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南古茶园     
周重林 《农业考古》2019,(2):253-262
云南有众多古茶园,根据本人的实地考察研究,认为可分成九类: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高叉古茶园、奇迹古茶园、科考古茶园、苦甜古茶园、混种古茶园、藤条古茶园以及火烧古茶园。  相似文献   

2.
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云南古茶园生态环境与原生态环境相比呈退化趋势,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到临沧地区再到普洱地区,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以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了解系统内古茶园及古茶树群落的概况,对系统内生态理念进行分析,发现在双江少数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茶文化,“敬畏生命”的思想也内嵌于茶叶的生产过程之中,化作古茶园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通过对系统内生态内涵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出了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生态系统生态保护措施,对云南古茶园生态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棉田植被层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棉田植被层内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的日变规律和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代表性茶园34个土壤样本的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比较古茶园与现代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现代茶园和古茶园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2 g/kg和23.92 g/kg。古茶园全钾含量平均值为9.14 g/kg,显著高于现代茶园土壤全钾含量的平均值5.57 g/kg。古茶园有效钙含量均值492.16 mg/kg显著低于现代茶园的平均值1040.33 mg/kg。4.35%的现代茶园有效锌含量处于缺乏状态,8.70%的现代茶园有效锰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古茶园的有机质、全氮、全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锰含量均大于现代茶园,碱解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有效锌、有效铁均小于现代茶园,表现为古茶园土壤养分具有更强的自我维持能力,现代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更利于高产,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高产、优质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棚茶园小气候特征及其对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南京市高淳县桥李茶场,连续2年对露天茶园、大棚盖防虫网、大棚盖防虫网+遮阳网处理茶园的生态环境(包括光照强度、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茶青产量及各项品质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叶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棚茶园2个处理的光照强度显著降低,温度相对稳定;全年各产茶季节的茶青总产量增加;春茶和夏秋茶茶青的氨基酸、叶绿素含量均提高,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则表现为春茶降低而夏秋茶提高。大棚覆盖遮阳网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尤其是夏秋茶产量和品质各指标均提高,但对春茶和明前茶产量有一定影响。大棚茶园应提倡春茶生产季节不盖遮阳网,夏秋季茶生产季节加盖遮阳网。  相似文献   

7.
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景迈古茶园的病虫害种类、分布范围、为害部位、为害程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景迈古茶园茶树害虫有16种,茶树病害有10种.根据调查结果,在古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野生古茶树茶与茶园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手段,对野生古茶树茶和茶园茶的外形、颜色、滋味、香气等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两者都为条索,在颜色方面,野生古茶树茶的干品偏向红黄,汤色黄红,茶园茶的干品呈绿黑,茶汤绿黄色;滋味方面,野生古茶树茶苦涩味较淡,醇和,回甘,茶园茶苦涩味比之更盛,味微短,入口略甜。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两者基本一样,分别是28.9%左右和7%左右,测定的5种儿茶素,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两倍多,咖啡碱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约两倍,游离氨基酸野生古茶树茶比茶园茶高,可溶性糖野生古茶树茶(3.82%)比茶园茶(4.60%)低;在香气化合物方面,野生古茶树茶测出定名的香气化合物有58个,茶园茶有74个,两者相同的香气化合物有12个。野生古茶树茶泡饮比茶园茶优越很多,儿茶素类、香气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古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森林土壤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和现代茶园土壤表层(0~20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与氮磷钾养分分析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值在4.30~4.75之间,南糯山茶园和景迈山现代茶园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森林土壤,布朗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也显著高于现代茶园,并且各茶园土壤的CEC均显著低于森林土壤;3座茶山古茶园土壤SOM,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现代茶园;茶树种植年限对茶园土壤pH值,CEC和各养分质量分数没有一致性影响规律;茶园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普遍高于森林土壤,并且微生物的总数量:现代茶园高于古茶园,但各微生物数量与茶园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植茶和植茶年龄的增加并未加剧茶园土壤酸化,茶园土壤酸化可能与土壤钾素营养水平关系密切;与现代茶园相比,古茶园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低强度生产模式和较小干扰栽培管理是古茶园土壤肥力持续利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将为现代茶园土壤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茶园微气象特征与龙井茶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1.
