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比国内外特种玉米研究开发利用现状,说明特种玉米及其深度开发利用的发展潜力。指出我国特种玉米发展应从品种、栽培、加工、规模、销售等五个方面着手,走特色优质、消闲保健、规范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大物博,特种水稻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久负盛名,开发前景看好。 据资料记载,我国东南西北中各地都有特种优质稻的品种和生产历史,其中在历史上稀有名贵以“贡米”著称的就有 40多种。如广西环江香粳、桂平西山香粘、东兰黑米、靖西香糯,云南接骨米和紫米,陕西洋县香米和黑米,江苏常熟血糯,四川黄龙香米和桃花米等。特种优质稻品种多,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气味芳香,米质和外观特别令人喜爱,食用爽口,具有极好的营养及滋补保健作用,加工制作糕点或酿造滋补饮料特别受欢迎,也是出口创汇的高值粮食品种。如常熟血糯,历来是名贵甜点心的上等原料,有补血功效,制成点心身价百倍。扬州八宝饭、五芳斋点心、宁波汤圆等名吃用料都来自特种稻米。特种稻米单产虽低,但因其品质特佳,市场售价要比普通大米高出数倍,种植收益并不亚于一般水稻,而且不愁销路。  相似文献   

3.
特种玉米开发利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比国内外特种玉米研究开发利用现状,说明特种玉米及其深度开发利用的发展潜力.指出我国特种玉米发展应从品种、栽培、加工、规模、销售等五个方面着手,走特色优质、消闲保健、规范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特种经济植物研究利用情况及发展情况和我国特种经济植物中的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观赏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特种经济植物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进一步开展特种经济植物研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花青素又称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构成了植物中绝大多数品种的蓝色、红色、紫色和黄色等.我国特种稻米资源丰富,但人们对特种稻米育种重视不够,特种稻产量较低,熟期较长;过去对特种稻米的利用也比较单一,主要是用来煮粥供人们食用.近十几年来我国各类绿色食品的开发也带动了黑色产品的开发利用,作为食品加工原料,黑米的深加工发展迅速,黑米保健品的生产开发前景广阔,不仅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也正向国际市场进军,医药制剂更是异军突起,而“育繁推一体化”将使企业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作为特种稻,黑米产量提高、品质改良和种质创新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菠萝生产现状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菠萝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稳定增加,但品种结构比较单一。我国菠萝研究多集中在栽培、生理生化及加工利用等方面,资源利用、选育种等研究相对较少;且栽培、生理及加工利用方面研究多为简单的栽培技术及加工工艺,对其相关的机理机制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特种甘薯是指甘薯品种资源中具有独特性状和经济利用价值的特色品种类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种甘薯所具有的独特营养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将成为人们开发研究的重点。1.特种甘薯的特点及其类型(1)生理生化特点。有的(指品种、品系,下同)含有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2,(6):25-25
世界菠萝品种繁多,但适宜加工的卡因类占有栽培种的绝对主导地位,无刺卡因占栽培总面积的70%,占加工菠萝的95%。我国菠萝品种绝大多数是上世纪60年代之前引进的,种质资源少。我国目前栽种的品种主要是皇后类的巴厘种,占栽培面积的90%,而无刺卡因等适合加工要求的品种极少。  相似文献   

9.
根据试验结果,对甘肃省桃,杏,梨,苹果主栽品种的加工性状进行和出评价,提出了的一批综合制罐性状优良的果树品种推广时参考,同时,对某些加工性状有显著特色,但有缺陷的品种,经试验采用真空固化,护色等工艺措施,即可克服缺陷,使其满足加工要求,达到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加工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钟平 《现代农业科学》2007,(6):I0004-I0004
龙虾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当今世界淡水产品最红火的消费品种。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小龙虾养殖与加工逐步成为我国许我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已成为特种养殖业中农民增收见效最快的亮点产业。我国是小龙虾的主要产区,也是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国。  相似文献   

11.
天然营养黑米素的营养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营养黑米素是选用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培育的乌贡黑稻作为原料,经过一次粗加工和二次精细加工(挤压工艺和低温干燥)而制成,富含B族维一素和铁,锌,磷,钙及粗纤维等营养素,本成果已获发明专利,已在制面,糕团等食品行业中应用,并经食疗临床试验证明,可直接添加到米中煮饭,粥作为健康食品,对提高血红素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韩伟  王文亮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59-360,362
分析了黑色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讨论了常见的黑色食品的特点,并对黑色食品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黑色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功能稻米基料乌贡一号糙米、上农黑糯糙米、上农香糯精米的17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E、PP、A),矿物元素(Fc、Zn、Ca、P),食物纤维素的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根据营养含量、口感互补原则组配的功能一号、二号米作了食疗临床试验,结果认为功能米对病员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辅疗作用。为此利用功能米为基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产力和可持续性贡献极大,尤其是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多物种及其可利用性可为不同条件下农业生产和多种生态过程提供支持。黑土区生态类型多样,是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区耕地开始退化,湿地、林地等半自然生境面积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制约黑土区农业绿色发展。本文在分析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对照和借鉴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指出了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黑土区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期为黑土地生物多样性复原及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米色素提取工艺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膳食黑米为原料制取黑米色素的工艺步骤.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克比毫升)、浸提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剂体积分数和浸提温度是影响黑米色素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浸提时间和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0m in,料液的质量与体积比为1∶10,浸提剂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时,提取效果最好.黑米色素为花青苷,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用于食品着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黑小麦品质育种、加工品质评价及相关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在新疆种植表现良好的6个黑小麦品种(系)为原料,对其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及面条、馒头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供试黑小麦品种(系)的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较高,湿面筋含量中等,灰分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偏低。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面粉蛋白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S-2、黑小麦76和96-45具有较好的面条加工适用性,S-2属于制作馒头良好黑小麦品系,S-2和黑小麦76属于制作新疆拉面良好的黑小麦品种(系)。【结论】黑小麦在我国传统蒸煮类食品加工上仍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检测了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的铝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6.84%、5.97%和34.69%,其潜在的毒性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白菜盆栽试验及野外调查分析,研究了亚硫酸铵制浆造纸黑液对土壤性状及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黑液适量施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钾含量;造纸黑液在相当于一般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施用,会提高白菜的生物产量及Vc含量,而且重金属汞含量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茶树新品种丹桂鲜叶在加工红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丹桂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变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和"茶三素"总量逐渐增加;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大幅度减少,毛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仅为鲜叶的1/10,儿茶素各组分含量也都减少,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幅最大,其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和D,L型儿茶素。感官审评表明,丹桂加工的红茶有甜香,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为餐饮废弃物最大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环境监测布点法检测陕西杨凌餐饮废弃物的有机成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采用农业部西北沼气分中心自行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选取产气量和甲烷含量作为指标,于55 ℃下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组产气特征差异明显。发酵第1~3天,第6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3∶4∶3)累计产气量最高,为5 410 mL,第11组最低,为3 150 mL;发酵第2天,第3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2∶4∶4)甲烷含量最高,为16.7%,第29组最低,为1.3%。发酵总过程中第10组的累计产气量、产气率和稳定产气阶段甲烷含量最高,分别为8 400 mL、140.94 mL/g和49.9%,表明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的最佳原料配比为m(米饭)∶m(餐巾纸)∶m(熟肉)=4∶4∶2。【结论】确定了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中不同原料的最优配比,通过合理调控初始配比,可以实现对餐饮废弃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