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产食品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正日益上升,而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系统的综述,同时对今后食源性疾病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刘杰  李玉兰  刘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52-2253,2256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的多重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技术、蛋白芯片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概述,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食品的多样性和食品基质的复杂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之首。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平板计数法被评为微生物检测的金标准,但在致病菌检测过程中信号的放大需要通过单个细胞生长成菌落来实现,因此检测周期较长(3—7 d)。此外,现有的准确检测致病菌的技术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但由于预处理时间长、操作复杂、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等问题,不适合对致病菌进行现场快速有效的检测。核酸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易于修饰和亲和力高等特点,在毒素、抗生素、重金属和致病菌等其他小分子的检测中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发了各种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传统的检测方法和近十年来用于致病菌检测的光学和电化学适配传感器,涵盖每种方法的检测策略、检测时间、检测范围和检测限等信息,也提出了适配体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些将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外食源性疾病防控研究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疾病是一大类全球范围的常见疾病,平均每年有超过十亿人次患病,而我国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甚至达数十万起之多。食源性疾病的防控重在预防。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律及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从中借鉴其成功经验,探讨适应我国现有发展阶段施行的食源性疾病监管及防控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傲  贾波  刘枫  乔克  陆娟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5-8,18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发多种人畜共患病.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造成的中毒病例常居首位,严重威胁着人畜的生命健康.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检测可预防该致病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对于保障人畜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检测沙门氏菌的几种典型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敏  陈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79-5482,5491
收集了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分析了水产品、生肉、蔬菜、熟肉、豆制品和速冻米面食品6类食品受沙门氏菌(Salmonellaspp)、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污染水平差异,确定出高危食品种类。结合国内外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限量、检测方法,分析了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监管工作的难点,提出了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是很多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动物源性食品中主要致病菌生物膜的形成增加了细菌性食源疾病的发生。该文针对其形成、耐药性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农业质量标准》2011,(5):64-64
9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FDA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响应与评估(CORE)网络成立.该项措施可快速有效地应对人畜食源性疾病的暴发。“CORE”网络由流行病学、兽医、微生物、环境卫生、应急协调员、风险交流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网络成员在总部进行全日制工作.其职责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并对食源性疾病作出响应。另外.该网络成员还包括全国各地FDA办事处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CORE”网络将同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农业部以及国家公共卫生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应对人畜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成为目前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食品污染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为人们提供更加快速、可靠和灵敏的检测平台。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几种生物传感器探针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客观地评价了各种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夏季的到来,云南省各类野生菌已进入生长旺季,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及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记者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为减少和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云南省卫计委已发布预警通告,提醒公众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等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研究以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的3种样品为对象,对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荧光扩增技术的沙门氏菌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了灵敏度和准确性评估;再以该试剂盒对市售食品样品和临床腹泻样品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等温荧光定量沙门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0~3 CFU/mL,准确性96.7%以上。所有不同样品的结果显示:阴性样本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3.3%和3.3%;阳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97.9%、100.0%和65.7%(含低浓度细菌污染样品)。该试剂盒具有检测周期短、操作简便、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诊断检验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上述3种菌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单一、双重及三重PCR反应检测,并对人工感染的饮料和面包2种食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一、双重和三重PCR均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断,没有非特异性扩增.人工感染食品的PCR检测也获得了目的菌的特异性片段,并且结果稳定.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思霞  蔡美平  罗燕娜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81-183,192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培养生理特征、免疫学特征、遗传分子特征及生物传感器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桑燕娇  宁喜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71-11874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均是食源性致病菌,对这些菌种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水产品安全以及保护人类健康极为重要.主要综述了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目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及其特点,并就其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并分析了几种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及其特点,就其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基因芯片在压载水中检测致病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岸压载水检测中发现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给公共卫生和口岸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风险。目前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细菌的培养及生化鉴定、荧光PCR等方法,但是不能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本研究针对一种能检测12种食源致病菌的芯片进行了应用研究,用参比菌株和实验室自分离的菌株检测该芯片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芯片的特异性良好,在所检测的菌株之间无交叉反应。在DNA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10~7 000 copy的DNA分子,在菌裂解液的水平上可以检测到104~105copy数目的菌体,样品添加实验证明1 cfu/m L的菌浓度就可以通过增菌后芯片检测到。该芯片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研究证明该芯片的灵敏度比PCR水平略低,但是其具备高通量、快速、准确,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口岸压载水中携带食源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While innovations have fostered the mass production of food at low costs, there are externalities or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high-volume food processing. We focus on foodborne illness linked to two commodities: ground beef and bagged salad greens. In our analysis, we draw from the concepts of risk,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and techniques of ethical neutralization. For each commodity, we find that systems organized for industrial goals overlook how production models foster cross-contamination and widespread outbreaks. Responses to outbreaks tend to rely on technological fixes, which do not constitute the reflexive change needed to holistically and effectively address foodborne illness in the long term. We contend that powerful anti-reflexivity movements resist calls for reform and successfully maintain industrial goals and organization. Actions that thwart changes in agrifood systems to better protect consumers are unethical, yet they continue to be successful. We argue that specific techniques of ethical neutralization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ir success. Research on anti-reflexivity and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will serve to further expose the eth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ustrial agrifood system and foster new guiding 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s for foo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