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讨烯酰吗啉对土壤供氮作用及供氮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烯酰吗啉对土壤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烯酰吗啉对土壤氨化作用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烯酰吗啉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烯酰吗啉的正确合理应用提供指导和科学依据。【方法】称取2kg供试土壤,在土壤中施用不同含量的烯酰吗啉水溶液,使土壤中烯酰吗啉的初始含量分别为5,10和25mg/kg,以不施用烯酰吗啉处理为空白组(CK),采用CO_2直接吸收法测定土壤呼吸强度,采用BIOLOG ECO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率(AWCD);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含量烯酰吗啉对31种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与CK相比,烯酰吗啉对土壤呼吸强度总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烯酰吗啉含量和施用次数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受抑制程度越大。前两次施用5,10mg/kg烯酰吗啉后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影响不显著;第3次施用5,10mg/kg烯酰吗啉后,随着土壤中烯酰吗啉的积累,Shannon物种丰富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与CK相比总体显著降低,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无显著变化。施用1~3次,与CK相比,25mg/kg的烯酰吗啉处理土壤Shannon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及McIntosh指数总体显著降低。在第1次施用后,低含量(5,10mg/kg)烯酰吗啉污染对土壤AWCD值影响较小,高含量(25mg/kg)烯酰吗啉对土壤AWCD值影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第2次和第3次施用后,与CK相比,无论是低含量还是高含量,烯酰吗啉处理土壤AWCD值总体显著减小,烯酰吗啉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施用烯酰吗啉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与低含量烯酰吗啉相比,高含量烯酰吗啉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增大,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利用率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状况,采用LC-MS/MS检测方法,对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55%~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1.75%,土壤中含水率越多,微生物越多,有机质越多,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越快.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受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状况,采用LC-MS/MS检测方法,对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55%~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1.75%,土壤中含水率越多,微生物越多,有机质越多,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越快。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受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盐酸吗啉胍对植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植物烟草土壤中3种常见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盐酸吗啉胍对蔗糖酶的作用表现为激活;对脲酶的作用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对过氧化氢酶的作用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试验采用的4种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对3种酶的影响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盐酸吗啉胍的浓度越高,其影响作用越强.试验进行到30 d后,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系统环境影响作用减弱.[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草农业发展和推动农药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烯酰吗啉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烯酰吗啉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烯酰吗啉明显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根据毒性等级划分标准,烯酰吗啉对土壤微生物属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为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然后于2012和2013年在山东、吉林进行田间试验,对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施药后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和2013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6d(山东)和2.5d(吉林)、1.2d(山东),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5d(山东)和4.3d(吉林)、9.6d(山东)。烯酰吗啉施用剂量、施药次数不同,则其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也不同,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在马铃薯植株中均低于1.240mg/kg,在土壤中均低于3.405mg/kg,在马铃薯块茎中均低于或等于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限0.02mg/kg,也低于我国制定的烯酰吗啉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采收后马铃薯块茎中烯酰吗啉的估计暴露量为1.64×10-5 mg/kg,风险商值为8.18×10-5(远小于1),膳食风险较低。【结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推荐施药剂量为450g/hm2,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间隔期7d,采收安全间隔期14d,此条件下食用收获期的马铃薯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烯酰吗啉在土壤及番茄中的残留状况,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后,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15mg/L范围内,烯酰吗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在添加水平为0.5~5.0mg/kg范围内,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4%~92.7%、89.8%-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1%~6.59%和1.62%~2.32%。经检测,烯酰吗啉在番茄上的残留量未超过韩国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及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酰吗啉(dimethomorph,DMM)是一种新型内吸治疗性专用低毒杀菌剂,广泛用于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为合理将烯酰吗啉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方法研究不同年份(2015、2016年)不同产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黑龙江省)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36 d(宁夏)、12.38 d(黑龙江)和3.69 d(宁夏)、28.88 d(黑龙江);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1.05 d(宁夏)、6.48 d(黑龙江)和69.31 d(宁夏)、13.33 d(黑龙江)。烯酰吗啉施药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同,则其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也不同。