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营养、管理方式、运输、屠宰、加工、销售等。在优质猪肉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将受到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的制约,只有对各个环节实施优质猪肉生产标准控制,才能进行优质猪肉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品质和风味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常用肌肉p H、肉色、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其主要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处理等因素影响,其中遗传性状和营养水平是影响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文章主要从遗传性状和营养水平两方面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提高猪肉品质的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影响猪肉品质指标的组织生化基础、品种选育、饲料营养、减少“PSE”肉的产生、肉嫩化的方法、屠宰加工程序等6个方面论述了提高猪肉品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猪肉等肉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大。为确保人类食用猪肉的安全性,应对猪肉进行有效检疫,避免劣质猪肉流入市场。在屠宰检疫中,存在诸多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只有对其因素进行分析,才能使屠宰检疫人员在未来工作中加以注意,并采取科学方法而开展屠宰检疫工作。本文主要对猪屠宰前、中及检疫员行为等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屠宰检疫中,猪肉品质与很多因素相关联,分析存在的因素对于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升肉品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猪肉品质的5种因素,为今后降低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生猪屠宰检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影响猪肉品质的6种因素,为今后降低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是当前市场的迫切需求,因而如何保证猪群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包括猪的品种、饲料营养、环境与饲喂方式、屠宰和加工工艺等。饲料的营养物质的水平和类型直接影响猪体健康,文章主要对优质牧草对猪的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猪肉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肉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肉品,其品质关系国民生活质量、营养水平及饮食安全,受到质量管理者和肉制品工业的重视.无损检测技术是猪肉品质检测和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论文介绍了国外近10年来猪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包括以肉品声学特性为基础的超声波检测,以光学特性为基础的图像和光谱检测技术,以及电子鼻、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表明利用上述技术可实现对活猪、猪肉胴体、猪肉脂肪组织等检测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品质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同时指出开展实时检测、屠宰与生产加工过程中复杂环境下的在线检测、活体品质与生长状态的检测,以及融合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实施不同阶段、不同角度全面检测是猪肉品质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肉类产品特别是猪肉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不但促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快速发展,给我国屠宰检疫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但现阶段,我国屠宰检疫工作并不理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影响猪肉品质的干扰因素最为严重,倘若在实际屠宰检疫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控制猪肉品质,就不能很好的保证市场肉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笔者以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为切入点,对生猪屠宰和检疫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就猪肉食用品质以及影响猪肉食用品质的营养因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期望为从营养措施和途径调节改善猪肉品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移动终端,对实现猪肉流通管理物联网系统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二维条形码和GPRS等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实现猪肉从养殖、屠宰到肉类产品加工、运输各环节的流通管理,使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查询猪肉产品源信息与质量认证等信息,解决了目前猪肉流通管理系统的地域性、共享性和消费者信息的可获取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斌  代建国  张福权  金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05-206,213
[目的]研究提高猪肉品质的方法,促进猪业的发展。[方法]阐述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应激对机体电解质平衡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电解质平衡在养猪业上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展望。[结果]关于电解质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日粮电解质平衡与猪生产性能的关系、氨基酸营养状况等之间的关系及宰后猪肉注射电解质改善肉质等方面;有关猪宰前通过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提高肉质的研究不多,且效果不理想。[结论]应继续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实现通过宰前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达到改善猪肉品质,将对猪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屠宰环节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过程中,关于屠宰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解决方案,包括采集数据项目的设计,胴体的标识和识读技术,标识和质量安全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通过官方兽医的提交,最终服务于猪肉生产全过程的溯源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宰前检疫是屠宰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提高猪肉产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阐述了基层屠宰场在生猪宰前的检疫程序,以期为基层生猪的屠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进行全程信息的跟踪,为提高猪肉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获得安全肉的需求以及增强活猪或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该系统已在南京天环集团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为基础,记录生猪在养殖、屠宰、加工、包装、检验、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运用RFID和二维码技术,搭建自下而上的猪肉制品生产活动数据库,以实现猪肉制品的全链条溯源。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792-2794
[目的]研究红茶提取物对猪肉品质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60头50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2 g/kg红茶提取物。至猪体重达100 kg左右时,测猪肉的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猪的屠宰性能提高,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猪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肉色显著改善(P〈0.05),肌肉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生化指标得到改善,肌苷酸显著提高(P〈0.05),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铁、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2 g/kg红茶提取物可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构建政府契约激励模型和市场声誉机制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2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监控力度的增强和声誉机制起到规范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带来的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遏制屠宰企业的道德风险活动和机会主义行为;声誉机制在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上可以和显性激励机制一样起到激励约束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猪肉溯源水平的影响。政府应适时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猪肉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的监控和惩治力度,并充分调动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在溯源追责的大框架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借鉴社会共治理念,利用对北京市生猪养殖与流通、生猪屠宰加工、猪肉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系统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现状、问题产生的逻辑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发现:北京市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生猪养殖环节存在养猪场户将病死猪扔掉、使用禁用药、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增加兽药使用剂量以及生猪购销商对生猪注水的情况;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检测还有隐患,无害化处理方式也存在能否可持续的压力;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存在注水肉销售、不新鲜猪肉销售等问题;根据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源头控制和法律宣传、加大检测力度和惩治力度、建立生猪购销商登记备案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定点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和加强溯源追责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我国猪肉市场链效应已形成并逐渐绷紧,体现在对上市肉猪大体重、胴体瘦肉率高和肉质表现好的多重需求。当前商品肉猪生产的目标之一是大体重上市,但实现大体重上市后背膘厚增加,多余的肥肉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抵制。肉质表现方面,无论从基因水平(氟烷杂合子个体在体重大时更接近纯合阳性猪)、还是屠宰工艺革新的延迟(眼肌面积大和肌肉更厚造成中心温度更难冷却)都不利于猪肉品质的保障和提高。本文拟从胴体瘦肉率这一市场要求出发,浅议种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眼肌深度测定,以满足胴体按质定价需求的科学仪器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