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验以大穗型(450万穗/hm2左右)、中间型(525—600万穗/hm2)、多穗型(675万穗/hm2左右)品种为研究对象,依据三种类型小麦品种产量表现,筛选适宜鲁西南种植且大面积实现9750kg/hm2超高产水平的冬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以济麦22、泰山23为代表的多穗型品种为首选。试验系统分析了三种类型小麦群体的动态变化特点,总结出鲁西南多穗型品种9750kg/hm2超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即每公顷成穗720万,起身期分蘖成穗率45%,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最高叶面积系数为8.6,高效叶面积率75%,有效叶面积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商丘市夏玉米高产栽培科技攻关的实践,提出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的技术路线和土壤肥力、全生育期施肥量、熟相、产量结构等指标,集成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技术,可为豫东平原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夏玉米高产创建和高产攻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穗型冬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质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穗型冬小麦品种烟农 1 9为试材 ,通过 2 0 0 1~2 0 0 2年连续 2a试验 ,研究多穗型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的质量特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进一步提高多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必须在群体数量适宜的基础上优化群体质量 ,即在形成适宜群体及群体叶面积的前提下 ,提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 ,争取穗大粒多 ,使产量三要素在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同步提高。并指出优化小麦群体质量 (叶与产量三要素)的关键技术是适宜的基本苗数 ,合理利用分蘖和改进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2005年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达4万11m^2,平均单产近675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新冬22号品种大面积实现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依据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对苏徐2号小麦高产栽培的具体要求与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研究,初步明确了苏徐2号高产形成的群体、个体质量指标与特征,以及相应的栽培调控技术,提出了苏徐2号高产栽培应主攻亩穗数,使Ⅰ、Ⅱ蘖位分蘖从伸出期到拔节期的叶龄与干物质积累必须达到相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机插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立森  王建武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8-10259
[目的]探讨机插稻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方法]通过不同基本苗和不同施氮量的互作试验,研究机插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结果]随着基本苗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本苗为1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553.5kg/hm2;纯氮量为3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 760.5 kg/hm2;互作试验表明,基本苗135万株/hm2、纯氮量345 kg/hm2时水稻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群体较合理,产量最高,为9 796.5 kg/hm2;随着基本苗的增加,高峰苗、有效穗逐渐增加,而成穗率、每穗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高峰苗、有效穗随之增加,但成穗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机插稻以基本苗135万株/hm2、纯氮量34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在保山市隆阳区整县制一季中稻超10.5 t/hm~2技术集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2013—2014年隆阳区整县制一季中稻面积29 891 hm~2(2013年面积14 931 hm~2、2014年面积14 960 hm~2)产量超10.5 t/hm~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了良田是基础、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和良态是保障的配套集成技术,旨在为推进我国水稻超高产理论与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完善油菜新品种"浙大619"高产配套技术,加快其推广应用步伐,2011~2012年进行了"浙大619"油菜高产攻关田播种期、移栽期、移栽密度、肥料种类、数量和用法等配套技术体系研究,2013~2014年进行了"浙大619"攻关田单产超250kg/667m2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集成,经4年的研究攻关,总结出了一套"浙大619"单产超250kg/667m2的栽培技术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9年在丹阳市实施了南粳3908稳定超高产12750㎏/hm2的攻关试验研究和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丹阳市产量12750㎏/hm2超高产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330万~360万/hm2,穗粒数145~150粒,结实率93%~94%,千粒重28~29g;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通过软盘稀播育壮秧、扩行减苗、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措施,塑造12750㎏/hm2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大葱轮作体系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冬小麦/大葱轮作体系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N2O排放特征及排放系数,分析了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高峰值主要出现在每次施肥+灌溉或强降雨之后的一段时间,大葱生长季排放峰值高且出现的频率比小麦生长季密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3.85~507.11μg N·m-2·h-1,平均值为251.63μgN·m-2·h-1,对于不同施肥处理,其年度N2O排放总量介于1.71 kg N·hm-2到4.60 kg N·hm-2之间。整个轮作体系不同处理N2O排放系数介于0.31%到0.48%之间,均值为0.43%;相对比农民习惯(FP)处理,优化施肥(OPT)、优化减氮(OPT-N)以及秸秆还田(C/N)处理均能显著减少N2O的排放,秸秆还田处理和优化减氮处理N2O排放总量比优化处理分别减少了17%和10%。