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稻不产量水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设计7500kg/hm^2和9500kg/hm^2两种产量试验田,研究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子粒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间总干物质物的明显的差异,子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呈正相关;水稻生长过程中,光合产物主要分配给当时的生长中心,即生育前期分配给营养器官,中期向生殖器官转移,直至后期分配给生殖器官;不同产量的含N率明显差异,产量越高,器官含N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和旋转设计的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呈 S 曲线,其中有关参数及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成粒干重占穗干重的比例与处理因子间都可用二次方程表示。水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分配中心是营养器官,中期分配中心向生殖器官转移,后期分配中心是生殖器官。总干物重与产量之间一般呈正相关,而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与产量之间则呈二次曲线。因此,高产栽培时应该在保证适宜穗重比例的前提下增加总干物重。  相似文献   

3.
旱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安徽农业大学试验农场标本园旱地和水泥池里采用常规水作、覆膜旱作和露地旱作 3种栽植方式 ,研究不同栽植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露地旱作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较常规水作显著减少 ,干物质运转和分配同时受到一定影响 ,单株有效分蘖数虽较常规水作有所增加 ,但分蘖成穗率、每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均降低 ,导致经济产量下降。覆膜旱作与常规水作产量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5.
2003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农场以晚季稻汕优63(三系杂交稻)、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为材料,研究了3种晚季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干物质积累量间亦无显著差异。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在黄熟期最高,依次达到2074.13g/m2、1976.10g/m2和1924.14g/m2,完熟期时依次降低到1926.38g/m2、1933.80g/m2和1842.30g/m2,完熟过程中损耗的干物质分别占其干物质积累量的7.12%、2.63%和4.25%,这与呼吸消耗增强,稻株自然衰老有关。汕优63和IR64的群体生长率均以孕穗初期最大,分别为52.13g/(m2·d)和44.26g/(m2·d),两优2186的CGR以齐穗期最大(45.15g/),3种水稻各生育期CGR的大小依次为:孕穗初期(齐穗期)>灌浆期>黄熟期>分蘖盛期>分蘖初期。3种水稻的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均以籽粒的最大,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分配在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47.94%,41.14%和45.69%。灌浆过程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总干物质的表观转化率依次为46.87%、24.98%和34.41%。汕优63(三系杂交稻)在物质转化和分配方面比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更优。采用三次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3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干物质积累变化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的精度均比Logistic模型高,R2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是形成一定产量的基础和先决条件〔1〕。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生产、积累及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随着高产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不仅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人参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兆荣  张洪喜 《特产研究》1994,(4):32-35,59
  相似文献   

8.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7~1999年在安徽农业大学试验总场进行试验,采用柱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小责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逆境促使单茎绿叶衰亡加快,单茎绿叶干重、单茎茎鞘干重和穗干重下降;同时严重影响小麦中后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运转和分配,最终导致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原大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以青海乐都紫皮大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大蒜植株可食用部位的总干物质积累及鳞茎部位的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成熟采收期干物质积累量达最大;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则在植株生长旺盛期积累量达最大,后期降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随着植株生长中心发生转移,鳞茎是干物质分配的主要器官。在生长前期鳞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分配比例上升;而茎叶干物质分配比例在蒜薹伸长期达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大蒜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分配是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主要发生在茎叶部位,蒜薹采收后干物质主要分配并转移至鳞茎部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氮肥施入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投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整个生育进程的生物产量也随之增大;参试的2个品种的收获指数(HI)都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和2002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取籼稻代表品种210个,于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根、茎鞘、绿叶、黄叶和穗的干物重以及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品种间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差异很大,可聚类为A、B、C、D、E、F 6 类,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高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的特点为抽穗前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大,且抽穗后干物质生产比例也较大,因而生物产量高;(3)高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干物质分配的特点为根干重所占比例较小,叶片干重所占比例较大,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特点为根干重和穗干重所占比例较小,而茎鞘干重所占比例较大,经济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对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为黑龙江重茬栽培烤烟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在肇州县永胜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B1,常规施肥B2,有机肥B3,有机肥+饼肥处理B4,所有处理氮、P2O5、K2O用量分别为52.50、78.75、105.00 kg.hm-2,3次重复。结果表明:根系、茎内B4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比B2处理提高33.85%、17.51%,B3处理分别提高15.30%、10.19%;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B4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1 061.17、865.73、601.58 kg.hm-2,显著高于B2处理;B3处理下部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B2处理,中部叶、上部叶与B2之间无显著差异;B4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在下部叶中的分配,B2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在中部叶中的分配。综合分析认为B4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2优6号和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2优6号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产量显著下降,下降率为15.2%。水分胁迫使Ⅱ优7954产量提高。内2优6号对水分胁迫较Ⅱ优7954敏感。重度水分胁迫下内2优6号干物重平均下降22.0%。水分胁迫使Ⅱ优7954干物重高于对照,轻度胁迫处理平均高8.4%,重度胁迫处理平均高4.7%。水分胁迫抑制内2优6号茎鞘物质向籽粒运转,促进Ⅱ优7954茎鞘贮存物质向穗部运转。  相似文献   

