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都进行了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实践,许多学者也对都市农业的形成、都市农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都市农业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止是农业对于城市的单一作用,通过分析我国都市农业兴起的原因、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和制约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当突出其生态功能、应重点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应提高都市农业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应有利于都市与乡村社会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王红英  张林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51-4654,4663
在寻求新农村规划与都市农业发展结合点的基础上,探讨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借鉴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阐述了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多种发展模式,指出新农村规划的都市农业是适合武汉市农村发展特点的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日本都农业的形成,发展,现状和振兴都市农业的措施与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都市农业”一词的由来,定义,时期划分,特性等的理论问题,也许可供建设符我国国情的都讪玫建立我国都市家业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及周边地区,依托城市资源集聚优势,服务城市发展的现代农业。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市农业的发展将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都市农业相关理论的研究,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基本概念及范围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进展的论述,探究了都市农业规划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临沂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考察,总结了临沂市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临沂市都市农业中心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物流会展、生态景观、休闲观光六大功能区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5.
对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与实践、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都市农业是依托大城市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它是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形态,它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大批小城市、小城镇、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已经转为城市,都市型农业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应运而生。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从都市农业产生的背景出发,对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描述,同时对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目前中国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南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良庆区由城郊变为城市中心,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业产业功能急需重新定位。本文根据良庆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良庆区发展都市农业的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应通过高标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园区农业,建立完善都市农业经营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来发展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8.
都市高端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区域农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都市农业应走高端化发展战略,阐述了都市高端农业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发展都市高端农业应具备的条件;论述了高端农业发展战略的产业体系构成、组织制度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及都市高端农业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发展都市高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655-658,677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风水形势学是风水理论中的"形"与"势"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实际运用。都市农业设计尺度是指在进行都市农业景观规划时客观农业景观和人的心理经验形成的尺度关系。本文从外部空间理论、人体工程学和静态空间视觉理论方面,对都市农业设计尺度与风水形势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天懿  金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77-19779
从循环经济的视角,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发展。以可复制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为例,分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特点,指出了其"三和三能"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从节水、节地、节能3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加强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改进城市环境有积极影响:将有机固体废物和污水循环系统分散化;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增产、增收的生理生化机制,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系统整理国内都市农业研究文献,认为我国对于都市农业的研究仍停留在都市农业的起源、定义、内涵及与各地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对都市农业理论的深化、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都市农业的研究主要包括都市农业的兴起,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内涵、功能与特征,都市农业的实证,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的关系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采用区位商法及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西安农业内部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区(县)的优质粮食、有机蔬菜、果品、农畜产品和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根据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依托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内生动力,结合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成功经验,构建出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的三大圈层格局即景观生态圈层、规模农业圈层和特色版块圈层,在此基础上提出特色地域空间模式、产业协同组织模式及产业链(网)共享模式等产业-地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在满足城市化过程中日渐增加的农副食品供应、安全健康饮食、生态环境保持、第三空间营造以及可持续生活方式探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都市农业概念内涵、种类构成、功能价值等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都市农业的产业属性、行业特征与理论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清楚界定,并基于顾客价值这一现代产业竞争的战略重心提出了都市农业发展的框架性战略方案,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的基石在于顾客价值的创造,方法在于基于不同的都市农业制定差异性的战略方案,关键点在于确保其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同时全面激活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5.
吴德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66-8369
基于钻石模型基本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4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郑州都市农业的竞争力,指出集群式发展是提升郑州都市农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郑州都市农业集群式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优化都市农业集群式发展的空间布局;培育龙头企业,优化都市农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营造有利于都市农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都市农业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都市农业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都市农业研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农业类高校和农业相关政府部门的研究者是都市农业研究的主力;农业类期刊则是刊发研究结果的主要平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4个主题: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城郊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业建设、休闲农业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密云区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规模化、产业化、精细化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仍存在瓶颈。利用2008年来密云区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区域经济、乡村从业、设施农业、籽种产业以及乡村旅游等五个方面对密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同时运用 SWOT方法归纳总结出密云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决定模式、模式促进发展的原则,建议密云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应该采用以生态休闲功能为主、以生产保障功能为辅的兼顾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Food securit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relevant topic in the Global North,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Because such areas do not always have good access to nutritionally adequate foo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supply them is an urgent priority in order to maintain a healthy population.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as sources of local fresh food,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ereas some scholars do not differentiate between peri-urban and urban agriculture, seeing them as a single entity, our hypothesis is that they are distinct, and that this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food security and other issues. This has knock-on effects for food system planning and has not yet been appropriately analyse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Global North, showing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o analyse their impact on urban food security. To this end,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spatial,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act on food security in relation to the four levels of the food system: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Global North indeed differ in most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quently also in their ability to meet the food needs of urban inhabitants. While urban agriculture still meets food needs mainly at the household level, peri-urban agriculture can provide larger quantities and has broader distribution pathways, giving it a separate status in terms of food security. Nevertheless, both possess (unused) potential, making them valuable for urban food planning, and both face similar threats regarding urbanisation pressures, necessitating adequate planning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cision of Malaysian youth to participate in a voluntary urban agriculture program. Urban agriculture has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tere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address concerns over food security, growing urbanization and employment. While an abundance of data shows attrac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challenge for many countries,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youth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urban agriculture programs, particularly in non-Western settings. Drawing on the theories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volunteer motivation, we surveyed 890 students from a public university in Malaysia about their intention to join a new urban agriculture program.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participation was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urban agriculture, followed by subjective norms, career motiv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university program planners in Malaysia in identifying mechanisms for future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the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