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的间套种方式试验,得出木薯行间套种两行大豆是最佳的大豆套种方式,其套种亩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大豆间套种多年研究和实践,从不同的大豆间套种模式及效益、田间管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方面总结出一整套高产技术,为大面积种植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单阐述了春玉米间套种大豆的茬口安排,并从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百色市春玉米及间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在百色市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罗县大豆套种模式已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几年来部分农民采用的豌豆、大豆、菟丝子间套种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对其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索、开展新植甘蔗间套种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收益的新方向。对文山市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文山市大面积推广合理的甘蔗间套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华南205木薯和桂早2号大豆为试材,以不同模式进行间套种,通过对其农艺性状、产量以及试验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间套种模式对木薯与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间套种模式对木薯和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并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在固定的木薯种植规格下,以每畦2行木薯间种3行大豆的模式的纯收入最高。  相似文献   

9.
桑园间套种冬大豆不仅具有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蚕农增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优点,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保障蚕茧质量和产量。结合墨江县生产实际,提出桑园套种冬大豆技术要点,旨在为桑园套种冬大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间套种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在相同耕地面积下的总体产量,做好套种管理,农作物的选择工作十分重要,利用玉米和大豆间套种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作物总产量,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群体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单9号、周豆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合理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2-6式玉米间大豆(2行玉米+6行大豆)为经济效益最佳的种植模式,为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最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系),为发展甘蔗间套种提供良好的春大豆材料,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方法]结合2011年试验结果,2份产量较好的材料继续参加筛选试验,另外7个本地区新选育品种(系)或大面推广品种和6个从外省新引进的品种用于甘蔗间套种筛选试验,调查了品种(系)的抗病性、产量性状及田间农艺性状等。[结果]15个春大豆品种(系)中,抗霜霉病的材料6份,产量较高的春大豆品种(系)有华春1号、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桂610和泉豆7号,产量分别为3 124.95、2 666.70、2 550.00、2 416.64、2 374.94、2 333.40 kg/hm2。[结论]结合大豆材料的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筛选出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4个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鲁南地区多年玉米大豆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通过玉米和大豆科学合理间作,按照大小垄种植模式,集成推广品种改良、行株距调控、化学除草、植株化控、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扩大鲁南粮食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新建香榧基地土壤裸露、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提高前期经济收入,在香榧基地进行香榧套种不同作物试验,研究复合经营对土壤流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及香榧枝条生长量与枝条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对土壤流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香榧的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土壤固定作用套种黑麦草最好,套种大豆其次;风干后的土壤水分含量套种大豆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土壤氮、磷与有机质含量套种大豆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土壤速效钾含量套种黑麦草最高,套种大豆其次;香榧枝条全氮、水解性氮含量套种黄精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枝条全磷含量套种黑麦草最高,套种黄精其次;枝条全钾含量最高的是套种黑麦草和套种黄精;枝条生长量套种大豆最高,其次是套种黄精。  相似文献   

18.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绿肥间套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春小麦与不同绿肥作物间套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单作处理最高,小麦套种箭筈豌豆+毛苕子处理次之,小麦间作大豆处理相对较低.间套种植模式可改善耕层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7,(20):24-25
<正>随着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948"项目引进和选育大豆新技术、新品种,适于大豆间套种能源植物面积不断扩大,我国大豆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将对优化我国大豆产业布局,发展南方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承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地膜西瓜/玉米+大豆间套种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西瓜、大豆、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应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