14.
15.
对Y两优6号和Y两优900这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穂肥施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小,穂肥施用期对各处理水稻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具有一定影响。抽穗至成熟期,处理E的SPAD值下降速度最慢,且在成熟期保持最高数值;净光合速率在处理D下降幅度最小,但在成熟期处理E处数值最高;Y两优900在处理D成熟期茎鞘物质输出率最低,Y两优6号在处理D成熟期茎鞘物质出现增重现象,说明2个品种在处理D中茎鞘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Y两优6号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Y两优900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PAD值呈显著相关;2个品种产量与茎鞘输出率和转换率负相关。与其他处理相比,孕穗6期施穂肥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净光合速率,以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16.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铁粳7号的干物质重,在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成熟期的总干物重达到最高为15 570 kg/hm2;增加施氮量会提高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会下降,而氮素生理利用率以施纯氮210 kg/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eui基因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取带有eui1(t)、eui2(t)基因的长穗颈不育系及其对照2对,以及带有eui1(t)基因的恢复系及其对照2对,以不完全半双列杂交方式组配成遗传背景一致、但eui基因型不同的一套4组共16个F1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干物质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eui基因使杂交稻的茎、叶干物质生产能力增强,且以eui1(t)基因效果最大,eui2(t)基因效果不显著,而同时含有eui1、2基因的效果则相当或略小于eui1(t)基因;eui基因对穗干物质重影响较小;e-杂交稻的群体生长率也比不含eui基因的对照高,以eui1(t)基因的作用最为显著,作用强度依次为:eui1(t)>eui1(t)+eui2(t)>eui2(t),eui基因对杂交稻群体生长率增加作用主要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eui基因对物质输出和转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系杂交稻品种广两优67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叶片的SPAD值维持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在移栽至栽后30d,群体生长率(CGR)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此后则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且均以施氮量为20g·m-2的处理为最高。总干物质生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在栽后30d、拔节期呈直线型正相关,而在齐穗期、成熟期则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关系;稻谷产量与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关系不密切,而与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茎叶中贮积的碳水化合物约20%~30%在齐穗后输出到稻穗,构成稻谷产量的21.9%~31.3%。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两个水稻品种,于分蘖期、穗分化期、抽穗后1~10d、抽穗后11~20d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和-60~-65kPa的控水处理,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形成与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控水对株高影响不大,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使两个品种的茎数显著减少,上三片叶叶面积不同程度的降低。穗分化期控水使两个品种的株高显著降低,主要是极显著地降低了第二至第四节间的长度;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上三片叶叶面积降低,而两个品种的茎数、穗数却极显著增加。抽穗前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两品种在齐穗期茎、鞘、穗的干重均低于对照,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也有所降低,大多数控水强度大的处理降低幅度也大。抽穗初期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上育397多数处理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低于对照,而绥粳3号多数处理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高于对照。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反应不同,抽穗前期是水稻的需水敏感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与输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