扁枝槲寄生在茶树群落中分布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数茶树与样方尺度对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进行回归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扁枝槲寄生的平均寄生株率达40%,株高频度分布为生态分布,分支数为左偏正态分布,常分布在树高的1/3~3/4处;扁枝槲寄生的分布对茶树因子的依赖程度高于环境因子。2)基于单株茶树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大小顺序为:冠幅地径树高枝下高苔藓/地衣覆盖率。具有较大冠幅、地径≥11 cm、树高≥3.1 m、枝下高在23~55 cm且苔藓覆盖率较高的茶树上寄生较多。3)基于群落样方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海拔坡向郁闭度坡度。扁枝槲寄生在调查地区主要分布海拔1 420 m以上,山顶或山谷并无分布,西北、东南坡及郁闭度高的环境下更适合生长,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其生长。4)光照、水分是影响扁枝槲寄生的主导环境因子,寄主群落因子导致了光照、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影响着扁枝槲寄生在茶树上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2.
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生态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等方面对目前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茶园害虫防治技术及理念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发挥云南红茶独特的品质优势,通过对云南主要红茶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不同产区、不同生产厂家的部分红茶样品,测定红茶样品的水分、灰分、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主要理化指标,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对云南红茶的品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茶中的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较高;工夫红茶中临沧地区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灰分含量红碎茶稍高于工夫茶,茶多酚含量则相反;整体上云南红茶品质较好,地区之间有所差异,而以临沧地区的红茶品质较优。云南红茶在风味和地域性的香气组成及特点等方面值得更深入地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分布在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从形态学上对144份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除树姿外,其他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达 35%以上,10个形态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达到0.85以上;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仅达到85.97%;5个生态区中,黔西南分布区的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形态遗传多样性与其他分布区相比较广泛;在欧氏距离5.60处供试材料明显分为3大类型;第Ⅰ类包括27个材料,该类材料主要来自于黔东南分布区、黔中分布区、黔西南分布区和黔北分布区,第Ⅱ类包括10个材料,主要来自黔西南分布区的晴隆县,第Ⅲ类包括107份材料,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陕南茶园产地环境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陕南茶园产地环境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以陕南茶园主要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茶园土壤样品及相应茶园茶叶鲜样,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H、有机质、有效钾、有效磷、硝态氮、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中Pb、Zn、Cu、Cr、Hg、As、Cd、Ni、Se、Mn、Fe、V和Mg等13种元素含量和茶叶中Pb、Cu、Cr、Hg、As、Cd和Se含量。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和陕西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对调查采样区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无公害食品茶叶》(NY 5244—2004)和《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T 659—2003)对茶园茶叶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肥力中理化指标平均含量处于NY/T 391—2013中的Ⅱ级标准范围。茶园土壤Pb、Zn、Cu、Cr、Hg、As、Cd、Ni、Se、Mn、Fe、V和M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3、87.61、16.42、12.38、0.20、6.89、0.11、24.81、625.20、0.15、40 291.61、4 774.51mg·kg~(-1)和76.82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29.16%~58.82%,其中Cd和Hg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9.30%和48.55%。有5.76%的土壤样本中Cd含量和4.54%的土壤中Ni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但远低于风险管控值。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02.15,总体潜在生态风险仍然较低。Cd和Hg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最大(分别为35.47%和46.53%),而其他重金属的风险相对较小。研究表明,研究区茶园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符合NY 5244—2004和NY 659—2003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6.
龚杰 《北京农业》2011,(6):196-198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土壤的pH值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的pH值为400~609,QX\|2,QX\|3,QX\|4,QX\|8,QX\|10,QX\|11,QX\|12均在最适合茶树生长范围;各取样点有机质平均值为8270 g·kg-1、全氮405 g·kg-1、全磷233 g·kg-1、碱解氮含量19273 mg·kg-1,在适宜范围内,速效磷2095 mg·kg-1、速效钾15839 mg·kg-1,属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含量基本在茶树生长所需范围内。QX\|7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在很丰富范围内,其次是QX\|6,而QX\|8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