施药量为1 345.5~2 018.2 g(a.i)/hm2,施药3~4次,施药间隔7 d,施药后14 d采收,收获马铃薯块茎中烯酰吗啉的残留量即均小于0.02 mg/kg,低于我国制定的马铃薯中烯酰吗啉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确切评价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峙培养,菌间交互作用机制观察及拮抗菌培养液对病菌生长影响的测定,探讨绿色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试验表明,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300~6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3%~95%,且对作物安全;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代谢产物(酶或有毒物质)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以昆明种大鼠为试验动物,观察1次灌胃不同剂量的生物农药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显示LD50〉2150 mg/kg。[结论]生物农药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豆连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根系分泌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试验对大豆连作胁迫下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幅度很大,连作3年酶活性下降21.4%。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明显下降,使其解毒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土壤中过氧化氢的积累,对大豆根系毒害作用加重。由于根系受毒害作用,使根系吸收养分受阻,在营养胁迫下,又使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改变。反过来,又抑制了土壤中酶活性。为此,我们认为这是连作胁迫条件下产生的生化互作效应(Allelopathy),也是连作下产生生物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研究了土壤酶活性与无机肥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有机肥基础上配施无机肥对土壤酶的激活效应比无机肥单施效果好;无机肥用量与土壤酶激活效应之间存在临界关系。无机肥的临界用量可作为特定土壤、某一肥力水平或某种作物的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3.
杀虫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模拟方法探讨了杀虫双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低浓度时酶活性抑制幅度较大 ,高浓度时抑制幅度较小。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 ED50 结果发现 ,土壤脲酶活性的 ED50 值最小 ,反映出脲酶对杀虫双反应最敏感 ,建议采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土壤杀虫双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 ;此外获得了土壤中杀虫双污染浓度的 ED50 值 :土娄土和红壤分别为 1.30 1和0 .5 2 6 g/ kg。转化酶活性表现出在杀虫双低浓度时激活 ,在高浓度时抑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5种植被恢复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相比光板地都有明显提高,顺序依次为酸角>小桐子>印楝;同种植被的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根际大于非根际的特性;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和种植方式对酶活性都有较大的影响,等高垄沟模式具有较好的保土保肥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微生物环境,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植被恢复模式下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密切,特别是有机质、全氮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较好。因此,用土壤酶活性来评价植被恢复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培盆栽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r单一和Cu-Cr复合污染条件下,外源施加的Cr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Cr浓度的增加,土壤交换态Cr含量增多,残渣态占总量的百分比减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结合态变化不大(碳酸盐结合态未检出)。Cu-Cr复合污染条件下,≤400mg·kg-1Cu能促进Cr从有机结合态向交换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P<0.05),而高浓度Cu(800mg·kg-1)却抑制了这种转化的发生。与对照(CK)相比,重金属Cu、Cr单一及复合污染均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酶活性抑制率随外源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大;3种供试酶相比较,Cr、Cu对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对除C(r5mg·kg-1)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小;低浓度C(r5mg·kg-1)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土壤脲酶活性受土壤交换态Cr含量的影响较大;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r含量有关;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Cr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残渣态Cr含量与3种供试的土壤酶活性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择黔中喀斯特地区6种不同岩性(玄武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并测定其土壤酶活性指标、土壤肥力指标,分析土壤酶活性及其与肥力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除淀粉酶外,其他土壤酶活性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2)玄武岩发育的土壤酶活性表现最好,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3)土壤酶活性与所对应的肥力因子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通径分析法对江西省大岗山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各种土壤性质不同程度影响着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土壤碱解氮含量通过强烈的直接作用及其与速效钾含量间的间接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有机质含量在β 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直接作用及与其他土壤性质间的间接作用使总孔隙度成为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碱解氮含量和田间持水量决定了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部分变异。和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手段相比,通径分析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主要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的不同层次主要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栽培人参根区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均为:表层〉根层〉底层,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延长,根层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逐渐减少;根层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一致,都呈倒"V"字形变化,以2年生酶活性最高,随后降低;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呈显著正相关,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衡量栽参土壤的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