M4~M12,分析中单909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潜力和高产适宜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处理M4~M12生育期为134~136 d,每667 m2产量为1 128.04~1 250.91 kg,其中每667 m2种植密度为6 000株的产量最高,每667 m2达到1 250.91 kg;种植密度为4 000株和9 000株的产量最低,每667 m2分别为1 128.04kg和1 129.81 kg.每667 m2产量潜力最大的种植密度是6 000株.  相似文献   

15.
玉米要求每667米^2有效穗数达到4500~5000穗,千粒重300克以上,单穗产量210克。我州种植的当家品种KX7565叶片直立,比较适宜密植,通过缩行增株可达到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植模式 以1.7米为垄距,0.6米为垄宽,每垄种植1行西瓜、2 行茄子。西瓜定植于垄中,株距0.6米, 每667平方米植653 株;茄子定植于垄的两侧,株距0.3米, 每667平方米植2614株。 二、主要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选择8年以内未种过西瓜,3年以内未种过茄科作物,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7.
目前,选用耐密高产的抗倒伏品种且合理密植是玉米生产的主攻方向。本试验对玉米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探讨,表明郑单958、蠡玉16二个品种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和穗位也随之增高。每667m2密度达到5000株以上时,品种倒伏率明显增加,最高达到75%。郑单958种植密度4500株/667m2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地膜玉米是渭北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开展不同株距配置条件下的密度定额试验,确定渭北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和陕单609两个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进一步完善玉米等行密植种植技术模式,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增加密度对春玉米的物候期以及植株性状均无明显影响,随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均出现显著增产效果,当密度为5 000株·667 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继续增加密度产量则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表明在渭北地膜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合理密度范围应在每667 m24 500株到5 000株。对增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山区的高产最适宜种植密度,以汉玉9号为材料,在相同施肥力水平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汉玉9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汉玉9号的高产最适种植密度,为陕南秦巴山区玉米生产提供高产理论。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汉玉9号产量影响由高到低顺序为: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3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最大密度处理(5 000株·667 m~(-2))的产量与最小密度处理(3 000株·667 m~(-2))的产量结果比较表现为增加产量,表明汉玉9号增加种植密度有增加增产量的潜力,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密度范围为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地区高产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陕西省旬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探索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在渭北旱塬春玉米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2011~2013年该县连续3年设计5种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陕单609种植密度从4 000株/667m2增加到5 000株/667m2,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渐提高,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为955.3kg/667m2,之后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升高,茎粗明显变细,双穗率下降,倒伏率增大,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均呈减少趋势。得出该地陕单609旱作地膜栽培的适宜密度应为4 500~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