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治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表明乡村法治秩序建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法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是,实践中存在法治化水平较低、乡村社会法治公共产品供给有待加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冲突、“半熟人社会”未能充分发挥法治作用、乡土社会法治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等困境。为了克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法治秩序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要健全乡村法制体系,提高乡村法治化水平;二要加大法律公共产品的培育与补给;三要兼顾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实现良性互动;四要改善法治环境,促进“三治融合”;五要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乡村秩序发生变化,乡村治理面临新的困境与任务:"自上而下"的外源式模式已不能满足乡村治理多元化需求,而单方面追求"自下而上"的内源式模式也不是可持续策略,于是就需要构建上下互动、内外合作的复合型治理模式。为此,本文以乡村现代化治理为视角,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内生动力机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价值和路径耦合关系,与此同时,以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利用政治权威以及"三治合一"为路径,对提高两者耦合度尤其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产业融合的实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返乡农民工自身的资源禀赋是创业行为发生的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寻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形成机理,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生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拉动乡村振兴、社会资本推动乡村振兴、经济资本服务乡村振兴;外生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政策支持、人文环境等是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得出适合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三种模式:技能基础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组织合作型;提出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深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够整合内生与外生的资源禀赋,加快贵州乡村振兴进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兼论乡村社会法治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上,我们往往忽视另外一套在乡村社会发挥调控、规制作用的规范----民间法。而民间法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论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四种关系情形,认为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构建着乡村社会的法治秩序。乡村社会法治秩序建构的关键应当是实现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赵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49-7552,7558
在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内生于乡村共同体的乡村文化既以生态智慧承担着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更用约定俗成的非制度性规范形成人们的自觉秩序。然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日益碎片化,乡村精英的标杆意义也日渐衰落。走出乡村文化秩序乱象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价值重建,通过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建立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最终以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总依据,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探索中的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引领着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标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价值目标的耦合,是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国家制定法与乡村习惯法之间的博弈、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欠缺以及法治人才缺乏的困局构设,为乡村振兴未来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方向。在策略上,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体系、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丰富了法治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使法治有效回应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基层干部治理异化、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组织缺位等困境。基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了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养社会组织等策略思考,实施“三治融合”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李佳佳  王志鹏  郭超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1):2672-2676
以生态旅游为切入点,通过前期全面而又有效的调研,分析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人文、技术耦合式发展的思路,研究如何通过重塑植物生境、水景提升、地域文化内生式发展、技术助力等完成乡村景观的更新,实现旅游功能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以此改善乡村景观,提升乡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产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乡村善治必须坚持法治为纲、德治为魂、自治为本,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以自治增活力。通过“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在源头预防纠纷、就地化解矛盾、在基层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因此,“三治”建设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能有效应对新时代乡村社会发展的挑战;既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秩序保障,也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0.
任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9-12090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被引入乡村研究中,乡村发展逐渐由强调追求经济增长的外生式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内生式发展,这一转变的出现对不发达乡村地区脱离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不发达乡村地区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了云南某地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为云南省其他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依法治国才能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法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的秩序,以及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的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一些部门没有将法治建设与农村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法治的基础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是为了解决农村外生发展动力与内生发展动力的融合问题,尤其是内生发展动力问题。多年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一直处于内生动力不足和外生动力过剩的失衡状态:行政化主体治理作用日益强化和扩大、农民自治主体治理作用趋于弱化和萎缩、社会化主体治理短缺和缺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构建分工协作、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治理体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蕴,乡村治理创新的目标与社会工作价值取向 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成为推动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格局创新的突破点。社会工作具有 高度专业性,在基层治理中可以提供技术层面的硬件支撑,在“三治融合”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 用。作为一项职业、一种制度、一项社会治理工程的社会工作扮演着服务式救助者、福利的传递者、政 策的推动者和弱势群体的使能者的角色,将会在乡村社会中发挥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扶持弱势群体、 推动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治理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寓于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之中。新中国建立后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乡村社会还是处于向现代社会的慢速转型时期,乡村秩序的基础仍然有传统社会的印记,社会结构的变化并没有使人们产生法治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转型时期,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趋于解体,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建立法治基础上的新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有效地协调乡村管理者和广大村民的关系,应成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一项重要工作。基于习惯的力量,村民们既缺乏和体制性权力的合作精神,也缺乏自组织的力量。而对习惯的尊重却形成了自发的秩序使乡村社会有条不紊。本文通过运用这种内生秩序的力量的分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社会关系出谋化策。  相似文献   

16.
刘文婷  陈彬  顾诗灵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238-224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是实现乡村内生发展的重要通道。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中,乡村生态价值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价值捕捉困难。以宁波秦山村为例,分析乡村发展难题,探求破解路径。研究发现: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渠道不畅,经济效益不显著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多元主体在价值捕捉与价值共享过程中存在局限性;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乡村发展模式,各主体优势互动,提高价值捕捉效率,促进价值分配公平,形成高效、公平的两山转化模式,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乡村治理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这些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及新乡贤。要使这些多元主体能够配合良好实现乡村法治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建设法治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法治型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视社会组织和新乡贤等主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内生发展视角看,乡村资源包括外生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两种基本类型,内生性资源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基本形式存在。乡村内生发展的关键是有效配置与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尊重地方本土性,着力挖掘地方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隐性的内生性资源。研究表明,只有积极培育农民自主性,真正赋权给地方,科学制定乡村内生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好内生性资源与外生性资源,才能激活中国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法治保障,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法治乡村工作中暴露出乡村立法不足并且滞后、乡村执法工作缺乏规范性、乡村司法人才流失、村民缺乏法律知识和信仰等问题。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多元主体,实现传统乡村和现代法治相结合,运用法治手段为乡村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就是再多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建成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中国人法律信仰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让法律成为保护主体最高利益、成为社会正义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