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双重提升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驱动引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精准扶贫、农民培训、科技特派员五方面总结该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涉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为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趋势,涉农高职院校应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职能等方面进行优化和革新。总结了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举措,以期为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清思路、完善理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服务"三农"是涉农类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职责使命,提升"三农"服务能力,实现为农服务的兴学定位及特色是涉农类高职院校题中之义。撷取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案例,剖析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服务‘三农’、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依托供销系统优势,建构"三农"特色,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三农"特色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立国之本,在人民生活中起重要的物质基础支撑,同时,现代化的发展也为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思路和机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农业发展的服务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功能。从目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农业发展的状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从高职生的观念意识、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政策四个方面着手,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媛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51-252+256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精神之源,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要平衡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涉农高职院校要面向农村,培养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涉农高职院校要创新所属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以发挥高职院校文化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专业教学质量与办学特色.需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以及就业工作岗位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需求,对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状况进行评价,以促进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依据校内实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江苏省公办涉农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的现状,认为江苏省涉农高职院校理事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了与政行企社的联系,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针对完善推进江苏省公办涉农高职院校理事会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主张尽快按照大学章程推进设定理事会落地实施,从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的高度探索理事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7,(23)
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国家对于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涉农类高职院校建设产学研基地是学校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资源受限、与企业政府合作不紧密、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以涉农类高职院校为例,根据高职现有基地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吴正国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88-189,146
建设"四个襄阳",关键在人才。发展高职教育是促进襄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四个襄阳"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高职教育服务"产业襄阳"要围绕"一龙、六柱"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构建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切入点,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涉农高职院校完成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涉农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为服务“三农”提供优质资源、助力国家优化农业人才配置、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梳理了涉农高职院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人才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布局不平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乡村振兴理念不契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教融合发展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服务“三农”情怀;搭建校地教学平台,健全激励保障体系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推动涉农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科技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迫切而且重要。文章通过解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和改革方向,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机构建设、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新举措,以期为涉农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科技和社会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1-273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其关键是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涉农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农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应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通过对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促进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涉农高职院校的使命担当,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农”色不浓、特色不突出,体制机制僵化、实践教学欠缺以及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等问题,应通过特色培育、机制完善、加强创业实践教育等手段,促进涉农高职院校打造具有典型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业态,"互联网+"时代涉农高职院校要发挥互联网在教学资源配置中的优化提升作用,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是直接因素。以河南省四所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对300名涉农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涉农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该文从如何探索更加有效的涉农人才培养途径出发,阐述"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内涵,结合涉农专业的特点,对涉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构成耍素、教学实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具体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涉农高职院校创新与发展的理念。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的建设水平应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应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激发企业参与农业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类专业的扶持力度等加强农业专业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以期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应充分寻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结合乡村经济需要、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找准乡村文化服务着力点;培育乡村产业,助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涉农高校应当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优势,主动肩负起伟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文章阐述了涉农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西南大学为例,分析了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讨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和推进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其中,建设海外分校是助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探析高职院校建设海外分校的现实意义,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建设海外分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从机制保障、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师资配置、招生与就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建设海外分校进行了总体构思,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建设海外分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