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鲜乳是生产乳制品的原料乳。其质量安全事关维护人民群众食用乳制品安全、事关乳品行业健康发展。参考2016-2020年连续5年的生鲜乳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云南奶业生产发展现状,对云南省生鲜乳生产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庞盛林  景利 《山西农业科学》2014,(6):633-635,646
近年来,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持续好转,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保障乳品安全的各项治理整顿行动正在持续深入进行,山西省已经成为全国主要奶牛生产基地之一。针对山西省乳品生产质量安全现状,从生鲜乳的生产、贮运、乳制品的加工销售和政府部门的监管等方面剖析了乳制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山西省乳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首先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扩大优质奶源基地,从源头上强化对原料乳的质量安全控制;大力推进奶牛良种工程建设,做好选种和选配工作;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提高乳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重视和抓好质量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至今未能根除,同时,也对我国乳品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乳制品安全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对乳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提倡采用全过程管理模式,以haccp控制体系为基础,着力提升我国乳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及其毒素是影响乳及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该文综述了乳及乳制品在整个生产加工环节易染微生物的种类、污染途径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乳品安全生产体系与微生物污染高效预警与反馈机制,以提高整个乳品行业的风险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各地市城镇居民发放乳制品消费情况问卷,从乳制品消费频率、结构、偏好及了解程度等方面对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乳制品消费存在乳制品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者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对乳品消费影响明显、营养知识和保健知识匮乏对乳品消费影响明显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居民乳制品消费习惯,大力发展巴氏灭菌乳,加强对奶粉还原乳的检测、监管力度,努力扩大农村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鲜乳收购是奶农和乳制品生产者的中间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国务院2008年10月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生鲜乳收购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1、国内目前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概况我国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3.3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乳品行业尚属于幼稚型行业,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入世以后,许多外国的乳品品牌打人中国市场,如达能、帕玛拉特、雀巢等,给国内乳品企业造成很大冲  相似文献   

8.
i己者从中国奶协了解到,为加强乳品安全管理,卫生部从2007年初开始,组织有关单位对我国现行的乳与乳制品标准进行清理与归并,重新制订乳制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并将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修订后的《杀菌乳安全标准》、《灭菌乳安全标准》和《生鲜乳安全标准》三个乳业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年有望由卫生部颁布.  相似文献   

9.
生鲜乳收购站是联系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的桥染,在奶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生鲜乳收购站也是乳品安全事件的多发区域,其建设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为做好生鲜乳收购站的建设管理,笔者结合多年乳品监管工作经验,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就如何做好生鲜乳收购站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奶业全面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2016年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呈现五大特点:一是乳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国奶类产量3712万吨、乳制品产量2993万吨,生产规模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二是乳品质量持续提升。2016年,生鲜乳抽检  相似文献   

11.
白世贞  刘忠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94-11496
乳制品质量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乳制品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出发,分析在奶农饲养、原奶收购、运输和贮存、乳制品加工、乳制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保障措施,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制品是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其质量安全,尤其是原奶的质量关系亿万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通过对河北省奶牛养殖小区的实际调查走访,发现河北省原奶质量安全控制中存在饲养环境差,奶牛饲养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养殖小区管理秩序混乱,原奶的收购检测落后等问题。文章立足实际调研,提出改善饲养环境,发展养殖小区,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养殖小区管理,加快原奶收购标准的修订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奶牛业迅速发展,针对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即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安全等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和公众极大关注,国际著名品牌奶粉成为众多奶粉消费者的首选,如何重整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成为乳品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的重点。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北京市婴幼儿奶粉的购买和消费情况,以及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质量关注度和购买影响因素;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奶粉的质量差异,表明国内外品牌奶粉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对此提出提升消费者信心的相关建议:加强质量监控;注重国产奶粉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差异化,进行市场细分。  相似文献   

15.
牛奶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而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管理是保证生鲜奶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综述了我国奶业现状、奶牛GAP的应用现状、实施奶牛GAP认证的意义,针对推广奶牛GAP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比较2013版和2010版以及更早版本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可以发现在制造工艺方面有3个变化:一是湿法工艺放宽了对“乳原料”的使用范围,二是多出了一个“干湿法复合工艺”,三是对湿法工艺区分出半成品“基粉”的概念。我国乳品工业在国家层面上的工艺性法规和标准历来并不完善。然而贯穿“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工艺标准,无疑是规范企业行为和保证乳制品安全和质量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其作用也是成品标准和其它法规无法替代的。据此,笔者对新版细则所涉及工艺的运用合理性,提出了3个值得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奶业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与乳品质量安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奶分散生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文从饲料安全、饲养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奶农和中间商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牛奶分散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以乳品安全为主线,阐述了内蒙古奶业牧场园区集中饲养和业主规模化饲养两种新型组织模式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并总结了两种新型组织模式对牛奶生产的质量控制及其利益分配,最后提出从产业发展长期看,牛奶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是生产组织模式演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cow stock of smallholder farmers with less than 100 cows still accounted for nearly 50% of total cows in China. Since the milk scandal occurred in 2008, raw milk safety has become focus for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airy industry. Adoption of on-farm milk safety measures by smallholders is a key for ensuring milk safety, and these measures are largely voluntary in nature. The recent survey conducted in northern China reveals that an overall adoption rate of various milk safety measures by smallholders is close to 48% with wide variations across the dairy farmers. We employ the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to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ers' adoption of voluntary milk safety measures. Compared with backyard dairy farmers, dairy complex and scaled dairy farms adopted more milk safety measures. Moreover, the empiric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farmers' adoption of raw milk safety measures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farm siz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hanging dairy production structure towards larger farms and away from backyard dairy farming prompts smallholder dairy farmers to adopt more raw milk safety measures. This lends some support to the role of recent policy initiatives towards larger farms and away from backyard dairy farming on increasing the farmers' milk safety practices and reducing on-farm incidence of milk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