在10℃<土壤温度(T)s<20℃时,N2O排放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大葱生长季在20℃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大田条件下,研究氮肥用量对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品种总根质量密度和各土层根质量密度变化趋于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于抽穗期达到最大.施氮量影响根质量密度的分布,2品种均以180 kg/hm2施氮处理根质量密度最大,其中豫麦49-198分别比360和0 kg/hm2处理增加12.59%和31.11%,兰考矮早八分别增加8.02%和15.79%.大穗型品种根质量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表明通过氮肥用量调控根量对提高大穗型小麦产量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2个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C1;豫麦34号C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4个播期(10月6日,S1;10月16日,S2;10月26日,S3;11月5日,S4)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灌浆前期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不同播期间差异不明显,灌浆后期播期间差异增大,其中S1降幅最大,表明早播条件下小麦后期叶片衰老较快,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转与积累。2个品种产量均以S1最低,S2最高。播期显著影响成穗数(P≤1%)和千粒重(P≤5%);2个品种相比,播期对兰考矮早八粒重的影响大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公顷产量超7500公斤简化栽培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涉及大面积小麦超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相关专题的研究,将各专题研究的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建立了适宜不同生产条件的2个简化栽培技术新途径,即"矮、密、早"简化栽培新途径和撒播简化栽培新途径;研制出了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品种高产潜力的3个超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即普通分蘖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冬前一次分蘖高峰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和主茎优势型品种7500kg/hm2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典型地块小麦植株取样分析 ,研究了 90 0 0kg/hm2 产量水平冬小麦对硼的吸收和分配特点 ,结果表明 :植株硼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双峰式”变化曲线 ,分蘖期为第一峰值、起身期达第二峰值。植物对硼的累积吸收呈“Logistic”曲线变化 ,收获期总积累量达 97.0 5g/hm2 。返青—抽穗是植株对硼的吸收速率最快的时期 ,其中尤其以孕穗—抽穗阶段吸收速率最高 ,是小麦需硼最关键的时期 ;分蘖—越冬前是苗期吸硼速率最快、最关键时期。而硼素的分配 ,拔节—孕穗期以鞘、茎为中心 ;孕穗—抽穗期开始转向生殖器官 ;扬花后籽粒是分配中心。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亩产600kg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16万苗为宜;重追拔节肥,补施挑旗肥;全生育期浇3~4次水,后期以延长功能叶片存活时间,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为目的采取有利措施,最终可获得亩产600kg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亩产600kg配套技术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冬小麦亩产600kg配套技术体系的土、肥、水管理指标及产量结构指标。经过几年的高产攻关实践,验证了高产技术指标的实用性和产量指标的重演性。早茬(精播),小播量,每亩基本苗9万,肥水前重后轻,形成小密度大株型结构;中茬(中播),中播量,每亩基本苗13万,肥水适中,形成中密度中株型结构;晚播(独秆),大播量,每亩基本苗45万,肥水前轻后重,形成大密度小株型结构。最终使各种类型都达到群体合理,穗数、粒数、千粒重“三高点”得到统一,实现亩产600kg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出适于河北省及北方冬小麦区域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方法]以11个冬小麦品种(品系)为试材,对11个冬小麦品种(品系)进行不同区域多点抗旱性鉴定和产量性状分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品系)的抗旱性、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1个冬小麦品种(品系)中同时兼具抗旱、丰产和稳产的品种(品系)为中麦12、沧麦6002和沧麦6003,临旱536具有很好的抗旱性和稳产性,邯郸00-4015具有很强的抗旱性,稳产性较差。[结论]该研究为北方区域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冬小麦籽粒产量目标制定及育种策略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的播期处理,用Logistic方程拟合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分析不同播期对小麦一系列次级灌浆参数及其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播种期偏早(10月10日)的冬小麦越冬前群体主茎叶龄较大,易受冻害的影响,或在拔节抽穗期因群体较大易发生病害。适当晚播(10月24日)可以减轻不利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和籽粒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籽粒灌浆进程中渐增期较高的灌浆速率、快增期和缓增期较长的灌浆持续时间有利于粒重的增加。[结论]冬小麦适播期以10月中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wheat growth stage on the floret development,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th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winter whea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the pistil-stamen primordium formation stage and the tetrad formation stage of wheat growth prolonged the duration of floret development, promoted the balance growth of floret and reduced the floret decadence number, thus increased th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the middle and in the late stages of wheat development increased the photosynthetic ability of the plant leaves in the later stage, and also lengthened the peak of grain filling stage, thus enhanced the grain weight and yield of wheat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