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度过的。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作为改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要素的不同组合运用,在不同背景下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或活泼或静怡。合理的应用各种景观要素,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体现居住区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明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原则及其要素的基础上,就当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为市民营造一个真正具有自然、质朴的活动空间,使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基质融入到居住区景观中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景观亲和性相关理论的研究,从安全性、舒适性、场地认同感、生态性等4个方面建立居住区景观设计亲和性的评价体系,以南京御道家园为例,按照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应结合小区的周边环境和文化氛围,注重塑造小区的景观个性特点;并对不同景观要素提炼不同的亲和性设计手法等,为居住区景观的亲和性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胡建军 《现代农业科学》2009,(6):111-112,126
笔者在明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要素及目标的基础上,就当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绿化种植景观设计要点、道路景观设计要点和水景现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营造一个真正具有自然、质朴的活动空间,使自然生态景现和文化内涵基质融入到居住区景观中。  相似文献   

5.
梁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80-13082
植物是景观构成的主要要素,在园林景观备受重视的现代居住区中,植物景观是重要的景观构成。通过分析对比传统庭园和现代居住区中植物运用种类和配置特点,以期找出传统庭园中的优秀配置手法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营造具有岭南内涵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6.
毛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37-15439
从果树在园林中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出发,针对果树景观花、果、叶、树形、文化景观等构成要素,提出了果树在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原则,包括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果树的生态效益,提高造景搭配的韵律感和艺术性,使用特色性果树品种。探讨了果树在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观光果园等不同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树种的适用范围。最后列举出果树在园林中应用所需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果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发展方向朝着为人们提供具有诗情 画意和文化内涵的栖居环境。对于新中式景观设计而言,它是当今景观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的产生符合社会发 展需求,并展现出惊人的发展空间。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展现新的景观形式、更能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本文对新中式景观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艺术运用的研究,体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融 合,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运用艺术的构景手法,以写意的象征形式表现居住区景观形态与意识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水园林城市内涵的辨析,分析了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构成特征,并从保护自然要素、统筹人工环境要素、整合文化要素3个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创造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新地域性特征的相应策略。从自然和人文方面探索了新形势下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塑造的新思维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找到生态平衡与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鉴于当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迅猛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3项一级要素、45项二级要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体系,并通过对22个不同档次居住区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对各个要素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级要素中绿色景观的重要性最高,设施及其它的满意度最高。二级要素中树种选择重要性最高,草坪面积满意度最高。景桥的重要性最低,游泳池的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植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以其自然美与生态美构成居住区绿地的主体,植物选择的成功与否,是居住区景观成败的关键。但因居住区环境比较复杂,与植物相互制约的因素多,因此选择植物应结合各种制约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通过对临沂市多个有代表性小区绿地植物的调查研究,指出临沂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选择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分析影响居住区植物选择的因素,进而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层层分析论述,提出居住区植物选择的原则。为居住区栽植植物的选择提供经验及帮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重要聚居方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深入揭示其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对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农村居民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rc GIS10.2软件,研究农村居民点密度和用地比重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密度和用地比重来看,研究区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北部密度和用地比重较大,而南部总体偏小,局部密集,用地比重较大的特点;(2)从地形因子来看,研究区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及坡度6~25°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密度在20个/km2以上,用地比重多在1.5%以上,属于农村居民点较密集区。总体上,奉节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其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大且用地比重大,反之,地势陡峭,土地承载力低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分散,用地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测算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尤其是现实潜力,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依据。以鹤壁市为例,从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4方面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对鹤壁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进行了现实整治潜力测算与整治分区。结果表明,鹤壁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综合修正系数为0438 7,增加耕地系数仅为2967%,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较差。鹤壁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城市郊区和浚县的粮食主产区,此区域地形基本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质量较好,土地自然限制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张玉菊  徐涛  王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71-597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住区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以"绿色"、"生态"、"健康"为理念的住区被建造出来,但这些小区多只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的层面上,并未涉及小区绿色建筑的内涵。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上的混乱,已成为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解析了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与永续性。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中心区域同地段的独立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流动观察分析不同绿化特征(绿化覆盖率、容积率和乔木比例)的居住区热环境效应,以期为解决居住区热环境状况,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数据和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在区域平均气温达35℃时,居住区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可降温0.36℃;居住区乔木面积比每增加10%,可降温0.12℃;居住区容积率平均每上升1.0,气温平均升高0.2℃。总体上,居住区的热环境效应与绿化覆盖率和乔木比例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居住区容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两种监测方法均能反映热环境与绿化因素的关系,但在尺度和精度上两者各有取舍,具体要根据研究的需求进行选择或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城乡统筹大背景下,以典型的川中丘陵地貌地区——遂宁市大英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法、城镇规划目标法和改进城镇规划法3种方法分别测算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结果,用德尔菲法确定上述3种方法的权重,测算出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整理理论潜力值为1 972.30 hm2。从自然、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中选取12个因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出各乡镇的限制指数,测算出在多因素限制下大英县农村居民点综合整理现实潜力为826.79 hm2。综合考虑各乡镇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条件,根据限制潜力测算结果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将大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4个等级和3个区域。该研究考虑了多个限制因素的的影响,应用了综合限制指数模型,使测算出的现实整理潜力更能反映出当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大小。  相似文献   

17.
岩溶与非岩溶区不同林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林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该研究为今后深入探究岩溶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云南建水岩溶与非岩溶区人工桉树林、人工云南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探究不同地质、不同林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与土壤酶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表明,在相同地质背景条件下,两种不同人工林土壤中桉树(阔叶林)与云南松(针叶林)放线菌的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天然次生林微生物数量为18.2×105 cfu/g。受地质条件、植被恢复模式等影响,各样地土壤酶活性各异。相关分析表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酸性磷酸酶、碳酸酐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物质的转化受地质条件、林分差异和恢复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周边的农村是城乡资源单向流出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安徽省滁州市辖区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圈层,是典型的快速城镇化区域。文章以滁州市辖区的77个行政村为例,选取自然因子、生态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交通因子,构建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TOPSIS模型研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并据此提出分区管控策略。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适宜格局。通过采取差异化的调控策略,可以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布局以及科学研判整理潜力,为当地村庄规划、土地整理等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贫困山区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累加法和ArcGIS叠加功能,分析了重庆市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中,居民点利用因素、社会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且整理潜力呈现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总体分异特征;结合空间连续性,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分值为主要依据,将全县划分为4个潜力类型区,并提出了各区适宜的整理模式.研究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居住小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从分析呼和浩特市自然条件与居住小区不同类型绿地的现状出发,将呼和浩特市的居住小区按绿地率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并分析了居住环境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根据典型乡土阔叶植物叶面积和针叶植物叶面积的滞尘效益及不同类型绿地群落模式的降温增湿效益,测算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结合前人对绿地其他生态效益测试结果,提出该地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建设意见.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小区绿化发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说明了发展滞后的原因,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高标准居住小区绿地建设增加绿地率,丰富绿地植物种类,因地制宜,不同季节、不同地段配置各具特色的景观群落等发展对策,使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得到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