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豆重迎茬种植,会减产10~20%.而在生产上重迎茬种植又不可避免,特别是新植果树间作作物主要是大豆,加之近来大豆价格上升使种大豆效益提高,使重迎茬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如何保证重迎茬大豆高产,是大豆生产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用等多用途作物,但是由于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加工比较落后及受国外大豆的冲击,影响了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因此,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大豆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大豆的生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豆是豆制品的加工原材料,也是饲料作物、油料作物、蛋白质作物,所以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豆类。农产品的种植三分种、七分管,所以在农作物的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必须要运用正确、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从种子的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等方方面面来进行保质保量的大豆种植。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对大豆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仅对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的要求提高,也对单位面积的产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这就需要种植大豆作物的种植者掌握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植物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大多数抗性品种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而成,从而使每种植物细胞获得外源基因后繁殖成再生植株。在转基因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抗除草剂作物,其中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与棉花。1993年第一个抗磺酰脲类除草剂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开始应用,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品种推广,1998年抗草铵膦大豆品种试验种植,目前虽然已创制出各种抗不同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但以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如2000年美国种植抗草甘膦大豆面积30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其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约占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已批准50多种转基因植物产品商业化。现在,美国市场上已有近4000余种食品来自遗传工程体,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4种。美国的转基因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至1999年,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公顷,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50%,占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春小麦主产区,但是近些年来,春小麦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效益加大,导致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下降,而其他相对效益高的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上升,尤其是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攀升,原有的轮作体制不复存在。分析春小麦种植面积锐减的原因除了春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等政策因素以外,春小麦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利的自然灾害和致使产量降低,不同年际间、不同地域间小麦产量波动较大也是限制黑龙江省春小麦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稳步增加黑龙江省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提高小麦单产,抗灾减灾已经成为春小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套作代替单一作物的大小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的产量,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单位面积内大豆和玉米产量提升。2022年,梁山县第1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和示范片,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作者依据2022年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实际情况,从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成效、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一直是大兴安岭垦区的主要种植作物,2018年,种植面积达90.5万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垦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以提质增效为目的,以减肥减药和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高标准生产,提高垦区大豆品质大兴安岭农垦的8个农场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垦区耕地面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泰国的大豆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大豆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作物。 一、大豆生产的基本情况 泰国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64%,农业是泰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泰国引种大豆有200多年的历史,但过去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产值与水稻、木薯、玉米、甘蔗等作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大豆生产形成种植规模是70年代,迅速发展主要在1985—1989年5年间,大豆面积达到1990年的46.4万公顷,是70年代初期的10倍,5年间平均年递增率16.74%。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以上,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3.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大豆生长期虫害频发,主要是蚜虫、草地螟等.  相似文献   

11.
正间套作是一种充分利用光、温、水和土壤资源,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集约化农业栽培技术,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玉米-大豆间套作是在我国应用较早、在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大豆间套作种植模式,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占据重要位置。经过多年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表明,合理的间套作种植模式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并且可以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是来宾市种植的经济作物中仅次于甘蔗、花生的第三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5万亩。大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总量占60%左右,居各类栽培作物之首,且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4元。因此,发展大豆生产越来越被当地农民看好。为将来宾市大豆生产做大做强,必需筛选出适应本地种  相似文献   

14.
大豆作为黑龙江省的传统种植作物之一,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受到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大豆生产面积逐年缩减。为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推广应用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显著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65—70cm常规“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缩小行距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综合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的基础是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互补以及种植季度相同的特征,在单位面积上同时种植玉米与大豆,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促进集约化农业发展,是立体农业的一种.文章从目前四川大豆的生产状况出发,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点,结合四川大豆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当地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的改进策略,以期在...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葫芦岛市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传统作物。大豆既是蛋白质作物,也是油料作物。近些年大豆生产发展较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该文对葫芦岛市大豆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1.大豆生产现状。根据统计资料,1996-2005年,葫芦岛市大豆种植面积波动较大,徘徊在1.0万 ̄2.6万hm2  相似文献   

18.
国外椰子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椰子研究与开发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黄循精椰子是古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全世界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椰子,种植面积达1000万ha,年产椰果400多亿个。目前全球从事椰子研究的机构有95个,研究人员达580人,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现将国外椰子研...  相似文献   

19.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